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探讨

2014-09-01 04:44李良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概念初中数学教学

李良强

摘要: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教学过程所积累的主要知识点。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把握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77-02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始的,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从概念的引入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感知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几点探讨。

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任然没有得到转变,加之课程改革的初步实施,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学习,我们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任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忽视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从直观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指导,只重视概念的记忆,忽视概念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概念,死记硬背结论或定义。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只能生搬硬套的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2、简化概念教学过程。

很多教师在上数学概念时,通常都是对定义的表述照本宣科一带而过,然后直接进入教学例题的讲解,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例题的解题过程中,极大的简化了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导致许多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旦遇到陌生题型就会束手无策,扼制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

3不分概念教学的主次

由于新教材的改编,很多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还不熟悉,少数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分不清教学的重点与非重点,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点,一概而论主次不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基本上都不做特别的讲解,致使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平时的做题或考试中,许多学生往往记得住概念,但不知如何运用。

4、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不够

如今的很多学生,都认为概念只要去阅读一遍就可以了,在教师上概念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认真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他们都是忙去看结果,对于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他们完全不重视。导致许多学生在运用概念的时候,只懂概念的运用,完全不懂概念的原理及其内涵,许多学生一遇到难点的或是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题目时,往往都会因基础概念没吃透而无从下手。

二、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措施

1、结合教学实际,搞好概念的引入

概念是一堂课的开始,搞好概念的引入,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以及各种知识点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入概念的教学过程,是揭示概念发生过程的过程,就是说,要揭示概念发生的实际背景和基础,概念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做好初中数学概念的引入。具体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故事引入法

故事是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在引出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无理数时,我指出圆周率其实就是一个无理数,并向学生介绍了刘徽,祖冲之所做出的世界性的贡献,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了这一新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引出概念

在讲解新概念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自己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抽象数学概念。例如:讲授圆的定义前,我让学生准备好纸板、图钉和绳子等工具,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工具画圆,使他们认识到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从而顺利地归纳出圆的概念。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讲述新概念时,应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引入梯形的典型实例(如:梯子、蓄水池等的横截面),在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认识。只有教师如实的做好概念的引入,教师才能进一步的做好概念的深入讲解,学生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概念。

2、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感念

概念的引入是第一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是关键,这就不能缺少学生对概念的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在合理、有效引入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如实的做好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进一步感知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极其强调“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由于学生们都知道可以用拼图法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定理是要经过严密论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拼的实质。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拼的图形画下来,引导学生从拼法中探究证明的思路,自然地让学生接触到几何中添辅助线的问题,体会到添辅助线这一抽象的数学手段的来历和作用等等,从而使定理得到有效的证明。

3、重视概念的实际运用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弄清了概念的来源、讲清了概念的意义、搞清了概念的区别之后,通过运用概念,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讲解概念,而应设计适当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在有效的练习中渐渐巩固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沈艳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2012(08)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

猜你喜欢
概念初中数学教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