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弁言

2014-09-01 12:08刘波
中华儿女 2014年16期
关键词:先人中庸体悟

刘波

国人对于“中庸”的概念,大体经过望文生义的初级阶段,慢慢向上体悟、思索、印证而后庶几有所感知。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是《中庸》开篇就明确提出的概念。它不是中间,就如秤砣所在的位置不会永远处在秤杆的中央,而应该是恰当,那要取决于所称货物的重量。一事临前,总要首先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然后在决定采用哪种解决手段为“恰当”。它也不是不温不火不见性格,所谓“从容中道”,那是一种行事的最高艺术。

“庸,平常也”。平常,是多么高明的境界?这个词本来很好,被人用的太泛了,似乎也已经发生了些微变异。一个人能做到“平常”谈何容易?生命能“常”吗?幸福感能“常”吗?“众皆竟进以贪婪兮”的心灵能“平”吗?平常并不包含着不思进取的消极和惰怠,它其实是与生俱来的笃定和淡泊。

整个《中庸》其实是一部方法论,指示人们用各种方法达到“中庸”之境。比如其中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那不可须臾离之“道”,可能就在“不睹”、“不闻”中轻易略过,要用大工夫——“戒慎恐惧”来时时警策。这也正是“慎独”的本义。躬行大道并不容易,上智、下愚、贤、不肖常常过犹不及。愚者、不肖自不待言,对于那些上智和贤者,就是因为太想有为,太想表现,一着意,已然远离大道。君不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切顺乎自然又能一念不起,常人岂可梦见?

世俗世界包含大道,也可以体悟、证得大道。“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居易俟命”就是从容中道,与天地万物相合而不相悖;“行险徼幸”正是工于心计,心为形役的写照。真正的生活中的道理,一定是“行远必自迩(近处),登高必自卑”。从浅近、卑微处出发去探寻大道之所在,此是君子所为。不避艰难、不尚巧伪、不偷工减料,踏实稳重,步步扎实。这就是“平常”,这也就是“不偏不倚”。不会颠倒梦想,妄想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运用智巧之心思,驱遣不实之辞藻,以达眼前之蝇头微利、蜗角功名,最终作茧自缚,也许会走得快,但很可能灵魂都跟不上。

一般仅仅从后代着眼,需要“孝顺”先人的说法多少带有强制,有些微愚昧的味道。《中庸》里有关孝道的说法最见智慧:“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人之志、述人之事”乃是针对父子双方,必要其父有志可继,有事可述。然后其子乃能有所作为。如此而下,一代一代方能无穷。且也,对于后世子孙,更有积极之期待,继先人之志以成其业,述先人之事以彰其德。当然,其所为作,宜乎“中庸”之道矣。

《中庸》离不开“诚”字,“诚者天之道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儒家最高境界的达致,大体和智巧、乖张形同冰炭,所谓“诚外无物”,要用一切功夫去除内心哪怕一点点不诚不实之念,对于天生的大德,不会敏感于俗世的情怨,表现出来往往是近乎木讷的神情,那是合乎天地大美的品质。遗憾的是,世间多少父母并不认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聪明过人”,希望他们“不平常”,希望他们走极端:“好极了”、“棒极了”、“突出极了”。如果我们能稍微参究一下《中庸》的智慧,我们还会作如是想吗?

责任编辑 张向永

猜你喜欢
先人中庸体悟
萌宠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先人(外二首)
懂,才能得
从门缝掬接月光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人[三章]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解题中的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