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的中国新诗呈现出了语言上的新特点,本文从哲学命题的方式支持了诗性知识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是对知识类型的新发展。通过对舍勒、福柯、曼海姆、贝尔和贝克等社会学家的理论引用总结出了词语、语言、认知方式和意识与思维四种视角,本文对诗性知识的特征进行了归纳。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分析,本文对诗性知识的社会背景、意义转向和现实境遇进行了论述。从个体化、脆弱性和裂变式发展来预测了当代中国诗性知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诗;知识社会学;诗性知识;反知识
中图分类号:I207
诗歌有没有社会功能,回答是肯定的,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就曾在博客上撰文强调诗歌对社会的批判,这就引发了我们如何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诗歌的问题。但是纯粹意义上的社会学界的诗学研究并不多见。耿占春曾把诗歌和社会学之间的矛盾关系置于学科的层次进行过探讨。他指出,对诗歌的社会学式的批评指出了诗歌“潜在的危害性”,对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1]朱国华对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将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置于中国文化生产领域的语境中,围绕布迪厄对于艺术祛魅、艺术自主性的论述, 其理论的跨语境效用,以及社会学诗学的理论盲点,集中进行一番批判性审理。[2]朱国华在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首次把具体的社会学理论运用于诗歌的研究中,从布迪厄的“文化场域”来探讨现代诗本土化发展路径,提出的批评意见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3]邱运华对托洛茨基的社会学诗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托洛茨基的文学社会学观点加以细致研究区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文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二、文学研究的阶级意识;三、强烈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趋向。[4]
这些研究已经开始深入挖掘社会学理论在诗学上的解释力,但是视野局限于单个理论,不能结合多重理论来分析现实境况,也降低了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当前的学术研究的状况使知识社会学视野在诗歌本土化研究当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着眼于知识社会学,就社会学视阈内的中国新诗进行一番考察。
一、知识分类中的诗性知识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知识是一切形式的文化成果。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知识与社会或者文化中其他存在因素之间的关系。诗是一种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写作形式。文字是知识的载体,从广义来说诗歌也可归为知识的一种。诗歌作为知识,便不能不联系到知识社会学这一门兼有语言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的社会学分支。套用一个哲学的命题来对诗与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命题A1:花是红的。
命题A2:花是美的。
命题B1:人是美的。
命题B2:人是红的。
上述命题中命题A1对描述花的颜色是简单的意识反映,是物理学的知识。命题A2对花的视觉判断,是艺术学的知识。命题B1对人的伦理判断,是伦理学的知识,而命题B2将用物的自然属性来描述社会属性的人,这种形式上的不对称形成了语言的反思和诗歌的意境。或者也可以把诗歌命名为一种诗性知识。这里我们先讨论广义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社会学家视阈里的知识。
知识社会学往往强调知识的社会性,也就是将知识看作秩序的来源,人类学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甚至提出现实世界是建构在语言习惯之上的假设。我们可以从许多有哲学背景的社会学家身上看到很多来自对知识的秩序思辨的见解。事实上,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本来就没有多少数理统计的实证研究,都是从类型学的视角进行阐发,而知识的分类是知识研究的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分为实践的知识、制作的知识和思辨知识。他特别将诗歌作为制作的知识的例子,而他指明制作知识的任务是制造,目的是展现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不过此时,他没有区分科学与知识,他认为知识就是科学,或者这里的知识是狭义的知识——真理。[5]231法国学者洛克列出了知识的等级体系,分别是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这里直观的知识代表真理,这里我们仍然找不到诗歌的定位。知识社会学的开山始祖舍勒则将知识分为神话知识、宗教知识、哲学-形而上学知识、技术知识等七种知识类型。[6]156这一分类开始从现实社会中寻找根据,但是诗歌恰凌驾于现实之上,也就是说诗歌既有神话、宗教、哲学、技术等知识,又有不被分类包含的物的知识。利奥塔主要针对科学知识提出了叙事知识的概念,以代表日常生活知识。这一点在诗歌作为知识的组织与科学知识的生产之间的区别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但是这只是知识界把目光转向生活的一种体现,也不能完全代表诗歌。虽然诗歌主要来自于生活,但是很大程度上嵌套了来自于科学的知识。以上的论述往往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分割知识,那么我们要尝试基于诗歌的立场来区分知识。
在本文中提出的知识则是物理知识、艺术知识、伦理知识和诗性知识,还需要加诸一种社会知识,那就是在这里呈现的四个命题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知识,它是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知识,是人为了进行沟通而衍生的产品,即表达知识。事实上,诗性知识也并不是自古就有,而是现代性的产物,中国的古体诗就只能算是表达知识,即通过修饰手法和白描来传递信息。所以本文提出了五种知识。这里物理知识囊括了物的一切机理,包括化学、力学宇宙、天文等门类。艺术是视觉的知识,是一种物的存在对人感觉上产生的某种情绪的知识。伦理知识是事物或现象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规范的评价。当然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诗性知识。
二、作为反知识的诗性知识
在以往的研究中,诗性知识并没有被提及,所以我们先从以往对知识的评价中来获得我们对知识的见解,以再次旁证诗性知识的特殊性。或者这样解释,诗歌自然是一种知识,我们可以从学者们无所不包的知识的讨论中来获得对诗性知识的辩证认识。社会学大体上探讨了知识的四种视角:(1)词语;(2)语言;(3)认知方式;(4)意识与思维。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讨论诗性知识。
社会思想家福柯主张从词语的角度来观察语言的流变来管窥社会现实的变异,他甚至创立了“知识考古”一词专门指代他的话语实践研究。福柯认为知识是世界观的反映,他从词语与物的关系中阐述了他的知识型理论。知识型理论中他区分了四种知识型,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词与物统一的知识型、17到18世纪的用词的秩序表现物的知识型、19 世纪的用词的秩序再现人对物的秩序知识型和现代的词与物的分离的知识型。[7]256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词语系统走向独立的历史。无独有偶,法国社会学家在“模拟社会”的论述中同时指出,符号系统的独立使得社会被拟象物控制,这难免有些悲观。不过我们需要承认词语已经走向某种独立,或者脱离事实、脱离客观,但是它仍然来自于现实。就像鬼神之说,仍然在人类的掌控之中。诗歌以词语的形式表现,词语开始独立为一个系统,它仍然是诗人的创造物,或者某种意义上是出版的创造物而已。以词语表现的诗性知识只是一种呈现,而这种特殊的呈现或许惊世骇俗,这恰是诗歌作为自由表达的体现。当代的诗歌词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挑战词语秩序的倾向,诗歌内容里大谈性爱、死亡、存在的逻辑等等,而这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极力想要避免的话题。
词语同时作为一种语言,它与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联系。语言社会学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语言的知识是如何反应社会现实的。语言社会学从不同社会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的角度来开展的社会学研究,而诗性知识之间体现的语言的差异,即使有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甚至成长历程都会影响到诗人的诗歌写作,但是这些差异往往是无规律地随意的,因为诗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随意的创作,而且来自于外部的借鉴对诗歌语言的获取也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没有确证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诗歌语言的自由性,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因为如果诗歌语言是一个公式或者规律的话,那么诗歌创作早就走向了死亡。
知识被看作是脱离于身体的话,自然就需要主动去获取,这就是认知。现象学社会学等派别倾向把世界认为是一个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使得知识获得意义,那样也可以说这个分类的系统就是知识,需要去内化这个分类系统形成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可以说诗歌区别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也是某种分类系统的内容。这里借用哈贝马斯关于共同知识的论述,诗人自然有一种自然知识,这来自于诗人对自己和对诗歌的界定和感受,当然也会存在相异的知识。这里的讨论主要是知识是人的产物还是独立于人存在的,而我认为是前者,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体现为一种事后解释,事后解释源自于我们时间的一维性,这里就必须要提出,事后解释的缺点——不确定性和多种解释。而诗歌则是一种创作中的知识,恰和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相符。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被创造的知识,而不是在事物发生之后做出的解释。
当然基于人思维的稳定性,知识的稳定性与其同期的稳定性被一部分人质疑是否存在关联,而我以为这种关联更像是一种虚假关系。卡尔·曼海姆承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开展他的批判,他指出思想认识的发展并不遵循自身的逻辑规律。在诗歌方面这一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很多时候诗人恰是正不断尝试着突破被别人称之为思维惯性的意识形态,他们的文字和思想来往于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国度,甚至没有国家民族的界限。这是对现存分类系统的某种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又是遵循诗歌的原则和逻辑的,诗歌总是有一种模糊的创作逻辑,诗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逻辑,因为那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只存在诗歌的意向和诗人的脑子里。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到诗性知识的几个特点:(1)诗性知识是一个词语的自成系统,它是诗人个人的创造物,是某种模糊的诗歌逻辑指导下的产品;(2)诗性知识是一种自由的象征,它们是用来表达情绪和体悟,这种表达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3)诗性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是以诗歌为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特殊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中包含一种内在的价值;(4)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创造的知识,而区别于一般的事后解释,从而避免了事后解释的人的价值型的扭曲;(5)正是因为与事后解释的价值改造的其他知识的区别,使得诗性知识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反知识,这种“反知识”是反对那些违背诗歌模糊逻辑的现实,诗歌在当代文学发展的流变中获得了这种“反知识”的自我认同;(6)诗性知识是现实秩序的一种有益补充,这种“反知识”存在着某种正功能,即充实知识类型,丰富视野和传递思想等功能。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性知识
1.诗性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虽然说诗性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塑造,这些则可以从社会环境来讨论。事实上,新诗是现代性的产物,至少在中国是如此。所以为了区别于古体诗,取名为现代诗。这种现代性却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较早地观察到了一种区别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的新的类型,他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五个预测中已经被证实或者正在被证实,除了一点——他所认为的社会的中轴:理论知识。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知识会处于中性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这一论断难免有些理想主义,毕竟社会还在人类的手里,但是他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先河。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关于第二现代性的研究对理解知识有一个较好的借鉴作用。他把区别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命名为自反现代性,意指一种自己反对自己的现代性。[7]284而中国的新诗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传统的知识秩序在造反。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形式(连接的/闭合的);目的;设定;等级制;控制/逻各斯;艺术对象/完成的作品;距离;创造/总体化;综合;在场;集中;种类/界限;范式;从属关系;隐喻;选择;根/深度;解释/解读;所指;可读的(读者的);叙事/宏大历史;主代码;症状;生殖的/阳物的;妄想狂;发端/原因;形而上学;确定性;超越。
后现代主义 怪诞幻想作品/达达派;反形式(分离的/开放的);游戏;随机;混乱;枯竭/沉默;过程/表演/发生;参与;逆创造/解构;对立不在场;弥散;文本/互文本;组合;并列关系;转喻;结合;根茎/表面;反对解释/误读;能指;可写的(作者的);反叙事/狭小历史;个人习语;欲望;多形的/兼两性的;精神分裂症;差异—延迟/痕迹;反语;不确定性;固有。
伊哈布·哈桑就在《走向后现代文学》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做出了阐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强烈对比,我们不得不醒悟,原来文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象征主义走向了怪诞,从形式的走向反形式的,从等级制的走向混乱的,从创造走向了结构等等。[8]174后现代主义似乎已经打乱了我们对秩序井然的文学作品的印象,而中国诗坛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等也无一不是一种尝试。所幸的是,任何文学的尝试都没有对错。
2.诗性知识的意义转向和现实境遇
古体诗所要求的平仄和对仗,在自由主义浪潮中被抛弃。如此诗性知识失去了自我确认的一个标尺。那么诗性知识是如何形成本身的个性,以保持对别的知识的界限的呢?而回答在于意义的深度挖掘。除了对词语的广泛引入,其意义外延也得到很好的拓展。中国新诗写作越发倾向于一种实验——破坏性实验。破坏性实验是常人方法学派创始人加芬克尔创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它的意涵在于通过打破生活秩序来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的。也正如鲁迅曾经提到的那样,一流的文学作品在于毁灭美,从而获得对美的认知,而这就是诗性知识对其意义的建构。一首诗总会有一些破坏秩序的句子,而那些破坏秩序的句子所呈现出来的秩序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古体诗和早期的朦胧诗中的词语一定是人或者物,而现代诗中的词语开始涵括一些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克姆提出的用以指代那些外在于人的社会之物,例如制度、现象和结构。现代诗为表现的诗性知识则是一盘散沙式的表现,任何只要能够想到的、写出来的词汇都可以用来放进诗里,而且加诸一种社会意涵,使之成为新的意义的代名词。
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定义,诗性知识的生产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体应当获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但是,以破坏秩序为特色的诗性知识被称为非主流,这种破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被接受。这就使得诗性知识生产虽然成为了产业,却少有收入。
诗性知识的生产者难以从生产中获得与其付出对等的回报,诗人不再与诗性知识亲近,而转而生产一种近乎谄媚的伪诗性知识,这里的“伪”体现在情感的职业化上。一个诗人在观潮时赞美大海,这是真实的感情,而他赞美一个观潮景点的时候就显得他感情失去了标的。资本的社会运作使得诗性知识的生产也不再那么纯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所把控的诗歌出版使得诗性知识产出质量降低。
四、诗性知识的走向
诗性知识是现代性的产物,而现代性一直在变化。荷兰学者贺麦晓就曾就中国早期新诗的现代性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了早期新诗在形式、内容和和语言方面的变化的现代性表征。这是新诗从古体诗中走出的第一次裂变。林铁在其对90年代现代诗的研究中指出,1990 年代诗歌的转向实际上就是诗歌内部的自我反思。[9]从新诗出现到90年代,虽然社会变迁迅速,但事实上,诗歌仍然在追求自我解放,仍然是在形式、内容和语言方面的革新。而新世纪以来,诗歌呈现出一种新的现象,即所指诗性知识,其中既有自由和异化的世界,又有杂乱的词语秩序。结合当代中国新诗写作和发展不难看出,诗性知识正在形成并逐渐改变中国新诗写作。如果说要给中国诗歌的发展定下一个脉络,就不难得出格律诗、第一现代性下的新诗萌芽、第二现代性下的诗性知识三个发展形态。而当代诗性知识的走向则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个体化。正如贝克指出的那样,第二现代性作为一种自反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就是个体化,这种个体化既非个人主义,也不是个性化,而是表现为个人生活的承诺和关系网的强迫性。诗性知识的个体化则是表明共同标准与个人标准的共存。诗的共同标准若称为“诗理”的话,那么个人标准则是对“诗理”的个性化,个性化是这一整个时代的个性化,即后现代的任一表征都可能在这里体现出来。
第二、脆弱性。诗性知识对传统词语秩序的破坏和重构让读者难以接受,这就使得诗性知识只能在少数“懂行”的人中间。一方面,面向市场的出版业无法承受传播诗性知识的亏损,这又使得私人出版物开始流行。民间刊物、内部刊物开始成为诗性知识的阵地。继而诗性知识的生产者开始形成圈子,但是自身又投入到与诗性知识生产无关的行业中去,使得当代新诗的传播变得相当脆弱。另一方面,资本开始运作到诗性知识的产出和传播过程中来,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开始进入诗性知识产出领域,而使得诗性知识功利化。[10]社会资本主要是运用于诗性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人际关系网络开始成为诗性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三、裂变式发展。诗性知识的传播开始与各种媒体相结合。博客、网刊、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都被用来作为诗性知识传播。每一种传播途径又会引发相应的内容、形式和语言本身的裂变。这种裂变式的发展是迅速的,悄无声息之中完成的。通过这种方式,诗性知识必将走向一种更极端,这种极端是将会作为对意义表达的新探索而在文学史上闪耀。
参考文献:
[1]耿占春.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J].文学评论,2005,(3).
[2]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7,(3).
[3]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邱运华.论托洛茨基的社会学诗学理论—兼及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派问题[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10).
[5](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东方出版社,2001.
[6](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华夏出版社,2000.
[7]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美)史蒂文·康纳.后现代文化—当代理论导引[M].商务印书馆,2002.
[9]林铁.审美之维:当代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转向[J].文艺理论研究,2007,(5).
[10]朱慧劼.诗歌与社会学分歧的消解与关系架构——兼议诗歌与诗人的社会属性[J].星星·诗歌理论,2013,(10).
作者简介:朱慧劼,(1991—),安徽宿松人,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责任编辑:杨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