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4-09-01 07:39陆金海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教材

陆金海

【摘要】在介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27-02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业的逐步完善和壮大、经济的增长,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电子商务的爆发式成长,对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相关行业和商业格局都将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也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教育部2001年首次批准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电子商务以一种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在中国的教育中萌芽。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也为电商的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是,电子商务教育的滞后依然严峻。首先,我国的电商系列教材比较老套冗杂。其次,我国电商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再者,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设施设备的相对落后给电商的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外,高校与企业的失联,使得很多电商学生缺少实践机会,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无奈。一旦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实践也就形同虚设。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子商务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与不足,以下作具体分析。

二、我国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教材的冗杂与滞后性

教材是了解一门学科的基础,是开展一门课程教学的蓝本。而就国内出版的“电子商务”系列的教材看,值得改进的地方颇多。首先,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催生了一系列的流行趋势。因此,市面上关于电商名称不同,内容却大相径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方面会增加学习电商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因相似内容的划分不一而造成误导。其次,国内的电商系列教材总是滞后于当今时代电商的发展状况。久远的案例,陈旧的观念和高科技的不对接使得电商的学习困难重重。

(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电商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的学科,对于学习与教学的难度明显加大。由于我国电商起步较晚,有丰富电商阅历的老师也不常见。大多数实训教师缺少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缺少指导学生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方法。而专业课的教师则更倾向于用固有的教学经验,以一种“合适”的教学体系对待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同学,以致教学水平标准无法规范化。对师资力量的集聚与优化是提供电子商务教学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自教育部于2001年首次批准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开始电商专业的招生以来,传统的涉及电商的课程只分为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这样的课程设置对电商人才的专业培养来说,缺乏针对性和竞争力。随着网络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电商的课程又过度活跃在各个科目。中国高校几乎在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部都开设了与电商相关的课程,甚至也把电商作为一项独立的专业,这相对显得混乱、重叠。同时,就算是其他专业开设与电商相关的课程,大多专业涉及到电子商务方面仅占20%左右。教学体系也只是侧重于网络的学习与计算机的应用,对于商务理念的培养依然匮乏。对商务教学严谨性的缺乏也就导致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增大。它只是完成了知识的堆砌,却弱化了实务的操作和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并不深入人心,效果并不理想。

1.教学方法的保守与单一。理论与实践本就应该统一。但就国内而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注重解读相关概念,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固定单一的记忆模板和亲近又遥远的挫败感。过于强化理论知识,而没有多元化的课件,没有实践的机会,也就没有把教、学、做有机的统一起来。其次,以一种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此外,考核制度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对于电商这一种思路灵活的学科,单方面的概念知识考核是远远不够的。背诵与理解,理解与操作是一项有难度的转化。这也要求教师在考核中,运用实际操作的办法完成对学生实践的督促。

2.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企业机会的匮乏和校内设施的不完善使实践要求形同虚设。目前,我国高校中完整的、先进的电商物流设备、试验基地也只是凤毛麟角。设施不完善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也减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无法接触与体验,学生对电商的了解普遍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和图像的记忆,而缺乏操作的实践和能力的提升。此外,相关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频繁,这不仅减少了学生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设置了阻碍。无法在学中做,做中学,也就无法在学中用,用中做。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对电商的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三、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教材的选择和开发要注重针对性和立体化

1.根据性质与内容的侧重点选择教材。电商作为一个培养复合型、应用性、开放式人才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范围广,分类复杂。它包括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的运作,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平台,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可是,对不同的专业,电商教材的选择也应该是不同的。首先,得了解不同的教材具有不同的性质,分为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前瞻性等。如计算机专业更侧重于实用性的教材,而管理类的专业更倾向于新颖性和前瞻性的教材。其次,对待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融合也是充分学习一门学科的有利技能。

2.教材开发要注重交叉型、立体化。把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一起提供给学生。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分别具有全面系统、形象生动和更新较快的特点,同时开发,互相补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弥补不足。最后向建设开放型、动态式的教学资源库方向发展,为电子商务的教学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多渠道和多途径

对于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专家或者在电商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他们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剖析当前的电商发展趋势。一方面,也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派校内的老师去设备先进、理念超前的企业走访参观,从而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进行定期的更新。此外,还可规定一些涉及电商操作的教学任务,鼓励老师刻苦钻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与其他相关企业家进行交流或参与一些重要的电商会议,让老师不脱离电商发展的最新轨道。与此同时,还可以从高校和企业聘请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教师和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总之,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三)课程体系设置需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

科学性、规范性的电商课程设置绝不仅仅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商应用技术以及相关联的网络通信技术,同时还应包括管理学、组织学、市场营销学、信息学等综合性学科。基础类课程只是电商学习的入门阶段。全面理解、深入掌握、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才是教学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依附一个特色的扎实的课程体系。学好电商,不仅要完善学生对管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在商务方面的应用与操作能力。基础与核心课程的相互渗透才能使学生有综合应用能力。此外,还应重视开展一些和电商应用与开发有关的特色课程供选修,提高电商的普及率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和多元化

单一的讲读上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一些实际操作课程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才会让学生真正受益。

1.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建议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一些Flash动画,使讲授的知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此外,声音与视频的插入也会增添观赏感和体验感。

2.课堂上课形式应多种多样。多元化的课堂形式会增强学生对知识不同层面的了解程度。比如讨论式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集聚不同的观点,头脑风暴,拓宽思路。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此外,主题辩论式的教学能促进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案例分析法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以点划类的特点,往往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3.组织学生到相关基地参观。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体验感,为实践指导理论的转化做铺垫。

4.由于电商的某些知识点如“使用搜素引擎进行信息搜素”单靠听讲只会枯燥无味,但一旦具体操作,就有趣且易理解。关于操作形式,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模拟实验操作,通过对模拟教学软件的钻研而掌握知识;二是模仿型实验操作,即按照一定的步骤亲自完成一个项目或活动;三是实际经营型实验操作,即把电商应用于生活,比如在网上独立经营网店等。

这些教学方式都能使学生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

(五)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相互渗透

在教育实践方面,做到“四实”: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实训基地、实践社区、实习单位的建设和联系,为电商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环境和条件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是进行实践环节的必要条件。实验室是平时教学的实践场所,建设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小组)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要求的教学环境;实训基地则为学生进行短期的实践训练;实践社区是学生利用寒暑假等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或其他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大约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建立高校与企业间一个长期的、密切的、有保障的合作。这不但会让老师“走出去”,把企业的经理和技术人员“引进来”,还会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这种机制一旦形成,便可以从企业引进项目,然后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做。这种由学生带着任务做项目的教学形式被称为“项目引入,任务驱动”。它使学生从被动体转化成了主动体,更添一份完成任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所谓的“项目引入”即通过实践某一项目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使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专业技能的运用更加熟练和自如。在整个过程中,这种形式分解了许多复杂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知识点构成任务点,由任务点拓展知识面的主线。“项目引入,任务驱动”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教学范式。这也符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产学并举、教研互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实现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杰.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8(3)

[2]李世宗.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型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01106LX705)

(责编丁梦)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教材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