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2014-08-30 03:46薛晨晨何方军赵建立尹燕华白祥军李占飞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青年组免疫抑制

薛晨晨,何方军,赵建立,尹燕华,白祥军,李占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伤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当前国人重要死亡原因。严重创伤患者常出现免疫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是创伤患者发生继发感染和脓毒症,进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比例显著增加。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较年轻人明显衰退和减弱,在创伤时更易发生继发感染和死亡。但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衰退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目前尚知之甚少。

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重要的调节性免疫细胞,包括未成熟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髓系祖细胞等,对T淋巴细胞功能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2]。近年研究提示MDSCs的扩增和活化在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3-4],它也是脓毒症和创伤时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5-7]。动物实验表明,老年小鼠中MDSCs数量和抑制活性均较青年小鼠显著增高,提示MDSCs扩增和活化与衰老导致的免疫抑制密切相关[8-11]。但MDSCs在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中有无差异,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比较青年和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数量,以增加对老年创伤患者免疫抑制发生机制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研究组: 收集2013年5月~2013年9月于我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选取其中18~30岁患者26例和>60岁患者21例。入选标准: (1)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 (2) 本次受伤前1月内无感染性疾病史; (3) 自起病至来我科就诊时间<24h。青年组和老年组ISS评分无显著差异。青年对照组: 9例本院健康医务人员,年龄23~30岁,均于1月内无感染病史。老年对照组: 5例健康人,年龄60~65岁,均于1月内无感染疾病史。

2 主要试剂

人CD11b-FITC抗体、CD14-PE抗体、CD33Cy5抗体以及相应的同型对照抗体均购自BD Biosciences公司(USA);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盒为北京中科生物公司产品。

3 标本采集

参照文献报道[2],本研究以CD14-/CD11b+/CD33+作为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的标志。创伤组患者伤后1、3、7d采集外周血2m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标本采集后30min内进行处理,检测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同时采集2ml外周血(不抗凝)分离血清检测细胞因子水平。

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s比例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集患者外周血(EDTA抗凝)后混匀,取100μl全血,加入CD11b-FITC抗体、CD14-PE抗体、CD33-Cy5抗体各2μl,冰上避光孵育30min,PBS洗涤,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洗涤、固定、重悬后,以FACS Canto(美国BD公司)检测。

5 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

实验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6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青年组和老年组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伤后1d MDSCs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创伤后3d和7d老年组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表1)。

图1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变化。两组之间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N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

2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ELISA检测青年组和老年组创伤患者血清TGF-β水平,老年组患者伤后1、3和7d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表2)。

ELISA检测青年组和老年组创伤患者血清IL-10水平,老年组患者伤后1d与青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d和7d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3)。

ELISA检测青年组和老年组创伤患者血清CRP水平,老年组患者伤后1d和7d与青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d时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细胞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与血清TGF-β、IL-10和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MDSCs比例与TGF-β水平有相关性(r=0.8872,P<0.05); MDSCs比例和IL-10水平有相关性(r=0.9298,P<0.01); MDSCs比例与CRP水平有相关性(r=0.854,P<0.05)。

表1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

各组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01

表2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血清TGF-β水平

各组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1,**P<0.001

表3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血清IL-10水平

各组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01

表4 不同年龄组创伤患者血清CRP水平

各组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

讨 论

创伤时机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在早期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表现为“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与此同时,机体分泌大量抗炎细胞因子,产生抗炎反应以维持内环境平衡,强烈的抗炎反应又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紊乱和免疫抑制,T细胞功能障碍,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发生继发感染。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和生命支持技术的进步,后期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已成为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重要的调节性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系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2]。大量研究已证实MDSCs在创伤和脓毒症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它与衰老引起的免疫功能衰退也密切相关。在鼠类,MDSCs表型为CD11b+/Gr-1+,但在人类,目前尚未发现MDSCs特异专一的分子标志。已有文献表明其表达CD11b+、CD33+、CD14-、CD13+、HLA-DR-/low,也表达CD31、CD-124、白介素-4受体α链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2-4,7]。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MDSCs比例显著增高,与患者继发感染密切相关[7]。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老年小鼠骨髓中CD11b+/Gr-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而且对T细胞增殖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产生炎症介质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与荷瘤小鼠中MDSCs表型一致。虽然文献报道关于人类MDSCs表型各不相同,但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MDSCs表型为CD14-/CD11b+/CD33+/HLA-DR-,因此本研究采用CD14-/CD11b+/CD33+作为标志物检测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变化。我们比较了青年组和老年组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结果发现,伤后1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伤后3d和7d,老年组MDSCs比例均较青年组显著增高(P<0.001)。老年创伤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组患者。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创伤患者伤后外周血CD14-/CD11b+/CD33+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提示它们在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伤后1d时,老年组MDSCs比例较青年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MDSCs比例在创伤后逐步增高,因此在创伤后1d时,两组还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另外,更理想的是能同时分离MDSCs,分析它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在动物实验中,老年小鼠MDSCs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青年组小鼠。但在临床患者,外周血中MDSCs数量较少,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进行抑制活性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MDSCs是高度异质性的细胞,在创伤和脓毒症不同阶段,其特性有所不同[12]。脓毒症3d时的MDSCs输注到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小鼠时,可增强其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腹腔细菌生长,但增加CLP小鼠早期死亡率。过继输注CLP后12d的MDSCs效应则与此相反。不同时期MDSCs分泌的炎症介质也有很大区别。随着脓毒症病程进展,MDSCs的表型也随之转变,由促炎状态转变为更不成熟、具有更强抗炎活性状态,但其共同特点是均对T细胞功能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均会导致T细胞功能障碍。

TGF-β和IL-10均为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且均参与诱导MDSCs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创伤患者血清TGF-β和IL-10水平均较青年组高,提示老年组患者在创伤后更容易发生免疫抑制。同时,更高的TGF-β和IL-10水平也可能是MDSCs比例增高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创伤患者较青年创伤患者更容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MDSCs数量较青年患者显著增高,可能是其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患者MDSCs扩增和活化的分子机制,以探索新的针对老年患者有效的免疫调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Annane D,Bellissant E,Cavaillon JM.Septic shock[J].Lancet,2005,365(9453):63-78.

[2] Gabrilovich DI,Nagaraj S.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as regulators of the immune system[J].Nat Rev Immunol,2009,9(3):162-174.

[3] Nagaraj S,Gabrilovich DI.Tumor escape mechanism governed by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J].Cancer Res,2008,68(8):2561-2563.

[4] Almand B,Clark JI,Nikitina E,et al.Increased production of immature myeloid cells in cancer patients: a mechanism of immunosuppression in cancer[J].J Immunol,2001,166(1):678-689.

[5] Delano MJ,Scumpia PO,Weinstein JS,et al.MyD88-dependent expansion of an immature GR-1(+)CD11b(+) population induces T cell suppression and Th2 polarization in sepsis[J].J Exp Med,2007,204(6):1463-1474.

[6] Makarenkova VP,Bansal V,Matta BM,et al.CD11b+/Gr-1+myeloid suppressor cells cause T cell dysfunction after traumatic stress[J].J Immunol,2006,176(4):2085-2094.

[7] 张锟,何方军,白祥军,等.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髓源抑制细胞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9):790-793.

[8] Bryk JA,Popovic PJ,Zenati MS,et al.Nature of myeloid cells expressing arginase 1 in peripheral blood after trauma[J].J Trauma,2010,68(4):843-852.

[9] Jackaman C,Radley-Crabb HG,Soffe Z,et al.Targeting macrophages rescues age-related immune deficiencies in C57BL/6J geriatric mice[J].Aging Cell,2013,12(3):345-357.

[10] Enioutina EY,Bareyan D,Daynes RA.A role for immature myeloid cells in immune senescence[J].J Immunol,2011,186(2):697-707.

[11] Verschoor CP,Johnstone J,Millar J,et al.Blood CD33(+) HLA-D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are increased with age and a history of cancer[J].J Leukoc Biol,2013,93(4):633-637.

[12] Brudecki L,Ferguson DA,McCall CE,et al.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evolve during sepsis and can enhance or attenuate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J].Infect Immun,2012,80(6):2026-2034.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青年组免疫抑制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爱抽烟,当心牙掉光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致结果偏高的原因分析
赛前减量与不同年龄组游泳选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