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解析

2014-08-30 20:14岳松堂
现代兵器 2014年7期
关键词:制导火箭弹美国陆军

岳松堂

主要军事强国陆军装备大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台数字化改造和C4ISR系统一体化建设,战技性能日臻完善,一体化装备体系初具雏形,作战能力大为提高。

作战平台数字化改造成效显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军事变革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推动了各主要国家陆军对其机械化武器平台进行持续的数字化改造。机械化平台“插入”先进的火控系统、车际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等各种数字化设备后,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战场,实现与战场上的侦察、指挥、保障系统及其他作战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大增强了信息化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的主要装备,如M109A6“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M270A1式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爱国者”先进性能-3(PAC-3)防空反导系统、M1A2/M1A2 SEP(“系统增强计划”)“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3/M3A3“布雷德利”战车、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M9装甲战斗工程车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役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取得成功的典范,对其他国家陆军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俄罗斯陆军也非常重视使用信息技术改造现役装备。俄为“旋风”等多管火箭炮和“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加装了先进的“成就”通用炮载自动化火控系统,还计划为它们配用“蜜蜂”-1无人侦察机,以加快“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争取尽快突破侦察和火控系统薄弱的瓶颈问题。俄陆军射程为50~480千米(出口型为50~280千米)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拥有指挥和信息保障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杀伤兵器与侦察指挥系统的一体化,显著提高了俄陆军的威慑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成就”火控系统已实现了与“饲养园”、“卷心菜虫”-B和“车辆”-M等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的信息融合,在实现炮兵装备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姆斯塔”-S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在安装了“成就”系统后可在任意阵地展开,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不超过3分钟,对计划外目标射击时从接收目标指示到开火不超过10~15秒。T-72М1М和Т-80UМ2等最新改进型主战坦克除安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外,还配备了激光测距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数字式保密传输设备,具备了全天时全天候作战能力。以卡-50为基础改进的卡-52武装直升机安装了最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不仅可全天候作战,而且能对敌方雷达的通信设施进行电子干扰。

英国陆军已通过加装未来火控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将现役M270火箭炮改进成能发射制导火箭弹的M270B1火箭炮。首门M270B1已于2007年正式列装,目前共装备了35门M270B1,而原型M270则陆续退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使陆军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开始在初步实现平台数字化的基础上向C4ISR系统的数字化、一体化发展,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一体化C4ISR系统取得了较大成功,俄罗斯也从实战中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体化C4ISR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现役C4ISR系统中,美国陆军采用6.4版软件的陆军作战指挥系统(ABCS6.4)已于2004年5月实现了各分系统的互联互通。ABCS6.4由陆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互有接口,共同构成陆军自上而下的作战指挥体系。ABCS6.4不但对内实现了陆军内部诸兵种之间的互联互通,使陆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实现了“横向一体化”,而且对外通过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和美军其他军种及战区司令部的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美军完整的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体系。到2009年年底,陆军现役师部和旅战斗队都已装备了ABCS6.4,初步实现了其1995年1月制定的“2010年实现全陆军数字化”的建设目标,使美国陆军基本具备了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其他主要国家陆军也大都建成了各种级别的C4ISR系统,但陆军各兵种C4ISR系统之间以及与其他军兵种C4ISR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和美国相比尚有差距,英、法、日等国差距较小,俄、印等国差距较大。但这些国家都看到了差距,并正在努力缩小差距。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由于英国陆军装备的通信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相互之间以及与美军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差,导致其装甲车辆被美军误伤,促使英国陆军大力升级“弓箭手”通信系统的软件功能,并重视陆军网络化作战能力建设。2009年11月,英国陆军对“弓箭手”系统的最新BCIP 5.4版软件进行定型试验,2010年对部队人员进行了使用训练,2011—2013年陆续列装。BCIP 5.4“弓箭手”系统采用新型用户数据终端、改进型制图工具和自动化态势感知设备,增强了与盟军数字化系统的互操作能力。2008年俄格战争促使俄陆军不断加快各兵种现役通信与指控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步伐和“星座”-M新一代战术级自动化指挥系统的研制速度。根据设计要求,“星座”-M系统将在陆军、空降兵和内卫军等师级作战部队中通用,可成倍提高指挥效率。2010—2012年以来,“星座”-M系统已在西部军区第5摩步旅进行了多次测试和效能评估,总体性能基本相当于美国陆军战术互联网,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还需要1~2年时间进一步提高系统可操作性、适用性、稳定性。为与“星座”-M系统建设相配套,俄陆军从2011年开始为作战旅装备新型保密电台和其他现代化C4I装备,每个作战旅的C4I装备包括3000部保密电台、4000台计算机以及编码与传输设备,费用约为2.7亿美元。

经过进一步数字化改进的主战装备通过数据总线将武器系统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联接成局部网络,对各种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处理,然后使用车载联网计算机通过一体化C4ISR系统发送和接收战术态势信息,增强了陆军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提高了联合作战效能。endprint

各型装备形成优势互补

在机动能力方面,轻型牵引装备、中型轮式装备和重型履带装备“各有千秋”。诸如M270A1多管火箭炮、“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PzH2000自行榴弹炮、T-90主战坦克、“武士”步兵战车和“狼獾”冲击桥之类装备重型部队的重型履带装备,战略机动能力差,难以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在城市作战的战术机动性不如轮式装备。但是,重型履带装备的越野机动能力强,加之具备良好的杀伤能力、防护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所以仍是主要国家陆军应对多种战争不可或缺的主要装备,在应对大规模战争时尤其具有独特优势。像“斯特赖克”系列装甲车、“恺撒”车载榴弹炮、G6-52L轮式榴弹炮之类装备中/轻型部队的中型轮式装备,具备很强的公路机动能力和战略机动能力,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比较适合城市作战。而诸如105毫米榴弹炮之类装备轻型部队的轻型牵引装备,虽然自身地面战术机动能力差,但其重量轻,具有很强的使用运输机空运的战略机动能力和使用直升机吊运的战术机动能力,尤其适合在履带装备和轮式装备难以发挥作用的山地作战中使用,在21世纪以来陆军装备轻型化发展中重新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在各主要国家陆军现役主要装备中,重型履带装备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仍是陆军装备的主体(如美国陆军重型履带装备约占其现役主战平台的80%);轻型牵引装备和中型轮式装备则是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且中型轮式装备的数量近年来有较大增加。三者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陆军具备很强的适应各种作战样式的机动作战能力。

主战装备射程梯次搭配

当今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主导、火力主战、联合制胜,火力打击装备仍是各国陆军的主要装备,且突击火力、压制火力和防空反导火力的射程都形成了近中远程梯次搭配,增强了陆军的火力打击能力。

在现役火力突击装备中,美国陆军M4/M4A1卡宾枪(有效射程400米)、M240B/G 7.62毫米通用机枪(有效射程1千米)、M2HB 12.7毫米重机枪(有效射程1.5千米)、Mk19-3式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有效射程1.6千米)、“布雷德利”步兵战车(25毫米火炮最大射程2.2千米)、“标枪”近程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射程50~2500米),“艾布拉姆斯”坦克(120毫米滑膛炮最大射程3.65千米)、“陶”中程车载式反坦克导弹射程(65~3750米)已形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的地面火力突击能力,它们和AH-64D/E武装直升机相结合,则使美国陆军具备了完善的空地一体火力突击能力。

在美国陆军现役压制武器中,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14~19千米,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24~40千米;多管火箭炮发射各型普通火箭弹最大射程32~57千米,发射制导火箭弹最大射程70千米,发射各型陆军战术导弹射程为25~300千米。所以,美国陆军压制火力已经形成常规弹药、精确制导弹药相结合,远、中、近程相衔接的一体化火力体系,具备很强的常规火力压制能力和精确火力打击能力。

美国陆军现役“毒刺”、“复仇者”和“爱国者”已经形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高、中、低空相匹配,既能防空又能反导的防空火力配系,能够防御距离0.2~160千米(PAC-3反导时最大拦截距离为50千米)、高度0~24千米(PAC-3反导时最大拦截高度为20千米)的各种空中目标,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等。计划于2013年年底实现低速初始生产的最新型PAC-3“导弹增强组件”(MSE)导弹,反导时与原型PAC-3导弹相比最大拦截高度提高50%,最大拦截距离提高100%,并增强了防御巡航导弹的能力,该项目在201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获得5亿美元的采购预算。随着最大拦截距离可达200千米、拦截高度为40~150千米的“萨德(”THAAD)系统的初始列装(首支齐装满员THAAD连于2012年3月7日宣布建成),美国陆军的对空防御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具备对最大射程达35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实战拦截能力,并在2012年10月和2013年9月的拦截试验中取得成功。

因此,美国陆军现役主战装备火力已全面形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的火力配系,使陆军具备很强的火力突击能力、火力压制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和防空反导能力,并在陆军作战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协调下逐步形成了进攻、压制和防御一体化的火力体系。

俄、英、法、日等国陆军也具备较强的装甲突击能力、火力压制能力和防空反导能力,但与美国陆军相比精确打击能力较为薄弱,集进攻、压制和防御于一体的一体化火力体系尚不成熟或尚未形成。印度陆军目前尚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与形成一体化火力体系的距离则更为遥远。

精确制导弹药和弹道修正引信逐步列装

打击精确化是陆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足的基础,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和列装受到主要国家陆军的高度重视。

美国陆军目前已建成了由APMI精确制导迫击炮弹(最大射程6.3千米)、“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射程7.5~40千米)、M31制导火箭弹(射程15~70千米)、Block IA型整体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射程70~300千米)组成的间瞄火力精确打击体系,精度都在10米以内。美国陆军最早研制成功的M30制导火箭弹也称制导火箭弹“增量”1,于2003年3月进行了小批量初始生产,但由于其子弹药的哑弹率无法降到国防部要求的1%以下,美国陆军决定不进行装备使用。配用单一战斗部的M31制导火箭弹称为“增量”2,为满足伊拉克应急作战需求研制的“增量”2a采用双模(触发/延迟)引信,共生产约1200发,全部用于装备驻伊美军及盟军进行作战使用(2005年8月首次成功进行了作战使用);配用三模(触发/延迟/近炸)引信、具有弹道选择能力的“增量”2b已于2008年12月开始进行全速生产(目前仍在生产中),共有2500多发“增量”2b在“两场战争”进行了作战使用。目前仍在研制中的替代战斗部(AWP)制导火箭弹称为“增量”3,将用于取代M30制导火箭弹配用的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子弹药(DPICM)子母战斗部;“增量”3于2013年5月22日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工程与制造研发阶段的首飞试验,它对装备和人员的杀伤力优于DPICM子母战斗部,覆盖范围相近,且不会像DPICM那样在战场遗留未爆子弹药,能大大降低附带损伤。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08年前后还曾提出最大射程为120~130千米的增程型M31制导火箭弹,和最大射程为150千米、采用半主动激光/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三模复合制导方式、能打击机动目标的制导火箭弹Ⅱ的研制计划,但近几年并没有见到相关报道,可能是因为没有被美国陆军采纳而不了了之。endprint

俄陆军研制成功精度在30米以内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并进行了初步列装,目前还在对该导弹进行改进,并于2011年12月上旬在演习中首次试射了1枚装备新型制导系统的“伊斯坎德尔” -M,导弹采用图像制导方式,精度达到约2米,能更有效地应对美欧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

印度“普拉哈尔”(Prahaar)战术弹道导弹使用固体燃料,战场反应速度快,紧急情况下只需2~3分钟即可完成发射准备,并于2013年7月在位于奥里萨邦昌迪普尔的综合测试靶场进行了飞行试验,可能于2014年服役。该导弹采用四联装轮式发射车,弹长7.3米,弹径420毫米,弹重1280千克,最大弹道高35千米,最大射程150千米,攻击140千米外目标所需时间约250秒。印度还以“普拉哈尔”为基础研制了新型“普拉盖蒂”(Pragati)战术弹道导弹,并于2013年10月底在韩国首尔国际宇航与防务展上展出。“普拉盖蒂”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60~170千米,精度10米(印度宣称),与“普拉哈尔”有95%的硬件通用。

英国、法国、德国陆军除参与研制并装备美国制导火箭弹外,德国陆军已研制装备了155毫米“斯玛特”灵巧炮弹,即“炮兵传感器引信弹药”(其子弹药采用毫米波/红外寻的头),法国和瑞典已联合研制装备了“博尼斯”制导炮弹(其子弹药采用双谱红外成像寻的头)。德国和意大利于2013年7月初在南非试验场使用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对“火山”精确制导炮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发射试验,验证了其精度良好。如果采用GPS制导,“火山”炮弹可落入离目标20米以内的范围。若采用GPS/激光半主动复合制导,它可命中33千米处2米×2米的靶板。

虽然国外陆军重视精确制导弹药的研制,然而其高昂的成本使美国也感到“技术虽好,但用不起”,因为常规炮弹单价约为1500美元,而精确制导炮弹则高达到3万~10万美元(美国陆军2014年1月采购的216枚“神剑”的单价为7万美元,最终将降至5万美元,而它在2007年5月刚列装时的单价则高达15万美元)。为降低成本,发达国家开发了弹道修正技术。近年来,导航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GPS接收机和数据传输设备小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且加固技术也使GPS器件能够承受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高达15000g的加速过载,致使以GPS导航技术为基础的弹道修正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美、英、法、德、以、南非等国都正在研制基于弹道修正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它可将大量的现役常规炮弹转化为“灵巧”炮弹,精度提高3倍以上,且一发弹道修正弹的价格仅为5000多美元。弹道修正弹实际上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常规弹药进行改造的产物,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炮兵弹药精确化发展之路,对提高炮兵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适应性和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这种弹道修正引信的代表,美国陆军即将大量装备的XM1156“精确制导组件”(PGK)能将常规155毫米炮弹在最远射程时267米的圆概率偏差缩减到50米以内。PGK已成功将120毫米迫击炮弹改进成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并于2011年3月装备驻阿美军。安装PGK的155毫米炮弹于2013年4月21日进行成功试射,两个炮兵连发射的5发炮弹的落点间距在5米以内,且距离目标不超过25米。在美国2014财年国防预算中,PGK单价为1.35万美元,但陆军计划到2025年以前共采购102921枚PGK,平均单价可能降至7342美元。另外,以色列227毫米弹道修正火箭弹最大射程为40千米,全射程精度提高到50米。

这些精确制导弹药和弹道修正引信有些已经在“两场战争”进行了成功使用,使陆军初步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

针对现实威胁发展相应装备

21世纪以来,主要国家陆军更加重视针对战场现实威胁发展相应装备,进一步增强了陆军的实战适应能力。为满足反恐作战需求,从2004年开始,美国陆军将装备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提高驻伊美军的杀伤力和生存力上,快速采办了一批适合反恐作战的专用装备,如C-RAM系统、防地雷反伏击车和防护型“悍马”车等。随着美军战略重心“移师亚太、剑指中国”,反恐专用装备的重要性正在逐渐降低,美国陆军正在重新将装备建设重点放在应对未来威胁上。但与FCS“大跃进”式发展思路相比,重新“面向未来”的美国陆军已更加“务实”。

为增强在中印边境特别是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藏南地区)的作战能力,印度陆军已于2011年11月向“阿鲁纳恰尔邦”部署了“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还计划使用“普拉哈尔”战术弹道导弹取代现役非制导火箭弹,使其成为陆军炮兵的主力战术导弹,主要装备边境地区用于精确打击敌方战役纵深目标,以填补印度自制的“皮纳卡”多管火箭弹和“大地”战术弹道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

针对游击队或特种部队袭击等威胁,日本陆上自卫队重点发展步兵部队和特种部队,强化单兵作战装备建设。除为步兵部队增配89式5.56毫米突击步枪、迷你迷5.56毫米班用机枪等现役枪械外,还从欧美引进M24 SWS式7.62毫米狙击步枪、雷明顿M870霰弹枪等新式武器,同时专门为特殊作战群等特种部队引进M4式5.56毫米卡宾枪、M82式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等特种作战武器,并逐步为所有步兵单位采购单兵夜视器材、防弹背心、作战装具等辅助装备,以提升步兵战斗力,尤其是城市地形作战能力和特种作战能力。针对西南岛屿进攻威胁,陆上自卫队在强化相关部队的两栖作战能力并计划组建水陆两栖作战部队的同时,自2013年起开始编列预算引进美制AAV7两栖突击车,以发展和提升两栖作战能力。

以色列“铁穹”专用反火箭弹系统是针对来自加沙地带火箭弹袭击这一实战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局部超越并在实战中取得巨大成功的装备发展典范,已引起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铁穹”系统由1部多功能雷达、1个指挥中心和3部发射架组成,每部发射架配有20枚“塔米尔”拦截导弹。每枚导弹长3米,直径15厘米,重90千克,弹头可携带11千克高爆炸药。该系统拦截距离为2~40千米,能防御射程为 4~70 千米的各类火箭弹。系统机动性强,可在12小时内完成部署。1个“铁穹”连的采购费用为5000万美元(不含每枚拦截导弹6万美元的采购费用),防御面积可达150平方千米。目前,以色列已部署了9个“铁穹”连,共计划部署13个。“铁穹”系统在2011年三轮冲突中对巴方火箭弹的实战拦截成功率约70%。在2012年3月9日至13日以巴武装冲突中,3个“铁穹”连在其防区内对有威胁的71发火箭弹进行了拦截,成功拦截了56发,成功率为79%。在2012年11月为期8天的“防卫之柱”军事冲突中,巴方“哈马斯”武装分子从加沙地带共发射了约1500发火箭弹,其中大多数落入了无人区;“铁穹”系统对有威胁的507发实施了拦截,成功拦截了426发,成功率为84%。endprint

综合保障装备配套齐全

保障装备对增强陆军的持续作战能力至关重要。美国陆军现役保障装备配套齐全,主要包括各种工程装备、轮式战术车辆和核化生防护装备,且每一类装备都自成体系,能够为作战提供一体化保障,从而使陆军具备很强的持续作战能力。现役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机动支援装备、反机动支援装备和生存力保障装备三大类:机动支援装备主要包括“狼獾”冲击桥、带式舟桥、M9装甲战斗工程车等;反机动支援装备主要包括地雷、布雷装备和爆破装备等;生存力保障装备主要包括组合式轻型伪装遮障系统、各种假目标、易部署万能军用推土机、高机动工程挖掘机等。2013财年,美国陆军为工兵部队采购了153套ENFIRE工程侦察套件、近千套军民两用信息支援系统和1300多套战场反侵入系统(BAIS),显著增强了战场工程侦察与感知能力。美国陆军现装备轮式战术车辆近22万辆,分别是轻型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即“悍马”车)系列、中型战术车辆系列和重型战术车辆系列。这些车辆虽具备较强的通用保障能力,但缺乏相应的防护力和信息力,美国陆军已通过改进现役车辆、应急采办“姆拉普”(MRAP)防地雷反伏击车、研制全新的联合轻型战术车(JLTV)等措施对车辆装备进行全面转型。美军拥有相当完整的包括核监测、生化侦察、防护、洗消等装备在内的先进的核生化防护装备体系。现役装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列装的装备为主,并不断有改进装备和新研装备服役。美军近年来不断调整装备研制和采办计划,淘汰了一些单军种专用装备,大力发展联合军种化生放核防护装备,研制的20余种核生化放防护装备从2006财年开始陆续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12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化学与生物防御战略规划》,详细阐述了美军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的战略构想、使命与战略目标,是2020年前指导美军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的纲领性文件。

俄、法、英、日等国陆军也都装备有比较齐全的保障装备。俄陆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制成功并装备了多种机动工程支援装备,如PP-91舟桥纵列、TMM-6重型机械化桥、МТU-90冲击桥、IMR-3М清障车等,其中PP-91舟桥纵列堪称在水障之上快速架设浮桥、在窄小水障之上构建门桥的最佳装备。法军陆军现装备EFA前方渡河器材、SPRAT快速架桥系统、EBG装甲工程车、SDPMAC反坦克地雷爆扫系统和AMX-30式B2 DT遥控扫雷坦克等机动工程支援装备,大大提高了陆军的机动工程支援能力。英国陆军2013年6月接收了被命名为“小猎犬”的最新型先进工程车。21世纪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陆续装备了多用途战斗工程车、防步兵障碍系统、便携式成像探雷器、07式机动支援桥等新一代工程装备。

(编辑/栀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导火箭弹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三)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九)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八)
2019年的美国陆军规模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