基于食品专业提升技术创新与企业合作的研究

2014-09-02 02:00黄利华黎海彬郭晓昭李永馨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食品院校

黄利华,黎海彬,郭晓昭,李永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基于食品专业提升技术创新与企业合作的研究

黄利华,黎海彬,郭晓昭,李永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中国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从分析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指出了高职院校基于食品专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企业合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教育课程、教学队伍及企业实战平台等方面的改进,就如何基于食品专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以适应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和满足食品企业需求,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创新能力;企业合作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首要基本问题是如何才能使高职院校适应高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特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同发展”的职教理念[1]。而且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专业模式并不能满足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及现今的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专业教学模式处于一定的落后地位[2],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话题,食品专业在高职院校也同样不能幸免于这类问题。当前虽然食品专业已经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有了设置及相应开课,但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食品专业在高职院校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一直没有相应专属的高职院校体系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激发还不够重视,其食品专业的教学体系已被很多专业人士习惯称为本科食品专业的“压缩饼干”,因为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一般都是按照本科院校的该类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效仿教学的;而且类似于灌输、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仍被教师大量采用;教师们大都过分重视他们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却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操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太过于重视“教”,轻视“学与练”;“循规蹈矩”仍是教师们惯用的规范理念,创新、自立的现代意识在学生的培养中却常被忽视[3],正是因为如此高职院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阻挠。近年来在食品行业中,不能成功就业的食品大专毕业生比比皆是,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不足以满足食品企业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自身发展及毕业后适应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分析清楚目前的形势,了解并掌握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现状及其人才需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及创新,并逐渐转变高职教育传统观念,开发适合食品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兼职食品专业教学团队,构建食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实战平台以及培养符合食品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够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系统提升,并能接受系统基础知识的培养[4],从而更好的扩大食品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并且满足目前企业合作发展对其的需求,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促进了高职教学的发展。

一、我国食品工业当前人才需求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专业技能人才与我国食品工业的供需现状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有三个产业,而食品工业属于其中重要产业之一。我国的食品工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光辉业绩,这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据有关单位调查统计,我国食品工业一直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尽管如此,我国食品工业在发展中仍有不足之处。由于掌握高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不够,并且这些人才对于食品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实操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大量高新技术并不能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另外,基于经济发展在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的缓慢增长、加工企业效益低等现实,高技术人才在我国食品工业生产岗位上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各个大型食品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的食品专业学生,其在企业中的就业从业情况由于难以找到一个官方权威的统计方法来表征,所以关于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是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本校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通过相关资料收集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并认为许多食品企业现在紧缺各方面的食品从业人才,比如一线生产人员、销售岗位人员、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人才等等。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的食品专业学生由于在传统的高职教育背景下缺乏扎实的实践工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且职业道德文化也不过关,企业进行招聘后往往还要针对这些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后才能让他们上岗,很多学生往往在上岗后由于能力不足被淘汰或者自行短时间辞职,也增大了学生自身再次就业的难度。与此同时相应的情况是,食品企业花了人力物力招来的人但往往留不住或者并不是自己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同样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并且已经成为各食品企业在挑选从业人员时候最头疼的事情。这种情况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大量的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好选择转行或继续专升本等。因此无论是从保证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培养质量和在企业中的就业质量,还是从满足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思考,高职院校在食品专业教育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可以从其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以及院内师资力量等方面做出满足当前需求的整改与创新。

二、基于食品专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对策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为提升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并适应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应该逐渐转变高职教育传统观念,开发适合食品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兼职食品专业教学团队,构建食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实战平台以及培养符合食品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力争在基于食品专业的前提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

(一)开发适合食品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

首先,为了摆脱传统高职教育给食品专业学生带来的束缚与禁锢,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打破原有的教育体系,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因此,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全面、开放、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充分体现并符合企业需求的教材课程体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都系统地按照本科教育体系编著教材,而这些教材是属于全国或行业统编教材,由于范围大、内容宽泛,周期长,且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没有实践性,从各个方面都不能体现出实际的要求,这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收不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因此,可以遵循部分使用统编教材,其余教材差异化编写的原则来实行开展创新化教学,根据地区行业等特点,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补缺,推行“以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动手学习为主,基于实践工作过程设置课程体系”的新型实用性教学模式[5,6],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高职食品专业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其次,将高职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培养目标及其专业技术能力,不单纯地追求传统的学科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转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其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特征,根据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人才目标的能力因素,使用频率较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直接关系到培养职业能力的内容要在高职教育学科中被筛选出来,这样才能使未来需要从事食品行业的学生掌握食品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一个以突出技能和企业岗位要求为目的,而各方面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实用型和创新型的课程教育体系。

最后,应根据食品专业的实际目标和结合目前食品行业的现状,考虑到食品专业多样性、特殊性及复合型人才是社会食品企业各岗位的最终目标,更应加大对食品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拓展其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和就业面,除了要加大注重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外,还必须要将学业、就业与创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加强培养对象与企业合作发展。

(二)建设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兼职食品专业教学团队

首先,实训教学要创新,教师要先行。打破常规教学组织设置和管理体制,从专业建设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跨教研室、跨专业、跨院系,深入行业、企业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要完善工作和管理机制,分工合作,共同管理,实施企业与学校双重负责人制度,共同合作做好团队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公开竟聘、择优选拔团队双负责人;团队成员的选拔体现专业技术性、合作性、开放性原则,加强团队内部科研工作互动,推动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其次,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将优秀的并符合要求的食品专业教师派遣继续进修,并且鼓励教师自觉深入到企业,参观企业并熟悉其中的实际操作,在企业中实地考察后将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学生,这样也可以加强教师的实践锻炼以及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全力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产、学、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创新性的实行“师傅”与“导师”的制度,尽量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为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职教水平,并共同提高团队成员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分析比较目前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现状,密切跟随其发展方向,将科技理念转化为实践并用于指导教学团队的建设。以专家经验和理解提升教师团队的意识与观念,利用一定的预算去引进校外经验丰富的专业行家,并聘请加盟食品专业技术能人,结合校内外食品专业教学人才,建立“双师结构”以及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高校科研项目研究制度,并且从教师利益出发,摒弃传统的“学科型”的评价体系,改良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提升教师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师资结构优化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简历专业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兼职食品专业教学团队的形成。

(三)构建食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实战平台

首先,食品技术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所要求的,但如何将创新技术转化成实际成果也是当今高职院校食品学科的重大任务之一。可以将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食品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在食品技术与成果转化上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关系,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提供创新的食品技术,将食品技术用于食品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并且联合开展产业重大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使创新联盟成为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阵地。

其次,由食品企业投资或食品企业与学校共同投资建设联合实验室实体,用于完善食品专业的科研设备及提升食品技术创新能力,结合食品企业需求,依托学校力量,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在研发方面,克服食品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缺陷,形成食品企业自身有特色的关键技术。

再者,针对学校特色,食品企业设立了相应的预研基金,为学校的食品研发提供充足的经费,在一定的研发基础上开展校企合作预报工作,并在预研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在提升食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将成果在企业平台进行转化,满足企业合作需求;将高职院校食品学科优势与地方产业结合,坚持与大型食品企业长期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完善与加强核心关键技术,将支撑这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做到可产业化的程度,实现技术开发和转移双赢,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促进企业合作发展;

最后,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发展合作的过程中发现科技优势,重点发展科技产业,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加强自身技术的发展与企业合作;采用政策激励方式,促进食品技术创新,发展成果转化,构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实战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体系深入实施。

(四)培养符合食品企业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首先,食品专业对实践和技能性要求很高,高职食品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抓好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开展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技能实训,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名义上是技能竞赛,实为对食品专业技能要求进行调研,借此契机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相结合,通过竞赛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并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兴趣,使之在实际就业当中得到应用。为此,针对历届省厅级的技能大赛,我们开展了以新型的技能实训,并增加实训课程学时,加大实训力度,充分利用资源,建设开放型实训室[7],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专业技能水平的舞台。

其次,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制定实践教学总体规划、模拟工厂与专业实训室互补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食品专业学生的创造力和技术创新力,正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创新想法并付诸实施;

最后,通过推行创新能力教育、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增设创新能力奖学金、培育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等方式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不仅可以建设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食品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套以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构建多种学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能高效便捷地将产业化技术成果进行转化,而且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要求,能胜任企业的创新能力岗位。从而真正实现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改善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等多赢的效果;同时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1]郑航芝,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教学原则的文化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83-85.

[2]鲍洁.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3,(2):4-6.

[3]白云华.对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98-100.

[4]张尧学.在新指标体系下扎实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l6):32-34.

[5]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12.

[6]郭永.高职食品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57-59.

[7]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6-58.

G642.0,F768.2

A

1674-9324(2014)26-0183-03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0202061);广州市教育局项目(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校级 教 改 项 目 (JY2013017、JY2013036、JY2013065、JY2013075、JY2013078、JY2013124)。

黄利华(1979—),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教育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食品院校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食品造假必严惩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