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是在我省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贵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制定了“贵州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符合贵州实际。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制定和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开启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
省委对贵阳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高度重视。2013年12月6日下午,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用整整半天时间参加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贵阳组讨论,在对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工作提出要求的同时,专门就贵阳市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指出:“大家要很好地学习、研究、思考,考虑中央的要求、省里的要求在贵阳市和区(市、县)怎样落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创造性的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的要求,为我们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按照克志书记的要求,贵阳市制定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措施,要着力在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坚决贯彻上级精神。把上级党委的方针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是一级党委的基本政治责任。贵阳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改革”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与贵阳实际紧密结合,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主题,将措施深化、细化、具体化。二是要勇于承担历史责任。长期以来,省委明确要求贵阳市“要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市委认为,贯彻省委对贵阳市的要求,就是要把“切实增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劲有力的‘火车头和‘发动机”作为总的要求,这是贵阳市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三是要紧密结合贵阳实际。一段时间以来,贵阳市委在原有发展思路基础上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提高速度与调整结构、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得到上下各方的一致认同,制定开放的举措,谋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围绕这一思路来展开。四是要着力突出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我们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就是要树立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疏理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措施,不搞“十全大补”、不搞面面俱到,以增强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
当前,贵阳面临率先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加快的趋势、创新驱动的趋势,使命重大而光荣,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就是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推动力,抢抓历史机遇、冲破思想障碍、注重群众关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新的成就。
——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完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快转高”并举,打造贵阳实体经济的升级版。牢牢抓实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统筹推进全市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在产业发展上,要绕开“拥堵”走“高速路”、打通“断头”走“直路”、减少“弯道”抄“近路”,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园区建设上,通过抓定位、抓规划、抓布局,确保实体经济项目分类入园、集聚发展,通过抓基础、抓配套,确保园区项目落地投产达产。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生产总值在全省占比达到30%的目标。
——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取得新成就。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推动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以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临空经济区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国际化平台,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积极对接先进理念、运行规则,强化对外区域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北京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密切与成渝、北部湾、长株潭等城市群的合作,建立与贵安新区和省内市、州利益、平台、人才、资源等共享的新机制。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引进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在对外合作与招强引大上实现新突破。
——在深化重点经济领域改革上取得新成就。健全宏观调节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放宽市场准入领域,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与振华电子、中航工业、航天科工三大军工集团在筑企业的合作,建立贵阳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研究机构或产业联盟,建设军民结合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在优化城乡开发建设管理上取得新成就。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切实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总纲,按照坚持生态特色、体现地域风格、打造城市亮点的要求,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变“摊大饼”式为“蒸小笼”式建设,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工程。优化城市开发模式,改革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变“生地出让”为“净地出让”,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管理。加强城市运营管理,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上取得新成就。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民生保障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当前贵阳市民的重点民生问题,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以富民为目标,抓就业、促增收,全面提高市民收入水平;以安民为目标,着力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态,让群众吃得安心、住得安心、行得安心、生活得安心;以便民为目标,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上取得新成就。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抓手,以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服务管理体制、社会自我调节体制、城乡基层工作体制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从夯实基层基础、深化社会协同治理、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等方面入手,通过纳入法治轨道、借力现代科技等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标本兼治。
——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上取得新成就。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贵阳本地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全力提振贵阳发展自信,继续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全面提升“爽爽的贵阳”城市形象,激发城市热情和主人翁意识。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坚持正面宣传方针,加强网络舆情导控,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继续抓好文明城市建设,切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取得新成就。牢固树立生态底线意识,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要比以往要求更高、措施更严、力度更大。加强生态环境源头保护的顶层设计,划出不能触碰的“生态红线”。大力实施“蓝天守护计划”、“碧水治理计划”、“绿地保卫计划”等生态建设工程,严防出现水、大气等环境污染。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技术融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监测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惩戒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完成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关键在干部队伍。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党的统筹领导,建强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凝聚各方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切实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全面深化贵阳改革开放上来,挑起带动全省发展的大梁,努力让“火车头”跑得更快、带得更多,“发动机”转速更快、动力更强,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 (责任编辑/岳 振 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