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广 周庆志 苏文博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大众网球发展的现状,网球人口少大众基础薄弱、竞技水平不高、网球经济的投入不高、以及影响因素,社会参与度低、网球设施不足、缺乏健康的理念,提出了加大投入,提高网球的社会化程度、组建网球俱乐部,加强培训以少代多、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以竞赛为杠杆,以交流为枢纽,促进网球全球化的对策。
关键词 网球运动 大众化 发展
一、引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被各年龄层人们所喜爱的全球性运动项目,人们认为网球不仅可以激发斗志、令人兴奋、还可以增进健康与友谊。从普及角度讲它是第二运动;从智慧角度讲它是聪明的运动;从消费角度看它是豪华运动;从文明方面讲它是贵族运动。
二、我国大众网球运动的现状
(一)网球人口少,大众基础薄弱
近年来,我国网球人口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国外网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常打球的网球人口(实质性人口)也不超过百万,网球爱好者(非实质性人口,包括不打球的喜好者)也仅在五六百万人左右。这与我们的整体人口基数相比,简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就必须增加我国网球运动的人口,促进我国向网球大国、网球强国迈进步伐。
(二)网球竞技水平不高
截至目前我国网球运动员在世界的影响力不足(除了李娜现在WTA排名第二),ATP方面还没有选手进入前一百,WTA方面单打只有李娜屡创佳绩,双打也是没有集团优势。与网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球整体竞技水平偏低,对人们的影响力不够,阻碍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的发展。
(三)网球经济投入相对较少
我国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总值就不高,投到网球运动的就更少,这就导致了网球在我国没有形成职业化发展,运动员收入低。国家投入少,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就会受到限制。
三、影响我国大众网球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参与度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网球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打网球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层次也越来越高。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及上海大师赛的举办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网球运动的热情,与之相对的事观赛的观众却是不多,特别是前几轮的比赛。这说明与网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群众基础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网球设施不足
场地是网球运动的前提,网球设施的不足,尤其是网球场馆的不足是制约网球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网球场地每年也在增加,但是相比我们的人口基数,网球场馆的数量还是远远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网球场馆属于个人经营管理,个人经营的网球场馆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使得参与网球运动的消费超过一般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在普通群众的意识中,网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贵族运动”的概念上。
(三)缺乏健康理念
网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参与网球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还可以减少和排遣工作的压力。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人群身体上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强烈的健康理念。所以,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因素。
四、我国大众网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提高网球的社会化程度
要想提高中国网球的社会化程度,必须加大投入,使各种网球设施适应社会的需要。投入的提高必然会促进网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同时网球运动的社会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各机构部门对网球运动的投入。只有这项运动全面发展了,成绩才能得到提高,参与的人数相应的也会增加,投入也就增加了,社会化的程度也就提上来了。
(二)组建网球俱乐部,加强培训以少代多
网球俱乐部是一个非常适合网球培训的机构,以俱乐部为依托,加强初级培训,中级强化,让不会打的能够参与进来,会打的能够打起来,让打起来的能够坚持下来,达到以少代多的目的。
(三)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
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的每年举办,网球运动随着媒体也广泛传播了。这样,一方面扩大了网球的影响,普及了网球运动;另一方面在时空上拉进了网球与网球人口的距离,吸引了网球人口的眼球和注意力,促进网球运动的大众化。
(四)以竞赛为杠杆,以交流为枢纽,促进网球全球化
网球比赛一般都汇集各国选手,在比赛中虽以竞赛为目的,同时也增加了球员与球员之间的交流,乃至国家与国家的交流,从而促进网球运动的全球化,同时促进网球运动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张小宁.畅谈中国网球的未来[J].网球天地.2000(10).
[2] 杨芳.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2005.26(2).
[3] 谭沃杰.影响中国网球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与科学.1999.20(2).
[4] 刘世军,张运亮.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
[5]荣礴,韩湘平,晏金梅.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