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11月,惠州学院主办了 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特别是对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展现了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向。
关键词:岭南建筑学派;岭南建筑;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3-0085-03
2013年11月18日-19日,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学院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惠州学院主办,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研究”课题组承办。何镜堂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及其发展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以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惠州学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一、理论建构: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向
何镜堂院士作了题为《建筑理论、创作与建筑师素养》的主题报告,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天津博物馆馆、钱学森图书馆等建筑作品,深刻阐释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即建筑的“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对于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的重要意义。自从1996 年何镜堂在《建筑学报》首次提出了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建筑创作思想以来[1],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随着建筑实践的不断创新也在不断的走向完善。2002 年,何镜堂在《建筑学报》发表《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一文,系统论述了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学术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2]2009 年,何镜堂在《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 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论述了“两观三性”的理论基础,指出“两观三性”是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总结,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并能具体指导建筑创作的合理“内核”,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作道路。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这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3]何镜堂院士在主题报告中强调,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天津博物馆新馆、钱学森图书馆等建筑作品,正是全面、集中体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范例。何镜堂院士在报告中对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最新表述是:“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这一表述显然是深思熟虑的,与之前的表述相比更为完整清晰,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在实践中日臻完美,表现出何镜堂对于理论建构的不懈追求。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孝祥教授作了题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选择》的主题报告,认为岭南建筑学派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是时代的呼唤。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目标在于,从学科探索创建、建筑实践创新、建筑理论建构、教育教学探索和特色凝聚等多个层面系统梳理和深刻揭示岭南建筑学派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建构岭南建筑学派实践创新和理论建构的体系框架。唐孝祥教授认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可从纵横两个维度展开。从纵向看,研究内容有五大方面:一是岭南建筑学派的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二是岭南建筑学派发展研究,重点研究岭南建筑学派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渊源,历史阶段,及其理论取向和节点标志;三是岭南建筑学派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重点在于岭南建筑学派建筑教育特色的研究;四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科创新和理论创新研究;五是岭南建筑学派的传播学研究,重点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界影响和相关评论,探索岭南建筑学派从边缘走向主流,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传播学规律和路径。从横向层面看,研究内容有三个重点:一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之间互动关系研究;二是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与世界建筑理论的比较研究;三是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唐孝祥教授为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框架体系,从内容体系到方法选择,为推进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向纵深发展做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郦伟教授作了《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哲学基础》的学术报告,通过对何镜堂院士相关论著的文本分析,指出“实践论”、“矛盾论”、“辩证法”等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唯物史观是“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同时,建筑创作实践的总结则是“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因此,对于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应该采取“历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亦即“经验归纳与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作了《传统村落的改造》的学术报告,从基于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视野,论述了“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和“粤北历史村落保护”过程中“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指导性意义,拓展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实践领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陈吟博士作了《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的三个维度》的学术报告,论述了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从功能现实主义到地域现实主义再到文化现实主义的历史脉络、思想内涵、研究框架与内在逻辑。
研讨会期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卫宏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冒亚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向科副教授,以及惠州学院许秋娟、胡超文、曾红亮、赖瑛、林超慧,华南理工大学谢凌峰、舒畅、彭孟宏、陈春娇、孙杨栩等与会代表分别就“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内涵及其学术意义、岭南建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学术研究的框架、方向与方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岭南建筑学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
建筑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实践探索走向理论建构的历史过程。如果说具有创新意义的创作实践是建筑学派走向繁荣的标志,那么具有哲学高度的理论建构则是建筑学派走向成熟的标志。岭南建筑学派的的形成与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实践探索走向理论建构的历史过程。自20世纪上半叶岭南建筑学派第一代学者开创华南建筑教育和建筑学科以来,以林克明,夏昌世,陈伯奇,龙庆忠,陈荣枝,过元熙为代表的一大批建筑学人直面现实,通过实践创新与理论探索确定了岭南建筑学科研究的基本走向。20世纪50-60年代,以莫伯治,佘畯南为杰出代表的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师们引领全国建筑创作新风尚,形成了在中国建筑界影响深远的“岭南新风”。21世纪以来,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奥运摔跤馆、羽毛球馆和亚运场馆等新建筑为标志,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何镜堂“两观三性”为代表的建筑理论,在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中独树一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岭南建筑学派在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历史背景下突破了地域性建筑流派的约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本次研讨会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视野,对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学术研讨,从建筑学深度,历史学广度和哲学高度三个维度全面拓展了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建构的学术视野,展现了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endprint
理论产生于实践,正是理论的这种后来性,决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但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决非只是单向度的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实践为我们解释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理论则为我们客观地反思实践指明了方向。德国著名建筑理论家沃尔特·克鲁夫特(Hanno-Walter Kruft)认为“许多伟大的建筑师都承认理论与实践中的这种互动关系,并且留下了一些理论言说与建筑作品——例如,帕拉迪奥和弗兰克·劳埃德·莱特——如果人们没有读过他们的理论著作,就很难理解他们的建筑作品,反之亦然”[4]26。目前,无论是中国建筑批评界还是岭南建筑学派本身,更多的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建筑作品与理论的评论与阐释上,对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研究尚缺乏具有历史学广度和哲学高度的理论建构。唐孝祥教授曾深刻地指出:“‘过程论无视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流露出一种‘建筑创作无需理论指导的非理性倾向,无益于岭南建筑创作及其发展”。[5]13在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全球化与地域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导致当代中国建筑陷入理论与实践的双层危机之中。以何镜堂院士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学派张扬学派意识,从实践创新和理论建构两个方向开拓创新,展现出中国建筑发愤图强的希望之光。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展现了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构建的新视野与新方向,为推动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6(3) : 10-10.
[2]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9) :16-18.
[3]何镜堂.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年回顾与展望[J].建筑学报,2009(10) : 39-41.
[4]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The New View and Direction of Lingnan Architecture School Research
LI We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Lingnan Architecture School and Lingnan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symposium was held at Huizhou university in November, 2013. The attendants made some extensive and indepth studie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Lingnan Architecture School theory, especial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 Jingtangs“two perspectives and three properties”architecture theory, showing the new view and direction of Lingnan Architecture School research.
Keywords: Lingnan Architecture School; Lingnan architecture; He Jingtangs“two perspectives and three properties”architecture theory
(责任编辑:邓泽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