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煜
摘 要: 演出场地的使用和管理关键在于制度和人才。本文对三种不同性质的演出场地的使用和管理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总结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使用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演出场地 公领域场地 私领域部分 行政法人化
文艺演出场地的使用与管理对演出效果及节目整体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演出场地而言,从经费来源上存在三种形式:一是公领域,二是私领域,三是行政法人化的管理模式。这三种形式的演出场地根据其具体特点在使用和管理措施上存在一些差别,具体如下。
一、公领域场地的使用与管理
所谓公领域演出场地主要是指由政府承担费用的演出场地。这些场地费用全部由政府预算承担,或者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免费向演出单位开放的一些场馆,例如地方政府兴建的文艺观、体育馆、大型露天广场等。这些演出场地往往都是一些多功能场馆,在这些场馆内演出的节目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综合性晚会、演唱会、专业演出等,几乎涵盖所有表演艺术类别。因此,在对这些演出场地的使用管理中尤其应当注重舞台技术的综合性,既要符合公益性质,又要符合各种商业演出的技术要求。通常在我国这类公领域演出场地管理中舞台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别,管理人员编制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也没有规范[1]。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拥有可容纳1000人的大型专业剧场,但是复杂管理与维护这一场地的人员编制只有两人,他们必须对舞台设备、灯光、音响等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并且在演出进行时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工作量大、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场地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不利影响因素。除了这些技术岗位的工作外,这些维护人员还要兼任场地租用、设备采购及申请教学使用等多种管理职务。
二、私领域部分的演出场地
所谓私领域的演出场地就是指由私人出资兴建,并进行管理的演出场地,在这方面我国不乏成功案例,就全国范围看影响比较大的如刘老根大舞台。刘老根大舞台是本山传媒旗下的全国连锁剧场,功能齐全,规模庞大,而且对于舞台的设备投入与管理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为东北二人转的顺利演出提供了强大的后台。与公领域的演出场地不同,这种私人出资兴建的演出场地都是自负盈亏,而且为了保证这些演出场地正常运转和增值目的,一般这些私领域的演出场地功能都十分完善,能够承接各种不同性质的演出。在人员编制与设备技术维护管理上与公领域演出场地存在很大不同[2]。因为它是属于市场化运作的,所以这些在市场上招聘而来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另外,还有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处于人力资源与演出场地之间的关系。企业化运作是私领域演出场地管理的主要模式。
这种性质的演出场地除了个人投资兴建这一模式之外,一般在一些私立学校的多功能艺术馆、体育馆也普遍存在,隶属学校的一个部门,其建设的初衷大部分是满足正常的教学和学生集会的需要。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学校将自己的这种场馆对外开放,盘活资源、增加收入。这些场馆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针对学生和教学需要建立的演出场地功能不完善、前后台组织不够完整、灯光照明效果不好、音响设备不够专业等,但是也有组织水平较好的私人演出场地。总之,私领域演出场地的专业性较高,尤其是自我国文化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开展以来,各地文化观都在积极探索演出场地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有的甚至将原有的公领域演出场地直接承包给企业经验。企业在场地建设与维护、运作中投入专业的技术、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这些演出场地的质量和效率,但是这种完善的演出服务导致费用成本较高。
三、行政法人化的演出场地管理
所谓行政法人化管理就是针对一些演出场地长期闲置或者经营不善的情况,由政府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承包给相关企业进行维护与运作,从而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这一文化资源盘活。这种管理方式不但降低了政府运营和维护这些演出场地的成本,而且最大限度地改变了这些场地长期闲置、效益不好的现象。在没有改革之前,这些演出场地的管理模式大多呆板、僵化、编制人员过多,工作效率不高,且维护成本较高。例如一个地市级的文化馆大多配备专业的灯光管理人员,而且同一岗位可能同时由多人任职,人员闲置现象比较明显。而且,这类艺术馆的人员编制经常超出标准,人员负担是造成这些演出场地长期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3]。针对这种现象,在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的制度组织和调配这些人员与场地设备之间的关系。让那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场地存活下来,而那些竞争力不足的小型演出场地则主动突出市场。
在这类性质的演出场地管理中,各类技术人员都实行聘用制,并用企业管理的方式考核激励。人员的收入与场地的效益直接挂钩。这样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会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演出场地建设和维护上,应用这种机制大大提高了演出场地的水平。例如改制后的无锡文化艺术馆大型机器设备的数量较多,为了维护与操作这些设备,原来无锡市文化局都是从事业单位内部调配人员负责。但是这些人员大多是非专业出身,技术和经验都无法驾驭这些设备。与演出团体发生摩擦的现象层出不穷,但是自市场化改革以后,承包企业对其进行了系统改革,裁撤了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对招聘行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员进行了维护和运营,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扭亏为盈。
参考文献:
[1]陈伟亮,李智尧,朱雪夫.博览广场的舞美创意设计与实施概况[J].演艺科技,2010(S1).
[2]王千桂.与公众互融之展演结合空间感受2010上海世博会戏剧体验情结[J].上海戏剧,2010(09).
[3]钱威,顾志浩.LED灯具在上海世博会演出场地的应用[J].演艺科技,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