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凤+曾令辉
【摘要】归纳出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在认知、情感、能力三个层次上的目标,阐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分别从加强自我培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专业技能实训、开展创业实践等方面提出培育策略。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6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适应性,即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二是教育性,即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强调育人功能;三是协调性,即中职、高职教育相互协调统一,不脱节、不雷同。基于此,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必须提上日程。本文针对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正是契合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
职业素养(occupational quality)是职业活动在人们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所有痕迹的集合,是职业素质与职业修养的统称,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和态度、职业道德与作风、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行为与习惯、职业规划与创新、就业与创业能力等六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特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技能人力资源,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具体目标如下:
(一)认知层次的目标。包括两方面。
1.职业意识。对高职生而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线的技术骨干,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同时,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技术应用,必须熟练掌握各类专业技术操控;要充分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不妄自菲薄,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奋发图强,通过充分的经验积累提升职位层次,实现职业理想。
2.专业知识。知识是经验的总结,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充经验体系、提升心智的过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高职生了解行业经验,理解行业发展的特征并掌握行业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承担专业工作。
(二)情感层次的目标。包括两方面。
1.职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职业态度具有指向性,积极的职业态度激发正面情感体验,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效能和敏捷的职业行动。对高职生而言,应对未来从事行业持有积极、正面的职业态度,刻苦攻读,踏实进取。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事业成功,德性先行。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和深化,为社会输送德优才佳、诚实可靠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三)能力层次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1.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应用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个体通过技术重现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其熟练程度和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的圆满度就是技术应用能力高低的指标。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对技术原理及规范的深刻理解、准确无误的技术运用、熟练的技术操控和实施、敏捷的动作和反应能力等。
2.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通过相互包容、互相信任、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实现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合作共赢。高职生要积极融入团队,学会依靠集体智慧解决疑难课题,成就个人更大的进步。
3.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创新是发展的活力和进步的源泉;对个体而言,创新是成功的加速剂和推动力。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
(一)入学专业教育。积极开展入学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一步,应尽早进行。新生一入学,就立即开展专业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未来发展前景,也能够帮助他们做好预期心理准备,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当然,还可以帮助新生进行评估决策,重新选择,决定去留。入学专业教育应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专业背景、专业现状、专业前景、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式的全面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二是对就业岗位、就业情况、就业待遇、职业发展的介绍与分析,使学生明确学好专业的必要性;三是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介绍与交流,使学生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
(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落实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的思想要求和纪律规范,具有强烈的纪律性和约束力。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具备爱岗敬业品德的人,能够激发出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工作,孜孜不倦。
2.吃苦耐劳。对高职生而言,毕业后可能会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这就要求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忍耐困苦无依,扛住艰辛和劳累,坚忍不拔。
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作为现代社会人必需的道德品质,即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职业生活中,诚实守信表现为实事求是,不言行矛盾,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倒把,不欺上瞒下,不好大喜功。
4.乐于服务。服务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并求得自己价值的过程。社会分工规定了人们在职业中的服务内容,不同职业的人群相互服务,相互满足需要,相互衬托价值,整个社会才能够良性的、和谐的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未来职业的预期和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成才目标、职位目标、成就期望等。对个体而言,职业选择是否恰当、理想,可能会影响今后的职业成败及幸福感;对社会而言,如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每个人都适才适所,就会带来欣欣向荣的活力。因此,对青年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重要且必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向和职业成就期望;二是就实现职业理想的现实条件和通路进行评析;三是如何实现职业理想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即实现职业目标的步骤、方法和措施。
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提高教育实效性,并为学生职业目标的实现积极创造条件。比如,在一年级开展职业性向探索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二年级着重督促学生落实自己的生涯规划,一步一步实现学习目标,在这期间,学校应搭建学生职业培训平台,帮助学生成功考取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三年级以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为核心内容,开展毕业实习指导、就业引导与服务、创业指导等,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四)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和热议。一些现象值得深思,比如有的工作岗位没人愿意做,有的工作人人挤破头想得到,很多职业素质较好的毕业生左挑右捡,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学业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面试不佳而屡屡被拒之门外。因此,如果我们只是关注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就业技能的指导,就会使毕业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所以,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不能仅限于专业能力的培育,还应该拓展至包括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在内的广义的职业特质。
1.就业指导与教育。就业技能作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社会功能达成的桥梁和通道,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把握;二是进行客观准确的自我分析并确定职业理想和工作诉求;三是对就业过程所需的观念、技能、物品等各种条件的呈现,即进行就业信息辨别、收集与整理,制作富有鲜明特色的自荐材料,进行工作岗位应试与人际沟通特别是面试,应对就业挫折和心理调适,依据规范和要求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和法律维权等。
2.创业指导与教育。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为个人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个体通过创业来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对高职生而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另辟蹊径,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社会价值倒不失为一条捷径,艰辛奋斗也许可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赢得更大的回报与成就。当然,创业也许不能一帆风顺,但创业过程中鲜活多彩的经历和体验也不失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加强自我培养。高职院校应激发高职生内在的成才需求和学习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培养与训练。
1.树立对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人才的正确认识。一部分高职生就读高职院校并不是本意,所以自暴自弃、自怨自艾。一些学生看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本科不同,特别是实践教学比例很大,就觉得未来只能做技术工人,收入不高且社会地位较低,于是失去信心和奋斗意志,不愿认真投入到职业素养的培育中。因此,必须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信心,努力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2.端正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当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深入高职院校校园,使得一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只关心与自己未来就业相关的信息和事件,只参与有实际利益回报的实践活动,长此以往,这类学生很容易成为有才无德的人。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动机的引导教育,认真改革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和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德才共长,全面发展。
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些高职生基础薄弱,习惯于用中学那套已经固化的死记硬背、刻苦攻书的学习方法。而高职教育强调独立思考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更多依赖理解记忆和把握要点来架构认知体系,这就需要适应新情况,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4.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建立长效的终身教育。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与技术改良的速度不断加快,单靠传统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对“90后”高职生而言,内化学习需求,调整学习动机,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广泛地涉猎各类知识,才能不断深化职业素养。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社会对更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其中,教学作为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环节,必须加以改革和优化。
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具体如下: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制订科学完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计划;其次,设置、编排课程并确定课时分配;再次,拟定所有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案;最后,实施试点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方案并推广。同时,课程教学改革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逐步走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并且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由国家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等提出并推广的,主张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训练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课程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和细分,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然后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按照逻辑顺序与联系进行组合、整合、删减,形成教学模块;接下来寻找能贯穿一个教学模块或所有教学模块的项目和任务,需要强调的是,所确定的项目和任务必须能基本涵盖能力目标的达成,并具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拟定课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以项目和任务完成的质量来确定;最后是确定教学组织和实施办法。
(三)强化专业技能实训。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显著特点。
1.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实验、实训室是进行技能训练和提升的专门场所。在很多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从早晨七点开放到晚上十点,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训练、设计、制作、创新的关键场所,充分满足学生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需要,这种模式使学生自学自律、创新创造成为常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摘取了国内外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大奖和荣誉,并成为行业技术能手和精英。
2.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并不断深化和完善认识。高职生在课堂和实训室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条块式的,不连续且比较狭隘,因此必须通过广泛的专业实践来深化。对此,高职生可利用社会志愿服务或课外兼职、顶岗实习等方式来强化职业技能素养。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需求而设置,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顺利适应职业环境,学校必须想方设法地创设仿真工作情境,但是,现代社会化生产的情境庞大而复杂,校园内难以完全真实再现。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设备资源、工作场景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学校解决了复杂的实训条件,工厂得到了充足的劳动力,学生得到了真实的职场体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一举多得,合作多赢。
(四)开展创业实践。创业既能缓解当前紧迫的就业压力,也能成就个人理想与价值,还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非常值得肯定、鼓励和支持。近年来,团中央、人社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如开发SIYB(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业技能培训项目、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提供创业资助、享受各种政策优惠等。高职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地开展创业培训和教育,鼓励高职生进行创业实践,帮助他们深化和拓展职业素养。
1.开设创业课程。创业课程是进行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和主流渠道。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社会相关培训资源,以SIYB课程为基础,开发适合高职生思想观念和心理行为的创业课程,向学生解读创业形势,传达创业理念,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创业锻炼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在创业培训中,还应使学生掌握市场分析、产品开发、营销推广、服务创新、组织管理、绩效运作、成本控制、利润核算等基本技能。
2.举行模拟创业活动。自主创业需要资金、场地、技术、人员等繁杂的条件,是一项艰巨的试验与挑战,高风险、难操控,对创业者要求较高。如果能通过模拟创业环节来论证和检验创业的现实可能性,则成本低、易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参考价值。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举办创业技能方面的竞赛活动,包括创业演讲、创业方案研讨会、制定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情境、职业技能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关注和认识创业,激发创业理想和创业行为。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气氛热烈,既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迪效果。
3.进行校内外创业实践。自主创业不是一句空谈,只有真正开展创业实践,创业的价值真谛才会显现出来。一些高职院校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校内开办实体商店、市场营销等方式进行创业技能培养和锻炼,受到学生欢迎和广泛好评。很多学生坦言,通过自主创业,自食其力,不仅得到了经济回报,而且学到了很多人际沟通、经营管理、为人处世方面的技能,对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罗箭华.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2)
[2]马爱芳.强化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 提升就业质量[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催石买,王祥邦. 做好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J].职教论坛,2010(5)
[4]张有根.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基于“素质冰山理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责编吴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