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舫
搭乘城市的大众运输工具,借由观察上头的乘客,往往能察觉这座城市对生活美学的看法。香港、东京的乘客穿戴细心,会戴上帽、擦过鞋、手表与袖口的距离刚刚好,地铁内外干净无声,人潮拥挤却很少冲撞。台北地铁虽然新建,也很整洁守秩序,但人们衣着朴实,发型散乱,自然古拙,显然整座城市文化的内在结构便与香港、东京非常不同。
曾经在台北,一碗卤肉饭要涨价便引起非议,民意反弹,坚持卤肉饭是大众美食,平价是铁则,商家无论如何不能加价,即使厨师想要改良传统小吃,改用优质食材,价格只是反映成本,而餐厅老板以为升格卤肉饭的地位是件好事,不料民众并不领情。台北人近年来已经不再是白先勇笔下那群由上海流亡到台北的外省权贵,逐渐发展出一种异常朴实的城市性格,虽然仍有流行的趋势,但风尚却遭厌恶,因为带有奢华的嫌疑。
风尚这件事唯有在城市成立。因为流行的意义代表了超过一定数目的人们追随,唯有在城市才找得到如此群集的大量人口,互相参照影响,模仿、起而变革,又创造出另一个新的风潮。而所谓的品位美学,带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必定有点奢华,“讲究”原本就是非常人类的思维,譬如饮食,一般动物吃饱就吃饱了,人类发明了桌椅刀叉筷子,研究烹调学问,创造了一整套餐桌礼仪,连带上桌用餐的服装、餐具、餐桌摆设以及背景音乐都有“讲究”,城市人彼此观察,觉得有意思,也跟着“讲究”起来。
“讲究”这个动作即是品位的起源,完成劳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开始美化日常细节,品位向来无当无用,不过是人类脱离生物需求之后的一点精神追求,当然随时能遭到割舍,人也能活下去。只是,照此推断,文学艺术这类文明玩意儿大抵都不能吃不能用,确实也不妨碍人的生存。
上海大概是中国第一座最懂风尚的城市,上世纪初的上海虽不幸被国际势力割据,却意外率先全球化,商贸繁荣,上海人对风尚敏感,也愿意讲究,即使历经半世纪的国际沉寂,但常见上一辈的上海老人家从弄堂走出来,西装虽然旧了,衣料仍美,衬衫背心一层层穿好,走在法国梧桐树荫下,可见老中国的风采。
为什么要赚钱呢,为什么要物质发达呢,其实就为了活得像个人,为了生活能有那么一点讲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