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

2014-08-27 07:05洪程楚
关键词:困难资助家庭

摘要:高校已建立“贷、奖、助、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使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还能获得专业的知识、心理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此模式是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一个必经途径。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发展型资助

0 引言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到了2012年,录取685万人,考生915万,录取比例达75%[1]。根据教育部2012年对全国普通高校新生的调查统计,我国当年入校的高校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下简称困难生)有190.5万人,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新生的27.7%[2],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更加普遍。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可以使新时期的“资助”的内涵更加丰富,“资助”的要求更高,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构建就是新时期资助体系的必然趋势。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

1.1 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国务院在2004年决定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完善,建立“贷、奖、助、减、免”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务院也曾明确指出[3]: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帮助学生的政策,扩大资助的比例,真正意义上解决困难生的就学问题,使资助困难生的政策体系得到落实。2012年,教育部门还建立了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制度,启动了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这些政策的颁布落实,使得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可以看出[4],政府资助普通高校学生3842.7万人次,资助金额547.84亿元。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学生9.5万人、14亿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受助学生68.31万人、34.15亿元;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486.13万人、135.87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发放263.45万人、149.03亿元;320万在校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国家支付贴息19.59亿元;6.12万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资助金额7.59亿元;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5.91万名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资助金额4.98亿元;2354名退役士兵考入高等学校享受学费资助,资助金额1209.21万元;大学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21.11万人,资助金额1.35亿元;中央部属6所师范院校及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与补助共资助学生5.35万人,资助金额6.34亿元。“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基本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1.2 现行资助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困难学生认定难。目前高校困难生的认定大都采取学生提交自己家乡或街道办事处加盖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但是,该生所在的相关部门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学生倘若出发点不纯,那么所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可信度就不高。由于申请的学生较多,辅导员也不易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那么在选举的时候,人缘好的学生更容易通过评议。

1.2.2 注重经济资助、轻视精神扶助。高校困难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困难问题,更多的表现在学生心理和能力的缺失。现行资助体系主要借助经济和物质的帮扶进行资助,更多注重解决经济困难,忽视精神扶助,由此容易引发诸如心理障碍、情感状态、素质能力等问题。此类受资助的学生因自身综合素质低下,难于达到企业用人要求,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容易产生就业困难问题。因此,高校困难生资助工作,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等。

1.2.3 勤工助学岗位少、层次低且资金总额不足。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少、层次低以及资金总额不足与困难生人数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高校设置的勤工俭学岗位大都为从事清洁、服务等劳务型工作,和学生学业联系不紧密。工作和专业的分离,很难实现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结合、很难实现通过实践劳动促进学业。勤工助学资金投入政策实施不力,或者勤工助学基金无法真正到位,或者无法做到专款专用都会导致资金总额不足。

1.2.4 缺乏学生资助效率意识。大部分高校可用于学生资助工作的财政性经费不足。因此,这些高校在处理学生资助公平与效率问题时,基本上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效率次之,有时甚至不考虑效率问题。诚然,学校确实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忽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容易出现资助无效率的状况。

2 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

2.1 发展型资助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发展型资助,就是指高校根据教育规则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技能,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模式中,需要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及学生的互动,构建全新资助平台,不但在物质上资助困难生,而且全面提高困难生能力、素养、心理等各方面。

2.2 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的具体措施

2.2.1 强化政府、社会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以更强的力度来资助高校困难生。2012年,政府资助普通高校学生3842.7万人次,资助金额547.84亿元,比上年增加33.16亿元,增长6.44%,比2006年增长2.27倍。政府在将“资助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也需要动员社会力量的进一步支撑来完善助学金制度。政府应鼓励并引导企业参与到资助高校困难生的行动中来,通过设立各种奖助学金、基金等方式,减少困难生的经济压力,扶持困难生成长成才;而且应制定相应惠及企业的奖励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当然,也要重视普通民众的资助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发挥大众的参与作用。

2.2.2 加强困难生认定管理,建立动态困难生信息库。为了认真做好困难生的认定工作,就需要有科学的认证体系,需要将学生自己提交的困难证明和同学所反馈的信息相结合,实现困难生的动态管理,及时建立困难生信息库。此外,还要加强诚信教育,使那些出发目的不纯的学生,增强诚信守信的意识,从而降低国家扶持的成本,提高贫困生的认定效益。

2.2.3 改革传统助人模式,提升困难生综合素质,提高困难生自身实践能力。传统的助人模式是保障性助人模式,大都从经济上解决困难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属于“施予”式的扶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改革助人模式,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通过全面提升困难生综合素质,提高困难生自身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变“授鱼”为“授渔”。同时,高校也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困难生明白,助学体系是培养人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高校在资助的同时,也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困难生的“心理脱贫”,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

2.2.4 以优化资助项目来提高资助效率。我国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包含“贷、奖、助、减、免”等内容广泛的项目,另外还有社会资助项目,已经形成项目繁多、规模巨大的学生资助局面。在此状况下,高校应加强管理和整合资助项目、整合学校各项资助资源,融入教育与培养理念,形成一套全新的、适合各校特色的资助工作新体系。在资助实践工作中,应根据贫困原因,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多种资助方式。

3 结束语

高校困难生资助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出现了如资金总额不足、困难学生认定难、注重经济资助而轻视精神扶助、勤工助学岗位少且层次低、缺乏学生资助效率意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培养困难生的思想素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型资助模式是新时期对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一个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高校录取率由4.8%激增至75%[EB/

OL],2013-06-09.

[2]张婷.我国今年投38亿资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教育报,2012-10-25(11).

[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

OL],2013-11-13.

作者简介:洪程楚(1981-),男,浙江台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计量经济。

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