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会+王庆华
一、听故事识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小故事,看谁最会听,最会看。(音乐响起,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中间适时出示生字卡片。)
【评析: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选用故事导入法,同时提出“听”和“看”的比赛。话虽然不多,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师:同学们听得仔细,看得专心。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8课《称赞》。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称”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尔”,咱们在《称象》一课中见过这个字。“赞”上面有两个“先”,第一个蜷起腿来给第二个让让地方。懂得礼让,就会受到称赞。
【评析:教师从板书课题开始就紧紧扣住识字写字教学用力,是有心之举。更可贵的是寓德育于识字写字教学之中,自然得体,浑然天成,值得称赞。】
师:来,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谁听清楚了,在故事里谁称赞了谁?
生:是小刺猬称赞了小獾。
师:哦,还有吗?
生:还有小獾称赞了小刺猬。
师:用上“也”,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小刺猬称赞了小獾,小獾也称赞了小刺猬。
师:请你也说一遍。
生:小刺猬称赞了小獾,小獾也称赞了小刺猬。
师:你说得很好,你说得也很好!这就叫作“互相称赞”。
【评析:引领学生理清故事内容的同时,进行了句式说话训练。教师信手拈来,显示出教学机智。】
师:来,快看,谁来了?
生:小刺猬。
师:他是谁?
生:小獾。
师:他俩也特别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见面,可是你看,他俩的名字争先恐后地跑都乱了。哪个小朋友上台来摆一摆,贴一贴?(一生上台)其他同学认真看,如果他摆对了,咱们就用热烈的掌声称赞他。(生摆放名字卡片,摆得很对,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在用掌声称赞你呢!摆得这么好,能不能领着大家读一读啊?
生:小刺猬。
生(齐):小刺猬。
生:小獾。
生(齐):小獾。
师:这位同学不仅摆得对,还注意了“猬”在这里要读作轻声。那你知道它单独出现的时候怎么读吗?(拿起“猬”的字卡)
生:wèi。
师:对,发音响亮!它单独出现的时候读wèi,四声。一起读。
生(齐):wèi。
师:当它和“刺”连在一起的时候,就要读成轻声。
生(齐):刺猬。
师:来,我们和这两位好朋友打打招呼吧!你好,小刺猬!
生(齐):你好,小刺猬!
师:欢迎你,小獾!
生(齐):欢迎你,小獾!
【评析: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强化生字记忆于活动中,枯燥的汉字识记变得兴趣盎然,学生乐此不疲。】
二、学习“清晨”部分
师:小獾和小刺猬在课文里等着我们呢!在读课文之前,请大家先看看老师的两点提示:第一,注意小树叶上生字的注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第二,一边读一边想,看看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
师:轻轻打开课本第85页,开始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
师:很多同学读完课文之后,就用自己的坐姿告诉了老师。多好的学习习惯啊!
【评析: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快看,生字苹果树!下面我们做“摘苹果”游戏。我们课前做了预习,又读了课文,仔细看一看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读对一个,就可以帮助小刺猬摘下一个苹果。谁想来摘苹果?来,请你来。大家认真听,她读对了,我们就大声地跟她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赶快捂住嘴。
(一生认读生字,把“糙”cāo读成了zhào。)
师:10个生字,老师还没有教,你就已经认识9个了,你太了不起啦!快送上称赞的掌声吧。(手指“糙”转向全体学生)这个字谁会读?
生: cāo。
生: cāo ,米字旁加“造”,读cāo。
生(齐):cāo。
师:这么多同学都读对了它还不肯下来,是不是在等你啊?请你再来读一读。(还请刚才读错的学生来认读)
生:cāo。(小苹果落下来)
师:谢谢你!帮助小刺猬摘下了最后一个苹果。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啊!谁也想来摘苹果?
(继续做“摘苹果”认读生字游戏,一生把“傍”读成了bàn。)
师:你也非常了不起!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这么多字的吗?
生:我喜欢读书,预习的时候我把生字圈出来读三遍。
师:哦,明白了,爱读书的孩子识字多,会预习的孩子识字多。多会学习的孩子!
师:那这个小苹果留在树上不肯下来,谁来读一读,帮助小刺猬摘下它?来,请你读。
(另一生读)
师:对!“傍”是后鼻韵母,读bànɡ。(示意刚才读错的学生再读一遍)
生:bànɡ。
师:你看,同学们,你认识几个,我认识几个,互相教一教就能读出来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待会儿我们到课文里边去和它们见几面,你就都认识了!
【评析:这段教学,可称为识字教学的典型范例。首先,教者运用“摘苹果”游戏吸引学生眼球。“快看,生字苹果树!下面我们做‘摘苹果游戏。我们课前做了预习,又读了课文,仔细看一看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读对一个,就可以帮助小刺猬摘下一个苹果。”这一引导语,说明教师没有把学生看成零起点,让已经学会的学生顿生成就感。尤其是“10个生字,老师还没有教,你就已经认识9个了,你太了不起啦!快送上称赞的掌声吧!”这一评价语,不但是对学生真诚的肯定和鼓励,而且会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生字。其次,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大家认真听,她读对了,我们就大声地跟她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赶快捂住嘴”的提示语趣味性十足,充满了童趣。】
师:同学们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吗?(环视教室)请你说。
生:粗糙。
师:“我不理解‘粗糙的意思。”注意要把话说完整。还有吗?
生:我不理解“傍晚”是什么意思。
生:我不理解“泄气”的意思。
师:阅读后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你在读书的时候非常会思考。要想解决问题呢,就得用心把课文多读一读。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1至第4自然段吧!
(生自读课文第1至第4自然段)
【评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仅仅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以学定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害怕提问题,愿意提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的科学精神。】
师:刚才有同学说不理解“粗糙”的意思,谁会读一读?
生:粗糙。
师: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这个字读“糙”。“粗”和“糙”都是米字旁,本意都是说米不够精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想一想:做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看图提问题)
师:(对提问题的同学竖起大拇指)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它的确是大家学习的难点。现在伸出你们的小手,摸一摸你坐的板凳面,什么感觉啊?
生:滑滑的。
生:很光滑。
师:是啊,我们的板凳做得很光滑。小獾学做板凳,一开始还不太会做。他做的板凳面摸上去可能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可能会扎手。
师:如果你坐上去,(做坐下的动作和被扎状)哎哟!
生:扎住屁股了!(学生乐了,有的还捂住了嘴。)
师:我们再来仔细看图,(课件出示图画)板凳面的四条边——
生:四条边也不直。
师:再看看板凳腿——
生:板凳腿儿上那个小口开得偏啦!
师:那像这样的小板凳,做得不光滑、不精致,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就叫——
生:粗糙。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仔细观察来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是第一学段理解词语的主要方法。】
师:那好,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
师:小獾正在学做木工,虽然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你看他做得多认真啊。让我们来做小刺猬称赞称赞他吧!谁先来?
生:小獾,你做的板凳真好!
师:你很善良。小獾的板凳明明做得很粗糙,虽然你并没有恶意,但小獾听了会不舒服。我们来看看小刺猬是怎么称赞的。
生(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小刺猬真会讲话!这句话的后面是什么号?
生:感叹号。
师:对呀,感叹号说明多热情啊,该怎么读呢?请你读。
(一生读)
师:称赞别人的时候,我们通常还会加上一个动作——
生:竖起大拇指。
师:对!谁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小獾?
(生竖起大拇指,读得绘声绘色。)
师:小獾听到你的称赞一定高兴极了!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他的样子称赞小獾。
(生齐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真的吗?”现在你们来做小獾,我来做小刺猬,我来称赞称赞你们。“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生(齐):“真的吗?”
师:当然啦!小獾的板凳就是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同学们听课一个比一个认真!你们的笑脸一张比一张漂亮!谁还会用上“一……比一……”说话?
生:一个比一个大。
师:说完整句子,什么一个比一个大?
生:西瓜一个比一个大。
师:好诱人啊!
生:树一棵比一棵壮。
生:星星一个比一个亮。不对,星星一颗比一颗亮。
师:你马上意识到,星星论“颗”不论“个”,你注意到了准确地使用量词,真棒!
生:花儿一朵比一朵红。
生:老师,你写的字一个比一个好。
师:谢谢你的夸奖!小獾的板凳一个比一个好,同学们的发言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评析:教师在引领学生体会怎样恰当地称赞别人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领悟了标点符号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课后“读读写写”的练习,“一……比一……”句式的训练水到渠成。】
三、学习“傍晚”部分
师:得到小刺猬的称赞,小獾干得更起劲了。一晃,太阳快要下山了,这个时间就叫作——
生(齐):傍晚。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傍”这个字读bàng。傍晚的时候,小獾都会做椅子啦!他要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椅子送给小刺猬。那小刺猬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
生(读):小刺猬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
师:你们也有过不好意思的时候吧?
生(纷纷点头):有。
师:别人送你礼物的时候,受到表扬的时候……不好意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呢?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试着读一读。
(生自己练读)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请你读。
(一生读,头微低,连连摆手,读得活灵活现。)
师:刚才她面朝前,大家没有看清她的表情,我请她面向大家再读一次。
(生面向大家表演读毕,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评析:联系生活体会“不好意思”,化有感情朗读之难为易。】
师:那小獾是怎么回答的呢?他在说话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大家读一读这段话,然后通过你的朗读、你的动作、你的表情表达出来。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中小獾回答的话)
师:谁想来读给大家听?请你读。
(一生读小獾说的话)
师:这里有两个儿化音,“有点儿泄气的时候”“一点儿心意”,你再读一读。
(生读)
师:我也想来读一读。让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好!
(师读句子,生仿照老师读的语气再读句子,师指名再读。)
师:“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多诚恳的话语啊!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一边读,还一边做着动作。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掌声鼓励)
师:还有谁想来读一读?来,我请这边的同学。
(一生读小獾的话)
师:我听出来了,这只小獾还特别自豪,都会做椅子了。我们来跟他学读这句话:“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还有谁想读给大家听?请这个小伙子读一读。
(一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对小刺猬充满了感激,感激他让你重新有了自信。是啊,小獾看到自己做工粗糙的板凳时都有点儿泄气了,知道什么叫“泄气”吗?
生:泄气就是没有自信。
师:非常准确!现在同桌两个人,一个扮演小獾,一个扮演小刺猬,合作读一读他俩的话吧。如果能再加上适当的动作,那就更好了。
(同桌两位小朋友分角色练读)
师:哪两位愿意给大家展示?非常踊跃!我首先请这排的两个同学。
(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俩读得非常有感情。哪一个小组愿意加上动作向他们挑战?
(生再读)
【评析:教师及时、准确、到位的评价,让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激荡着“称赞”的正能量,激发着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乐读不疲。】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呀,把自己当成小刺猬,当成小獾,然后体会着他们的心情,就可以帮助我们读好他俩的对话。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这种办法,结合着插图,自己来读读第8、9、10这最后三个自然段吧!
(生自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评析: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欲教会学生阅读,就应让学生自己读书。“把自己当成小刺猬,当成小獾”“结合插图”这些提示语,都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师:谁还想来读给大家听?哇,这么多同学!这样吧,我请女同学扮演小刺猬读,男同学扮演小獾读,王老师读旁白。
(师生看图合作读)
师:我们这一遍不看书,看着大屏幕,加上动作一起来读。
(师生一起加动作读第8、9、10自然段)
师:原来称赞有这么大的力量呀!它可以消除小刺猬一天的疲劳,还能让泄气的小獾拥有自信。同学们,你们朗读的声音和样子也让王老师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评析:“原来称赞有这么大的力量呀!”看似不经意发出的一句顿悟、感慨之言,其目标和作用却是唤醒了学生“用欣赏的心态待人处事”的意识,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例。】
四、生字再现
师:生字小朋友还想和你们再见见面呢!你们看,他们躲在了这首儿歌里,想考考小朋友是不是还认识他们。自己先读一读。
(生自读儿歌)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请你吧!
(一生读儿歌)
师:很好!他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还读得非常有节奏。
师:同学们,我们拍着小手一起读!
(全班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手读儿歌)
【评析:识字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
五、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这当中有四个生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四个生字:但、傍、板、椅。)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两个是单人旁,两个是木字旁。
师:真会观察!还有吗?你说。
生:都是形声字。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对!都是左右结构。同学们再看一看,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都要写窄一点,右边——(生:写宽一点。)那如果请你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你准备提醒大家哪个字,注意什么才能写漂亮呢?先看两个单人旁的字。
生:“但”要把右边的“旦”稍微写宽一点。
师:左窄右宽。
生:写“但”的时候,“日”的两竖要向里收。
师:嗯,很专业啊!
生:“傍”单人旁的撇和“旁”的一点一样高。
师:你知道观察左右两边的高矮,太棒了!写单人旁的字还要注意紧凑。那木字旁的两个字呢?
生:“椅”字中的“大”,要变捺为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大”的最后一笔是点,而且这个“大”要写小一点。还有吗?来,请你当小老师。
生:板凳的“板”是左边高右边低。
师:你连这点都看出来了,真棒!
生:椅子的“椅”,木字旁的捺也要变成点。
师:对。木字旁的捺也要变成点,不然就把右边的“奇”字给挤走了。
【评析:写字教学,读帖(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的过程很重要。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认真读帖,不仅可以实现把字写好的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用。】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当中哪一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在黑板上教写,一起说吧!
生(齐):傍。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写“傍”。伸出小手,看黑板,跟老师一起说,一起写。先写左边单人旁……(师具体指导书写“傍”字)
师:再看看两个木字旁的字哪个要老师教写?
(生说“椅”)
师:好,我们一起再写“椅”。木字旁先写横……(师具体指导书写“椅”字)
师:好,接下来我们在田字格里写这四个字。写字之前不要着急,注意握笔和写字姿势,想好我们写字的时候要做到的“三个一”。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请四位同学上台写,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师播放音乐,生动手书写。)
师:好,请停笔。我们看台上同学写的字。(对一生说)你最欣赏哪一个?
生:“但”,她写的左边高,右边低,和书上的一样。
师:你对她说什么?
生:你写的字真漂亮,我要向你学习!
师:(指另一生)请你来评价。
生:他写的“傍”字,单人旁和右边的“旁”离得有点远了。
师:看来,“傍”字的确是有点不容易写好。我们再一起写一遍。(师范写)注意,写点的时候要看好,不要离得太远。秃宝盖的一点要靠近单人旁。好,我们吸取他们的优点,改正缺点,一定会越写越好。好,再写一遍,一个比一个漂亮!
(生练写)
【评析: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小学阶段需要语文教师在每天的语文课中指导学生随堂练习写字。尤其是第一学段,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只有做到天天练,才能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识了字,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将这个故事演一演好不好?
生:好!
师: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40分钟。下课!
【评析: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特别是第一学段的语文课,更应该扎扎实实练读写。王老师的这节课,不但重视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感情,而且把写字教学融合在朗读中,真正使识字写字教学得到了落实,这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她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根据本课特点,巧妙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王老师较好地完成了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快乐,练得扎实,确实令人称赞!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