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80后”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其体育价值观对今后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论述“80后”体育价值观的特征,并透视其转化背后的原因,重点提出了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增强“80后”的社会使命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等措施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关键词 “80后”体育价值观 转变
“80后”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大多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科技文化昌盛并被现代社会生活氛围所裹挟的时代,其观念、意识、信仰、价值、生活方式等与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当然“80后”的体育价值观也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悄然发生的转变。众所周之,“80后”已逐渐的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社会进步的重任。
一、“80后”体育价值观特点
(一)时尚,娱乐
“80后”价值观日益偏离主体价值,呈多元化趋势。“80后”对自我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同三者之间的统一,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在体育道德标准方面,他们对体育道德有着广泛的宽容,表现在他们能从心理上认同或接受许多以前不被人们所接受的思想和行为。在体育价值方面,“80后”已逐渐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表现得冷静甚至冷漠,对体育的参与多样化,尽管其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期性的色彩。他们遵守体育规则,讲究理性,并张扬个性。
(二)过度强调自己
一方面,“80后”对社会交流的渴望越来越高,他们担心自己在时尚文化的潮流中落伍;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强调个性,强调一种自主的选择。他们往往从流行元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然后融入自己的特色感觉和喜好。时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与“80后”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80后”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并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对奉献、铺垫、等缺乏认同感。
二、“80后”体育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被确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内在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社会实践主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体制是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制,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个体潜能,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其本质上是对主体意识的接纳。
(二)体育的发展以及功能的不断拓展
20世纪80年代,体育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的健身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段,竞技体育得到了强化,通过大型赛事为国争光、激励和教育民众成为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体现了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体育价值取向。到90年代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标志着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不是纯消费的福利型事业,而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三、如何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
(一)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
通过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来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调动体育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滥俗,通过宣传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通来消解商业传媒对“80后”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体育文化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粗俗的、暴力的体育文化对“80后”的侵害。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体育价值观和适宜于“80后”的生活方式与休闲观念。
(二)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体育运动为培养学生“运动美”、“形体美”、“行为美”提供了一块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沃土。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美感的运动项目去尽情地发挥,从中获得美的欣赏、美的享受,它不仅是一个比体质、赛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赛风格、比道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从而激发自我锻炼的欲望。,要帮助青年造就审美的人,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使他们在审美领域中得到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愉悦。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
学校及社会的体育环境是“80后”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土壤,主体体育动机行为的改造,既要靠其长期体育实践的磨练,也要靠体育文化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就体育环境的营造来说,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但其核心之处在于将封闭式体育环境转化为开放式的,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空间、弹性的活动时间。在软环境方面,重在形成一种有利于提高“80后”体育文化素养的氛围,同时注意隐性因素的潜在影响,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有系统的组织一些丰富多采的健身、竞赛等活动;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广告版等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敏.组织行为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燕飞,朱建清.关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问题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5.12.
[3] 王小锡.经济的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