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就四川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办法专访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
本刊记者 周淼葭 潘兴扬
6月27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下简称《考核办法》)。《考核办法》选取16个指标对四川省183个县(市、区)进行年度考核,并一改以往“一刀切”的考核方法,将所有县(市、区)划分为市辖区、重点开发区县、农产品主产区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四个类区,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实行分类赋权、分类考核,相应地在指标考核权重上予以区分,并按照全省拉通排名和类区分类排名相结合的办法选取确定“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为此,《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专访了四川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考核办法》出台背景、相关内容等情况。
激发县域竞相追赶新动能
四川省幅员广阔,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差异较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现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四川省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仍然是兴省之要。为更好地体现四川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三大发展战略”,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夯实底部基础的战略取向,极有必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考核办法,重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也提出,要“建立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四川省对县域经济的评价考核种类较多,有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的“十强县”评比,有评价落实生态保护政策的生态县建设考核,有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考核,还有评价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县激励奖励等。虽然各自都在其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是整体协调性较差,政策信号比较零乱,不利于发挥考核机制的整体效应。
对县域经济实施考核,旨在激发县域经济竞相追赶、跨越发展的新动能,促进全省经济形成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联动互助发展的生动局面。而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就是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只是“一刀切”,只按照某一种考核办法,必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各地的优势,因此可说分类考核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可让县域经济走上了一条更好更良性的发展之路。
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类型差异
此次考核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行综合分类考核,既要体现不同类别县的发展取向和发展重点,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类型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差异,还要激发经济弱小县发展积极性。因此,按照全省拉通排名和类区分类排名相结合的办法选取确定“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体现了县域差异与多层次激励相结合。如此,使不同基础、特点、发展取向的县域有了可比性,既保证了考核结果的科学性,也使先进县(市、区)对于同类县域具有更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考核办法》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三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类考核,以发展质量、速度和成果共享为考核重点,设置了16项考核指标。在权重赋予上,既体现各项指标相对均衡,又对更能体现该类区发展取向和发展重点的指标赋予较高权重。为鼓励加快发展,对各项指标的总量和速度按45%:55%分配权重,导向明显。
在发展成效方面,选取体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加快发展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城镇化率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等8项指标,综合反映县域发展成效。
在发展质量方面,则选取控制发展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空气环境质量指数等4项指标,考核发展质量。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
在发展目的方面,选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全面小康目标、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等4项指标,且4项指标在四类区县中都保持较高的权重,表明发展成果共享依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出发点,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全民小康的目标。
历经10个月反复论证
新的县域经济考核办法从起草论证到最后由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经历了10个月的时间,多次征求市县和省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在今年5月10日召开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考核办法》初稿印发给四川省21个市州和183个县区的党政主要领导人,以征求更为广泛和专业的意见。在立足四川省实际情况、考虑不同诉求、反复试算求证的基础上,确定了考核办法的最终指标和权重。
从表彰的35个“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来看,不同基础、特点和发展取向的县都有入围,既有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县,也有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县,既有重点开发区县,也有重点生态功能开发区县,体现了县域差异与多层次激励相结合,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考核理念。
《考核办法》中划分的4个类区考核各有侧重。对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县而言,经济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重点考核的7个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指标,权重达50%;对农产品主产区县,经济指标权重虽然达到45%,但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粮食总产量及增速两项指标上;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重点考核贫困人口变化率,森林覆盖率两项指标,引导发展生态建设和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