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定喘散敷贴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106例

2014-08-28 08:23贾红玲张学伟张永臣
江西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次数支气管哮喘

★ 贾红玲 张学伟 张永臣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济南250355)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中的一种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往往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对症治疗,虽可快速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且远期疗效亦不理想,复发可能性较高。[1]笔者认为哮喘病慢性持续期以及缓解期最主要的原因是肺脾气虚以及肾气亏虚所致,应用自拟方益肺定喘散穴位贴敷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部住院治疗且病例完善的患者,共计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6-73岁;儿童30例,成人76例;病程6个月-15年,其中3年以下者27例,3-5年者50例,5年以上者29例;贴敷治疗时间1-4年,其中治疗时间小于3年者61例,大于3年者45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分型标准,其中43例患者为肺虚型,30例患者为脾虚型,33例患者为肾虚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哮喘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的诊断标准;(3)进行穴位贴敷疗法的时间不小于1年者;(4)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方法治疗,且表示愿意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疾病且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如伴有感冒发热者;(2)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3)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4)对药物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5)皮肤很敏感的患者,如对穴位进行短时间贴敷即会出现起泡、破损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选穴为天突、膻中、中脘、中府、大椎、肺俞、脾俞、肾俞,腧穴定位依据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4]进行定位。自制方益肺定喘散,熟白芥子、延胡索、香薷、紫金牛、炒白术、仙灵脾、白芷各等份,甘遂、冰片、细辛各半等份,研末,姜汁调成糊状。在每年夏季三伏(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进行穴位贴敷。贴敷时嘱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胸背部腧穴,将药糊做成直径约1.0cm,厚约0.3cm的药饼,敷于上述穴位上,用一次性敷料加以固定。嘱患者留4小时左右,期间如有瘙痒、疹块等不适者可将其提前取下,如有皮肤热感为正常,不必取下药物和敷料;对药物接触时间久则过敏的患者,或者皮肤较为敏感的患者,可用热水杯熨贴敷处10-15分钟即可将其取下;若皮肤出现水泡者,小者无需处理,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并避免皮肤剥脱,以防止感染。在贴敷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贴敷当天不要用凉水冲澡,可用温水或湿热毛巾擦澡。

2.2 观察指标

在患者进行治疗1年后,对就诊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回访性询问,统计患者在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即贴敷前、后次数变化)、严重程度(发作时仅休息后即可缓解不用服药者定为非常轻微;发作后仅自服药物即可缓解者定为轻微;发作时需要到医院开药但不必住院治疗,治疗时间≧2周者定为严重;必须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定为非常严重)以及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

2.3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依据《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远期疗效评定标准判定。临床治愈:不需要服用任何平喘药物且病情比较稳定达1年以上者;显效:偶用平喘药物而缓解喘急者;有效:喘急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需要服用药物治疗或缓解期延长,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者;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的患者。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10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6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5%。

3.2 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和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和上、下呼吸道感染比较±s)

3.3 治疗前后哮喘严重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例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2个方面,但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发生的病理基础是风寒袭肺,加之机体内痰饮、痰湿的痹阻而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且与脾失健运、肾不纳气有关。故拟定补肺健脾益肾法治疗。三伏天穴位敷贴是一种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论,在夏季三伏天、通过穴位贴敷药物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当在三伏天阳气升发之时,借自然界阳气补人体之不足以扶助正气,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以此来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故在夏季阳旺之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益肺定喘散是在清·张璐《张氏医通》方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曰:“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人麝香半钱,柞均,姜汁调涂肺俞、膏盲、百劳等穴,涂后麻、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5]因为张氏方中麝香较贵,故以白芷、冰片代之;炒白术、仙灵脾健脾益肾,紫金牛有消炎的作用,香薷、生姜祛暑化湿,如明·李时珍《木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所述:“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6]

天突位居肺之上部、咽喉近处,能止咳定喘、清利咽喉;膻中,为心包的募穴、八会穴之气会,能宽胸理气、止咳定喘;肺俞、中府,为俞募配穴法,补益肺气而止咳定喘,为治本之法;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取大椎能振奋阳气,助阳止咳而定喘;脾俞为脾的俞穴,中脘为位的募穴、腑之会穴,健脾益胃、降逆化痰而扶助人体正气、去除痰邪,治疗肺病取其“培土生金”之意;肾俞为肾之俞穴,补肾以纳气。诸穴合用,共收补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定喘之功,在夏季阳旺之时治疗,更能加强助阳之力,增强防御病邪的能力,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

益肺定喘散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高达91.5%,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发病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不足之处为,由于病例较少,未进行中医证型的疗效分析,今后要扩大病例数量,观察益肺定喘散对各证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

[1]于璐,张燕,陈程,等.针灸治疗哮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10,30(9):787-7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90,5(1):73.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4]黄龙祥,赵京生,韩钟,等.腧穴名称与定位[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 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8.

[6]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0.

猜你喜欢
次数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依据“次数”求概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