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中学教育是奠定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过去在狭隘的范围内钻研知识的教育方式被不断更新。笔者在长期的调研和教材开发工作中发现,现有的中学选修课程不乏新颖独特、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但也存在不少陈旧的、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因此,中学选修课的教材开发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从而推进中学选修课程的转型升级,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提供丰富准确的教材资源,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开发理念
据了解,现在许多中学的选修课没有专业的固定教材,课堂教学参考以教师编写的课件为主。这就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课件的质量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学生了解程度、计算机技能、备课环境、甚至个人经历都存在很大联系,这无疑使选修课教学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更加重了教师在选修课设置和准备过程中的教学压力。
出版社的教材开发,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宽广而均衡的选修课程,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设计的选修课教材应该保证学科的专业知识准确和前沿信息详细,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共通能力。通过交叉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运用知识的技巧,从广度和深度之间平衡开阔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科学探索者》系列科学教材,在试点工作中深受浙江、上海多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在对《科学探索者》系列与已淘汰的选修课教材对比后发现,选修课教材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调查和计划不够细致周密,往往会出现教材与课堂不适应或完全脱离的尴尬局面。因此,在选修课教材开发过程中,应该量力而行,逐步推出,确保教材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的“双准确”,坚决杜绝“短平快”的开发模式。至少用几年时间里,做好与学校教师的调查沟通工作,制定课程发展计划,实现教材对课程的指引、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
以教材开发逐步推进中学选修课教育,只有学生对课堂自主选择,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有进取心和自觉性。选修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兴趣及能力都尽展所长, 从教材的角度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学生为本,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育人”,服务教育的教材开发工作更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开发理念,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各种终身学习所需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提供各种尽展所长、追求卓越的机会。
完善前期师资准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教材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特别重视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把教师从课程设计、内容组织、教学研究、考试测评等一系列环节中解放出来,给教师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课堂教学。在香港的选修课教育改革中,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特别重视组织相关课程教师的教学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出版社在新选修课教材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同样的方式,保障教师对选修课程与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各课程体系的充分了解和适应。同时,解决中学热门选修课教材选择困难和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也为学校培养一批选修课教学的领导人。
其次,出版社可以尝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利用自身优势,集合政府、学校和企业各方的合力资源优势,整合、善用社会的各项资源,促进选修课堂的创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譬如,参照大学讲座和沙龙的形式,邀请签约作者、科技工作者举办讲座式选修课程,为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创造良好学者的氛围。这将有利于出版社作者与读者群的培养,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学生对社会的深入体验。开发优秀企业或企业家传记类选修教材,充分结合企业实践活动,不仅为企业提供宣传的平台,而且帮助学生提高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度,培养动手能力和职业倾向,为学生尽早适应社会提供教学支持。
定向开发与引进教材,内容淡化文理分科
社会结构的复杂多样,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选修课教材的开发应该突破科技和人文的藩篱,打破艺术和文化的隔离,形成知识学习、共通能力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以学生的兴趣为中,拓展学生知识广度,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材的开发可以从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着手,淡化文理分科,以引导学习和梳理教学体系为主。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高考这支指挥棒决定了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学习范围。而不少学生更期待在中学阶段多了解社会,了解除了高考所学的知识以外内容对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样切实的作用。而定向开发教材的模式将很好的解决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终身教育的衔接,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均衡而基础广博的课程。
首先,定向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热门专业,开发和引进相对应的选修课教材。比如金融、营销、建筑设计等热门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开发,这对学生今后大学志愿的填报,职业生涯的选择和规划,将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据了解,这类选修课的开设,学校非常期待,但对大部分的中学教师来说,存在专业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通过出版社邀请,聘请教材的编写作者或相关专业教授开展校外选修课、网络选修课等,以丰富选修课堂内容和形式,同时实现多元化、国际化的教学目标。
其次,定向开发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帮助学习者培养谋生能力,能够应付基本生活和简单工作的需求。定向加强对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教材的开发。不回避中学生今后必须面对的医药、情感、家庭,甚至育儿等话题,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健康与幸福》系列,参考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开发相适应的教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中学阶段尽早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健康与幸福的生活打下基础。
最后,定向开发兴趣特长类教材,引导中学生健康的艺术修养,休闲方式,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类教材的开发更需慎重,重视学生直接探索、思索、研究过程,从而把教材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引导、学习结果的创造和个性化发展方面。
建立多元互通的教材体系
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中学的必修、选修课程相互关联度低,只有在高三面对高考时,才会出现部分综合性的试题。开发和引进多元化的、各学科紧密联系、涵盖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性向的书面引导,让学生全方位的学习;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生活化的资料;鼓励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不断共同学习开发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提升选修课教材的学习效能。
参考香港中学选修课程的建设过程,多元互通的选修课教材的开发与引进,应该采取开放式的课程架构,选取切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材料;灵活地运用自身资源组织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整体而连贯地设计学习计划,以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实际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社会培育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以教材开发促进中学选修课程转型升级,实现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出版社服务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目标的体现。选修课教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逐步推进各类选修课课程的梳理、教材选题规划、教材开发的工作是长期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国内中学教育的现实状况,借鉴国外教材开发与发展的宝贵经验,取其精华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中学选修课程教材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系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