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琳,韩 震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企业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投入能力等五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前三种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导要素[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也由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决定,这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关联。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培育、演进的过程。当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将对创新能力的要素在数量、质量及其结构上提出新的要求,迫使企业提升新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通过高效整合企业创新资源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也是创新技术的产生、选择、组织、应用与扩散的演进过程。技术创新活动可以根据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创新对象以及创新来源分类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在企业达到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之前,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将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如同一个有机体,最终演变成自主创新[2]。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及自身的条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研制新产品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能力。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则是有效整合资源,达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3]。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受到创新能力水平的制约,技术创新能力也受到创新模式适用程度的影响。当二者匹配时,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匹配程度,是决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4]。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各种创新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企业依据自身战略目标做出的相应选择,具有动态梯度性特征[5]。企业在发展实力相对弱的时候,会采用低端模仿的方式累积经验,提升实力。随着原始创新能力的积累,企业成长到拥有转化及拓展能力,会采用渐进性创新来面向市场,并与研发中心及科研院所等外部力量进行合作,实现集成创新,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通过模仿、合作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标志着企业初步成熟,企业就会有目的地选择市场,实现企业发展。企业也会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新的原始创新能力,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结构关联性,优势互补性[6],也具有了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的基础。实践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多源于低端模仿及模仿创新阶段,在自身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组合的有利条件下,对原技术轨迹进行新的突破,形成新的技术轨迹。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所选择的创新模式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抑或各自的比例是受企业的总体战略影响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总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而企业的创新模式是有变化的,对应的创新模式特征也是随之变化的。具有不同的创新模式特征的企业在发展时,所采用的创新模式是不同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来进行选择。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可间断的,而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模式是为促进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进行的选择,因而不会是连续的过程。当企业同时具有三种创新模式特征时,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就没有必要沿袭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途径,技术创新模式应该是服务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并且要顺应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会不断地促进技术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化,这对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极为重要。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创新选择模式下,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创新模式下会体现出对应这种模式的创新特征,同时,这种创新特征也反映出了企业所应采用的创新模式。这种变化体现在数量模型上时,则形成对应不同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能力特征。同时,这种创新特征也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创新能力的强弱。
要探讨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企业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外界系统之中,其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受到营销要素、研发要素、生产要素和外界影响要素的影响,考虑到这些要素,就可以进一步完整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7]。
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采用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一级指标(A)及二级指标(B)的权重,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来对处于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评[8],[9],[10]。笔者以辽宁省的大连、营口两市的高技术类企业、政府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和省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为调查对象,设计并发放“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以获取研究样本和实证数据。调查历时近四个月(2009年3月至6月)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68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4份。
统计过程中,设立六项一级指标(A),每项一级指标下设立若干项二级指标(B),二级指标用于解释一级指标的构成,即使在企业选择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前提下,二级指标的权重仍维持不变,而一级指标的变化可以解释企业在不同技术创新阶段所依据的主要要素。计算结果如下:
技术投入能力(100%),包括技术人员比重(0.11)、研发投入强度(0.25)、研发投入总经费(0.44)、研发人员素质(0.12)、研发设备净值(0.08)。技术投入能力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06、0.17、0.26。
研究开发能力(100%),包括研发成功率(0.37)、人均专利数(0.16)、技术消化吸收能力(0.37)、主要产品更新周期(0.09)。研究开发能力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31、0.34、0.24。
企业生产能力(100%),包括设备水平(0.53)、生产个人技术水平(0.21)、产品生产周期(0.10)、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程度(0.16)。企业生产能力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07、0.06、0.10。
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100%),包括管理层的创新意识(0.34)、技术创新模式的累积(0.34)、组织绩效(0.13)、创新激励制度(0.13)、组织沟通效率(0.05)。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34、0.20、0.06。
企业的营销能力(100%),包括销售人员水平(0.20)、营销费用投入(0.20)、产品竞争性(0.52)、营销体制的适合度(0.08)。企业营销能力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15、0.17、0.08。
创新基础设施(100%),包括信息网络设施建设(0.09)、管理信息能力(0.37)、数据信息的质量(0.37)、创新型产业集群(0.16)。创新基础设施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下的影响权重分别是0.06、0.06、0.26。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模仿创新阶段,技术投入能力、企业生产能力以及企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有限;在合作创新阶段,研发开发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在自主创新阶段,创新基础设施成为决定性因素。
通过继续使用模糊评价方法,利用上述结果对企业进行测评,以检验是其否足以解释企业在不同技术创新阶段的适用程度,从而准确地确定企业所处的技术创新阶段、特性以及所具备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帮助企业做出与之相对应的正确的技术创新决策。笔者以大连路明企业集团1995年的数据为例,得到以评价集(优,良,中,差)为内容的评价结果:
模仿创新(0.327422,0.231987,0.228292,0.211422)
合作创新(0.270021,0.192813,0.230308,0.306060)
自主创新(0.148596,0.154778,0.297242,0.398129)
据最大隶属度原理,经过布尔格代数(数值最大代表最优,取值为1,其余为0)计算,可知该企业的模仿创新特征为优,同理,该企业具有较差的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特征,也就是说,该企业不具备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也可以判断出该企业在这一阶段应该以模仿创新为主。
用同样方法,通过计算大连路明集团1995年、2000年和2006年的数据,得到如下评价,括号内为评价集(优,良,中,差):
1995年:模仿创新特征(1,0,0,0)合作创新特征(0,0,0,1)、自主创新特征(0,0,0,1)
2000年:模仿创新特征(1,0,0,0)、合作创新特征(1,0,0,0)、自主创新特征(0,0,1,0)
2006年:模仿创新特征(1,0,0,0)、合作创新特征(1,0,0,0)、自主创新特征(0,1,0,0)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在1995年,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处于相对不高的层次,模仿创新特征明显,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特征缺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模仿创新的模式发展。在2000年,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好,企业的模仿创新特征、合作创新特征明显,而自主创新特征也有所进步,这个阶段,企业进行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都相对较为适合,而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相对较为困难,企业的创新模式可以是模仿创新,也可以是合作创新。在2006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好,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特征明显,自主创新特征良好,可以说企业在发展的方式上选择余地很多,既可以采用合作创新,也可以采用条件要求较高的自主创新模式。
(1)模仿创新特征明显阶段。1995年,大连路明集团处于开拓光电子产品的阶段,当时,我国的LED产业的企业都处于行业末端,从事芯片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没有企业涉及到芯片制造、外延片等产业关键环节,因此,路明通过立足自发光材料系列产品,不断向相关联的芯片制造领域拓展、通过模仿创新以培育多种涉及发光材料及利用转换光的技术。
(2)合作创新特征明显阶段。而到2000年,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企业此时模仿创新特征、合作创新特征明显,就是说企业此时如果仍然采用模仿创新也可以进行生产,但是大连路明集团采用了合作创新的模式,通过多种企业的战略行动进一步加速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际上,2003年企业抓住世界光电子产业转移的契机,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惠税收政策,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基地”和“大连光电子产业园”,以吸纳、整合相关企业。依靠这两大园区,路明集团与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产业厂商进行有效合作,既推动了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一系列举动说明路明集团选择了在此时采用合作创新的模式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3)自主创新特征明显阶段。在2006年,通过对企业数据的评价可知,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很好,模仿创新特征、合作创新特征明显,自主创新特征处于良好状态。此时,企业既可以采用合作创新模式,也可以采用最初的模仿创新模式,但这些都将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采用了能够产生更多价值的自主研发创新模式。从实际情况看,此时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自主研发新型LED发光器材,并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样,企业完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也通过这样的演进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选择的计量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以技术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为内容的提升技术创新指标选择方法。笔者以路明集团2000年的统计数据在自主创新的特征(0,0,1,0)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定量的数据以±5%,±10%进行变化,定性的数据以其得分变化来进行分析)。
表1 自主创新特征指标敏感度变化计算结果
从表1可以看到,当技术投入能力增加10%的强度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中的数值减少,而属于良的数值在增加;再将其增加到10%,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良好的层次。这说明,增加企业的投入强度可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特征的提升。同样,其他指标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其提升强度是不同的。并且,从增长的幅度来看,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加技术投入能力指标的10%、研究开发能力指标的10%或增加创新基础设施指标的5%都可以实现大致相同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虽然得到同样的效果,但采用的方式不同,而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选择会消耗企业不同的资源,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