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设置与苏中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探究

2014-08-30 19:38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适应性产业发展

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

摘 要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苏中三市产业比重和发展差异;在讨论苏中高职专业按大类的结构分布、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产业的适应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产业发展;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14-04

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本文以苏中区域高职教育为例,探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布局与区域产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性的对策及路径。

一、苏中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一)苏中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苏南、苏中和苏北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梯度差异较明显的三个区域。苏南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展期,是江苏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辐射和拉动苏北和苏中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苏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相对较弱,距上海等经济中心相对较远,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苏中三市沿长江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经济发展介于苏南和苏北之间,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近年来苏中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出现第一产业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结构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态势。如表1所示,2009~2012年,苏中GDP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平均增长达到12.19%,与苏南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但低于苏北年均12.60%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苏南和苏北相比,在近四年的产业结构布局中,苏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年均达54.65%,超过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稳步上升,年均增长18.6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近四年占比均在7%以上。苏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格局具有沿海发展地区“二三一”排序的典型特色。

(二)苏中区域内产业结构特点及发展差异

苏中区域内部三市中,南通经济实力最强,泰州、扬州紧随其后。南通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又有沿江及沿海区位优势,凭借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际战略在南通汇聚,南通经济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在苏中一枝独秀,2012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8亿元。泰州市是传统制造业城市,“十一五”期间形成了医药、机电、化工和船舶四大产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财政总收入等指标优于扬州,2012年,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702亿元。扬州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制造业、纺织服装、玩具及旅游用品、食品制造是其传统产业,目前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为支柱产业,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933亿元。研究发现,苏中区域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同构性”特征,只是比重和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苏中三市近年来将船舶等制造业均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但目前又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因此,苏中要坚持错位发展,促进特色发展,避免产业结构同质化,从根本上改变苏中制造业GDP构成中层次偏低的产品比重较大的格局。

(三)苏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表2为苏中2009~2012年就业产业结构数据资料,表明2009年以来社会劳动力进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而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则不断上升。2011年与2009年相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了20万人和19.5万人。但2012年出现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反常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受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出现以从事低技能工作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返乡潮。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职业培训和帮助农民工掌握新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等,是解决苏中就业结构部分失衡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苏中高职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切性分析

(一)苏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概况

截至2012年底,苏中高职院校共11所,其中南通5所,扬州3所,泰州3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数的14.6%。2012年,共设有17个专业大类,54个二级专业类,189个专业,445个专业点,具体见表3。目前经核准的江苏省目录内外招生专业共分为19个大类,79个二级类、606种专业[1],苏中地区专业大类、二级类和专业种类的覆盖率分别为89.5%、69.6%和31.2%。

(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与存在问题分析

苏中高职院校一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具有较好适应性,三所国示(骨干)院校各自拥有一批行业特色鲜明、专业优势凸显、在全国有影响的专业群。但苏中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总体上还存在偏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还亟待提高。

1.专业覆盖面不广,专业分布不够均衡

按专业大类划分的统计数据,苏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农林牧渔、文化教育、财经、交通运输和制造大类;专业点分布前5位的是财经大类65个专业、制造大类64个专业、土建大类47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42个专业、文化教育大类45个专业。装备制造业是苏中传统优势产业,但苏中高职与制造业相关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覆盖面偏窄。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验技术等专业,是船舶制造和压力容器生产等苏中支柱产业急需的专业,但苏中仅南通高职院校设有1个专业点,远远不能满足地区产业的发展要求。

2.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偏离

2012年,苏中农林牧渔等一产专业设置比例为11.11%,专业点比例为5.84%;土建、制造、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二产专业设置比例为35.44%,专业点比例为38.2%;财经、艺术设计、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和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设置比例为53.45%,专业点比例为55.96%。与苏中当年一、二、三次产业比重7.0∶53.0∶40.0相比,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适应性较好;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专业点比例与对应的二、三产业比例不够吻合,且存在较大偏离,不符合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特点。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苏中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已形成对苏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容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供大于求,导致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3.区域内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的不平衡性

由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原因,苏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也存在某种不平衡。苏中三市中,南通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优于扬、泰二市,南通高职教育发展质态在苏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如根据表3对苏中三市专业产业结构分析,南通高职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5∶44.14∶51.35,与扬州和泰州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分别为3.0∶39.0∶58.0和18.37∶24.99∶57.14相比,南通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偏离度最小,专业产业结构较合理。泰州二次产业专业比重最低,仅为24.99%,未能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扬州三所高职院校中,三产专业为主体的院校就有2所,故三次产业专业比重在苏中最高,由于扬州高职院校行业特色尚不鲜明,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专业重复设置情况也较突出,专业重复率达100%的就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10个专业。

三、提升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对策措施

(一)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2]

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南通市重点建设沿江和沿海产业带,以此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此,南通高职院校应围绕南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以制造、生化、交通运输等大类专业为发展重点,重点建设船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等专业。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以汽车类、能源类和电子信息等二级专业为专业开发重点。泰州市是江苏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围绕医药名城建设和机电、化工、船舶等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信息和药品营销等专业。

(二)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3],使苏中高职专业结构适应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泰州和扬州高职院校要着重加大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改变制造类专业主要开设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三产专业主要开设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热门专业的格局,解决专业重复率偏高的问题。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覆盖面。

(三)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努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打造特色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加强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并不是要求每所院校都办成专业设置的“大而全”[4]。因此,各院校应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大而全”。特色专业建设既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实训设备资源,依托本校已有的优势学科、师资条件和长期积淀,更要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行业新技术发展,保持与区域主导产业和产业群的契合度,遴选出一批办学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进行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发挥现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近专业的发展,构建对区域经济产业链起支撑作用的专业群,形成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07-110.

[3]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0X):28-29.

[4]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4):97-100.

2012年,苏中农林牧渔等一产专业设置比例为11.11%,专业点比例为5.84%;土建、制造、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二产专业设置比例为35.44%,专业点比例为38.2%;财经、艺术设计、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和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设置比例为53.45%,专业点比例为55.96%。与苏中当年一、二、三次产业比重7.0∶53.0∶40.0相比,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适应性较好;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专业点比例与对应的二、三产业比例不够吻合,且存在较大偏离,不符合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特点。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苏中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已形成对苏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容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供大于求,导致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3.区域内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的不平衡性

由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原因,苏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也存在某种不平衡。苏中三市中,南通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优于扬、泰二市,南通高职教育发展质态在苏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如根据表3对苏中三市专业产业结构分析,南通高职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5∶44.14∶51.35,与扬州和泰州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分别为3.0∶39.0∶58.0和18.37∶24.99∶57.14相比,南通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偏离度最小,专业产业结构较合理。泰州二次产业专业比重最低,仅为24.99%,未能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扬州三所高职院校中,三产专业为主体的院校就有2所,故三次产业专业比重在苏中最高,由于扬州高职院校行业特色尚不鲜明,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专业重复设置情况也较突出,专业重复率达100%的就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10个专业。

三、提升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对策措施

(一)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2]

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南通市重点建设沿江和沿海产业带,以此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此,南通高职院校应围绕南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以制造、生化、交通运输等大类专业为发展重点,重点建设船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等专业。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以汽车类、能源类和电子信息等二级专业为专业开发重点。泰州市是江苏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围绕医药名城建设和机电、化工、船舶等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信息和药品营销等专业。

(二)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3],使苏中高职专业结构适应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泰州和扬州高职院校要着重加大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改变制造类专业主要开设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三产专业主要开设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热门专业的格局,解决专业重复率偏高的问题。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覆盖面。

(三)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努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打造特色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加强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并不是要求每所院校都办成专业设置的“大而全”[4]。因此,各院校应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大而全”。特色专业建设既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实训设备资源,依托本校已有的优势学科、师资条件和长期积淀,更要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行业新技术发展,保持与区域主导产业和产业群的契合度,遴选出一批办学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进行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发挥现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近专业的发展,构建对区域经济产业链起支撑作用的专业群,形成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07-110.

[3]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0X):28-29.

[4]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4):97-100.

2012年,苏中农林牧渔等一产专业设置比例为11.11%,专业点比例为5.84%;土建、制造、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二产专业设置比例为35.44%,专业点比例为38.2%;财经、艺术设计、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和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设置比例为53.45%,专业点比例为55.96%。与苏中当年一、二、三次产业比重7.0∶53.0∶40.0相比,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适应性较好;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专业点比例与对应的二、三产业比例不够吻合,且存在较大偏离,不符合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特点。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苏中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已形成对苏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容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供大于求,导致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3.区域内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的不平衡性

由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原因,苏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也存在某种不平衡。苏中三市中,南通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优于扬、泰二市,南通高职教育发展质态在苏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如根据表3对苏中三市专业产业结构分析,南通高职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5∶44.14∶51.35,与扬州和泰州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分别为3.0∶39.0∶58.0和18.37∶24.99∶57.14相比,南通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偏离度最小,专业产业结构较合理。泰州二次产业专业比重最低,仅为24.99%,未能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扬州三所高职院校中,三产专业为主体的院校就有2所,故三次产业专业比重在苏中最高,由于扬州高职院校行业特色尚不鲜明,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专业重复设置情况也较突出,专业重复率达100%的就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10个专业。

三、提升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对策措施

(一)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2]

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南通市重点建设沿江和沿海产业带,以此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此,南通高职院校应围绕南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以制造、生化、交通运输等大类专业为发展重点,重点建设船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渔业等专业。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以汽车类、能源类和电子信息等二级专业为专业开发重点。泰州市是江苏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围绕医药名城建设和机电、化工、船舶等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信息和药品营销等专业。

(二)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3],使苏中高职专业结构适应苏中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泰州和扬州高职院校要着重加大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改变制造类专业主要开设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三产专业主要开设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热门专业的格局,解决专业重复率偏高的问题。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覆盖面。

(三)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努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打造特色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加强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并不是要求每所院校都办成专业设置的“大而全”[4]。因此,各院校应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大而全”。特色专业建设既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实训设备资源,依托本校已有的优势学科、师资条件和长期积淀,更要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行业新技术发展,保持与区域主导产业和产业群的契合度,遴选出一批办学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进行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发挥现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近专业的发展,构建对区域经济产业链起支撑作用的专业群,形成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07-110.

[3]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0X):28-29.

[4]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4):97-100.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适应性产业发展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