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筛选地理图文信息

2014-09-01 14:43胡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胡海燕

摘要:图文信息转换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主要题型,综合试题分值比重也有所加大。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欠缺有效筛选图文信息的能力,本文就如何获取图文信息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图文资源说明地理知识,做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有效筛选;图文信息;图文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09-02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很多学生在掌握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面对题目中的新图形、新情境,欠缺从图形、情境中获取和挖掘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受阻。如何有效筛选地理图文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图文信息说明地理知识,需要我们思考。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文字表述准确、生动、概括、易懂,基本的地理事物、地理方法、地理技能表达清楚到位,作为“学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源地,因此,首先我们要从教材下功夫,有效筛选地理图文信息。例1:人教版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材图2.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知识较复杂,直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请学生阅读教材28页第二自然段内容,然后根据阅读内容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图(学生图形设计显得简单很多了),根据两位同学的版图师生共同找不同,学生首先反馈的第一问题就是“何为长波辐射,何为短波辐射?”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下方的小字部分,解决疑惑。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29页活动题中的文字信息,“大气逆辐射过程”这个难点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有效筛选教材文字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的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后,自己动手绘制图表,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加深对图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做“图—文—题”的转换。例2:人教版必修3“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课题中,一位教师在探讨“为什么输”的问题时,重点让学生研读教材插图“我国东、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图”,对于“输有什么影响”的讨论,采用的是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而后讨论的方式。这种最大限度地运用教材获取实效,也是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从使用教材的角度看,只有科学地、适度地处理教材,才能将陈述状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有效的地理信息。才能实现恰当、灵活、有效地使用教材的目的,也就提高了教材处理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筛选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

二、寻找新情境,获取新信息

这里的“新情境”泛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可以为我们地理学科服务的信息。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筛选地理图文信息,将之转化为相应学科基本问题,不仅需要活用教材资源,而且我们要基于学习者的生活经历、社会热点、焦点寻求新情境。

1.引用学习者生活资源。高中地理教学中怎么使枯燥的自然地理知识变得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情趣、更有情调,这对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自己观察总结简单的规律“北半球,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白昼较长,什么时间白昼较短?一天中什么时候影子最短?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体的影子一般朝向?我们坐在教室里,什么时候感觉阳光射入得最多?”针对第二单元“热力环流”知识点老师可以设问:“我们点燃的孔明灯为什么会往上走?我们暖水瓶中的热气做什么运动?”在讲到第三单元“水资源合理利用”时我常常结合学生生活的长三角地区进行提问,“长三角缺水么?长三角为什么缺水?如何解决呢?”基于学习者的生活经历,获取所学知识点的地理信息,把“质疑问难”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的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后,教师及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激发探究思维的延续。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知识迁移能力也大大提升了。

2.有效筛选热点资源。高考地理试题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的。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是学以致用的体现。有效筛选热点资源要注重寻找热点与教材的融合点,以下是我从网上收集的信息,那么如何找准其与教材知识的切入点呢?这需要我们和学生共同完成。例如材料1:2013年11月16日,长春市民冒雪出行。当日,自午后开始,长春、辽源、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地区西部、长白山保护区出现雨夹雪转大到暴雪天气。降雪导致路面能见度降低,市民出行受阻,截至15时,长春龙嘉机场27架次航班取消。受来自蒙古国的冷空气影响,16日夜间至19日,东北地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中央气象台16日18时发布今冬首个暴雪黄色预警。材料2: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260KM/H(10分钟平均),305KM/H(1分钟平均),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强台风“海燕”的中心2013年11月10日上午8点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5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这是近期发生的较有影响的地理事件,在完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有效资源,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自己编制与天气系统有相关的冷锋(寒潮的危害)、气旋等题目,在题目编制过程中培养其学习和探究能力,在对编制题目的解答中,实现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作用,而且可以积极疏导学生的思维,排除障碍,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很多情况,学生之所以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解题,是因为他们在没有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弄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没有找到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的切入点。有效筛选热点信息,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热点情境参与题目的编制,把发现、质疑、讨论、争辩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中的碰撞,在交流中补充和融合,进而实现“热点资源”真正价值的充分利用。

三、善于运用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亮点”、“错误”和“节外生枝”,这些都属于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抓住时机把有效的信息合理利用起来,生成有价值的地理教学资源,也是获取地理图文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通常我们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给出左图,学生会很快补充好箭头,完成洋流模式图。但一次教学案设计中,我忘记了补充椭圆里面的线条(表示洋流),课堂上“意外”发生了,一部分学生画出来的大洋环流并没能以副热带海区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而是在0°~30°、30°~60°内,这时我才发现,以往教学中,很多学生根本就没能很好地理解这幅洋流模式图。后来,我每当讲这一课的时候,都有意设计不带线条的模式图,以此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主要来自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预设的,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及时捕捉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这对今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有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综上,“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故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只有有效筛选地理图文信息,把这些图文信息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真正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