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
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与湘黔两省三地七县接壤,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以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被黔东南州列入迈进全面小康的第二梯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镇远清醒认识差距与不足,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好“ 文化旅游牌” 、“工业牌”和“统筹城乡发展牌”,致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镇远,确保在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不落伍、不掉队。
打好“文化旅游牌”
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镇远作为贵州仅有的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古城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7张国家级旅游品牌,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优美。
镇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部署,努力实现“五突破三转变”,即在促进旅游政策环境氛围提升上、在促进旅游空间拓展上、在促进旅游产品质量提升上、在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上、在促进旅游市场开拓上取得新突破;从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旅游转变,从过境型旅游向基地型旅游转变,从门票型旅游向消费型旅游转变。特别是充分借助杭州市西湖区对口帮扶镇远这一机遇以及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两大快速通道连接镇远、杭州这一交通优势,认真学习借鉴西湖区在实施“旅游西进”战略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文化旅游发展上进行全面合作,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和发展空间定位。力争通过3~5年时间,把镇远打造成精品景区、江浙“后花园”和在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打好“工业牌”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镇远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机遇,1885年“洋务运动”时期便启建了青溪铁厂,所生产的“天字一号”钢锭现在仍存放镇远。2012年初,经省政府批准在镇远设立了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目前,开发区正按照一区五园(白酒产业园、现代冶金产业园、川黔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林产品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全力推进各项建设。现已入驻规模企业26家,形成了电力、冶金、白酒、建材四大支柱产业。
黔东经济开发区位于黔东区域中心,地处湘黔两省交界和我国中东部通往西南地区的大通道上,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凭借横贯东西的沪昆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铁,可一根扁担西挑“大凯里”,东挑西南物流中心怀化市,加上凯里黄平机场的建成,凭借快捷的交通,既可融入贵阳经济圈,又可融入长沙经济圈,直接带动周边县市发展。
加快镇远工业发展,将有利于推进黔东区域产业集群和黔东片区“三化同步”进程,率先形成湘黔两省交界地区的强大竞争优势,抢先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此聚集,从而成为贵州经济新的增长极。镇远必须充分利用好上述优势和机遇,突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工业。同时,抢抓杭州市西湖区对口帮扶契机,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政府层面的深度合作,引导西湖区企业在镇远建立产业基地等,培育优势互补型产业链。
打好“统筹城乡发展牌”
积极推进“三化”同步
要通过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以“三化”兴“三农”,以“三农”促“三化”。镇远将兼顾抓好工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园”建设,实现工业、文化旅游和农业发展园区化。着力发展工业经济,把镇远建成工业强县。突出实施“城镇带县”战略,加快以芽溪新城、黔东工业新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制订鼓励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寨延伸覆盖,创造条件乡改镇(街道),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在同步推进“三化”过程中,镇远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贫困乡镇“摘帽”作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特别是通过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农村小康步伐。 (作者系镇远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