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理念在筼筜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014-08-30 14:22侯南晖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低碳可持续环保

侯南晖

摘 要 打造宜居城市,用低碳、环保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地貌,合理利用能源,避免浪费资源,将景观设计中的低碳和环保要素有机结合,规划设计环境,使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探讨景观设计中低碳生态理念的运用以满足人们的低碳休闲生活。

关键词 低碳;环保;生态;可持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这是各国实际面临的严峻问题,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了低碳景观设计,低碳建筑设计,如自给自足的温哥华绿色屋顶,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英国低碳住宅等。

中国当今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观设计师肩上担负起更大责任。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具有生态低碳产出功能的低碳景观必将成为未来的设计主体,“低碳”也成为设计师在绿色景观设计中必须首要考虑的设计要点。

福建省厦门市,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有美丽的大海,也有起伏的山峦,自然的景观仿佛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快,经历个摸索、发展、停滞、恢复振兴、提高的发展过程后,如今也依然面临着城市改造,去工业化,资源的推倒和重建的浪费及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景观设计如现代医学工作者一样,试图带给人身心平衡和整体的健康,设计作品成败与否只能通过其对人类健康和幸福各方面的长期影响来进行切实评价。除此之外,对建筑、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评价毫无意义。诺曼T牛顿的这句话深刻阐述了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下面就以下为例,说明以上观点。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项目主体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旧称筼筜港,港湾面积约10 km2,是厦门八大景观之一——“筼筜渔火”。20世纪70年代初,修建了西堤,筼筜港变成一座基本封闭的湖泊,改称筼筜湖。大规模地围海造田使筼筜湖面积由原来的10 km2减少至2.2 km2。市区的不断扩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城市污水的日排放量急增。由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筼筜湖,至80年代后期筼筜湖便成人们望而生畏的死湖。

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先后完成筼筜湖治理一期、二期工程,取得显着的成果,提高了筼筜湖湖区及其周边的综合环境质量。

治理后筼筜湖区已成为一个湖水清澈、白鹭回归、有益水生生物再现,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娱乐、游览休闲的风景区。由于成效显著,筼筜湖治理工程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评为东亚海域污染治理示范区的示范工程,并在全球推广。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筼筜湖流域内开发建设强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汇水区内部分山体暴露、植被遭破坏,暴雨时,上游大量的泥沙会随雨水流入筼筜湖,造成湖区水质下降及泥沙淤积,西海域水质近年来逐渐恶化,近年仍发生过死鱼现象,表明湖区生态环境还非常脆弱。另外,如导流堤已经运行十多年,但部分堤段堤身仍为土堤,冲刷非常严重,近年来也多次出现险情。这些都表明继续对筼筜湖进行综合治理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并没有可持续性发展。也说明经济的发展要与环境协调,才能保持低碳生态环境。

规划把其它有关绿化景观系统建设和低碳生态旅游休闲规划三者一起,组成完整“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整治与建设规划”。

1.2 规划范围

该项规划研究区域范围确定为:《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定义的湖区;南湖公园、嘉禾公园、白鹭洲、松柏公园、江头公园及海湾公园等;松柏湖、天地湖水域及其四周绿化带。另外,与筼筜湖、松柏湖、天地湖汇水流域内的各排洪沟渠及其绿化带等是外延的规划区域。

1.3 规划期限

现期及远期。

1.4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近期与远期的衔接、保护与发展的同步

(2)以降低温室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环境。

2 项目分析

2.1 岸线加固工程中的低碳要素

(1)由于水土流失,原有岸线有部分缺失,特别是外导流堤,因此在自然型的基础上,对原有岸线进行加固,同时结合筼筜湖整体景观,对堤顶进行必要的景观设计,与周边景观相一致。

(2)之前的挖起来的淤泥这块并没有充分利用,此次把淤泥晒干,作为工程需要的土方用量,大大节约了经济成本,低碳环保。

(3)在确保功能及景观性的前提下,减少硬质铺装,可采用硬质铺装和植物景观相结,增强透水功能,营造生态低碳环境。

(4)保留原有的植物生态系统,恢复原来围海造地消失的红树林,红树林的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摊,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红树林也是各种海鸟特别是白鹭的栖息生活的场所。

2.2 堤顶景观生态的低碳要素

(1)筼筜湖导流堤景观绿化以“以人为本”为导流堤绿化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从环境美学观点出发,将其纳入筼筜湖绿化系统,整个设计以绿和低碳为主题,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创造出一条生态景观长廊。筼筜湖导流堤位于湖中,本身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市民今后低碳生活的好去处。

(2)项目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避免大面积的调整,尽量减少动土方量。例如,利用土堆或土丘营造起伏的园林地形,保留、利用原有植物等。这样不仅可丰富园林景观层次,还可提高园林资源的利用率。

(3)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园林小品等,使设计趋于低碳环保,由于人本身具有的亲水性,所以,在导流堤上只设计了几个观景台。地面铺设的材料、图案、色彩和环境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步道边还放置了休息椅,休息椅的位置、高度、大小既满足了人们心理需求,又能与环境相协调,其数量和间距既能满足个人静坐、休息,又能满足几个人交谈娱乐。endprint

2.3 环湖步道中的低碳要素

(1)增加环筼筜湖步道,将原有的环湖区步道联通起来,加上整条导流堤散步道及增加步行桥,使整个湖区连成一个整体,使湖滨南路及湖滨北路周边的居民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及散步道,满足人们的低碳生活要求,利用原本自然弯曲的步道,减少工程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满足行走需求的同时又考虑到两侧的景观。

(2)环湖步道与导流堤形成一个城市散步道,散步道能减少市民步行休闲对城市中机动车道的占用,满足人们步行需求,提供避开汽车的休闲空间,在真正意义上为公众提供安全、便利、优美的休闲环境。

(3)充分利用环湖步道和城市机动车道之间的微地形,景观设计上以自然式为主要表现手法,模拟自然,结合地形,适当的小品来点缀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4)植物配置以耐盐碱性植物为主利用耐盐碱的乔木、棕榈科、灌木、花草的相互搭配,创造出一条绿色低碳生态长廊。

3 整合湖区自然资源

(1)筼筜湖管理体制情况,筼筜湖区周围有大小公园9个,分别为:海湾公园、白鹭洲公园(白鹭洲西段)、白鹭洲中央公园(白鹭洲中段)、白鹭洲东段(原周转房)、嘉禾园、南湖公园、湖滨一里花卉市场、松柏公园、江头公园。

(2)湖边各个市公园特色不明显,尚缺乏统一的策划——粗放的土地利用,通常不具备吸引力。由于之前各个机构负责自己的一摊,容易形成不全面的、互为冲突的工作计划以及重复劳动,并影响有限的营销经费和管理经费的最佳使用,最终将影响整体效率和效能,造成资源浪费。

(3)成立的筼筜休闲港湾“中心管理处”,特别是加强上游源头的生态保护,这在国际上面积大、功能综合的旅游景区都有实践。通过将各个公园联系起来,使绿地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以满足人们低碳生活需求。

4 注重生态营造,合理打造低碳景观

4.1 植物造景低碳设计

4.1.1 植物种类

乔木的寿命长,固碳量比灌木大很多,选择固碳速度快,周期长的植物种类,更低碳生态。

4.1.2 植物种植形式

自然式和规则式植物景观碳汇效率差别很大。自然式明显高于人工式。例如花带必须经常更换,并不低碳环保。

4.1.3 植物种植结构

疏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固碳效应不同,密林植物景观结构因为有高大乔木,碳固定周期也比较长,碳汇能力也强。

4.2 照明景观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保证市民晚间活动的正常展开,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度,太阳能是地球上真正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目前其利用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因此,照明中选用太阳能LED灯,既环保又低碳,且无需复杂昂贵的管线铺设,节约资金。

4.3 合理运用环保型材料

低碳环保材料的选择是低碳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最好体现,如采用鹅软石、透水性砂浆砖、防腐木等环保材料来营造园林景观,有助于生态低碳环境营造。

5 结语

最好的规划设计就是以最小的总成本和阻力取得最大的长期效益。能够给人提供低碳再生环保的最佳的生活体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宜居

城市。

改革开放30 a来,中国已经陷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匮乏之境,资源需要量越来越大,城市生态体系遭到巨大的破坏,所以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保护自然生态是一场迫在眉睫的行动。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低碳景观设计,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环境景观设计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贡献是巨大的,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始终要有低碳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辟除盲目追求面子、攀比、抄袭、豪华等误区,不但费时、费工、费钱,生态效果低且不可持续,景观的低碳生态设计要求是低碳景观,单位景观的低耗能,具有较高的生态附加值,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促进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迈向低碳时代,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碳可持续环保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