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同伴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影响的研究

2014-08-27 00:42罗华陈瑶陈刚
关键词:同伴情绪儿童

罗华+陈瑶+陈刚

摘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水平也随之而提高。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会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随之也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在更微观方面,也影响小学儿童对自己的学习的情绪理解,对学习主动积极性有影响。本文通过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深入探讨,经过对生活中儿童之间同伴选择和接纳的观察,更深入探索小学儿童学习兴趣与自我意识情绪和同伴关系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自我意识情绪 同伴关系

0 引言

在假期的一个小学辅导班中,笔者发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转变之快,让人难以接受。后来发现,小学儿童受同伴圈子环境的影响,别人玩而自己学习的那种环境,让孩子的情绪改变。而且,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能力有限,对自我嫉妒和内疚的情绪无法正确理解,导致我们没有抓住儿童最确切的需要。所以,在此,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进行更深的探讨,深入研究影响儿童学习兴趣的更多自我的东西,和了解同伴关系对儿童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影响。

1 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概念

Tracy等认为: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是一种自我参与的高级的情绪,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对人类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扮演着推动和规范的重要角色,自我意识情绪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以及个体的成功,是因为它可以向个体提供动力性的信号和资源来保护个体的社会自我,Tracy等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类型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它包括妒忌(jealousy)、内疚(guilt)、尴尬(embarrassment)、羞耻(shame)、自豪(pride)等。

Lewis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比自我意识情绪更复杂的情绪,是一种逐渐对自我产生认识的过程,并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卷入而产生的一种情感[1]。

2 同伴关系的概念

同伴关系是指相近年龄或相同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包括同伴之间接纳、同伴之间友谊和同伴之间的信任。同伴关系在发展儿童社会能力以及获得心理成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获得社会支持和自我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赖于同伴交往的经验。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培养小学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使他们获得社会价值观、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认知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儿童学习兴趣降低、学生适应环境困难,最主要是甚至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孤僻、抑郁等不良心里状体,导致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以及心理健康不健康。

3 良好同伴关系下的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对儿童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影响

3.1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力的发展特点。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是在认知能力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在1岁以后就开始形成,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在不断提高,在这基础上,儿童的自我意识也在形成和发展,首先的基本情绪如高兴、难过等情绪在两岁以后就产生,自我意识的情绪在3岁时才开始形成,比如:内疚、尴尬、自豪等这些基本自我意识情绪也在慢慢形成和稳定发展,到7岁以后,就逐渐稳定,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这种自我意识情绪是儿童必须首先明白和理解社会的规则和要求,并且明白要遵守这些标准和规则,因为他们的行为将按照这些规则受到他人的评价,从而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适应性行为。当儿童开始发展出自我觉察能力和精细的心理理论时,外部的评价(如我把碗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很不高兴)就会被内化,然后转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如我把饮料弄洒了,我很不高兴)。所以认知能力和基本情绪的发展主要决定了自我意识情绪产生和发展,但又是多种因素共同协调的结果。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是个过程,但它却是个不断细分的过程,这种等级性的发展过程是有阶段性的,所以这种情绪是从一个等级发展到下一个等级的,这取决于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化程度的发展的程度。

3.2 同伴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同伴信任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同伴关系。儿童之间的信任能激发儿童自身的情绪认知,能让儿童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意识到自豪、内疚、尴尬等情绪,并在相互的评价中,逐渐发展这种自我意识的情绪来促进同伴关系的和谐。曾宇霞等人研究指出家长以及老师要重视和鼓励自己的子女多与同伴接触和交流互动,避免过度的保护儿童,以促进儿童与同伴的良性交往,增强儿童对同伴的信任,同时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2]。自我意识在个性结构形成中起调节作用。研究者普遍认为同伴关系和学校经验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认知的理解和基本的情绪理解是儿童理解情绪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所以综合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情绪理解力高低对于个体在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表明,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的情绪会产生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激发儿童积极的、美好的、愉悦的情绪体验,管理情绪体验的神经系统也会激发儿童的自我意识。相反,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易出现下列问题:退学(或逃学)、退缩、孤僻、冷漠或存在其他心理障碍。在不断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情绪理解力。研究证明对事件进行内部归因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意识情绪。从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研究中得出,自我意识情绪也在发生变化,对失败做出内部归因会产生内疚和屈辱,对成功做出内部归因会产生自豪。以此证明,同伴相处时的活动、游戏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功与失败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自我情绪理解。

3.3 良好同伴关系下的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良好和和谐的同伴关系能激发儿童积极的、美好的、愉悦的情绪体验,管理情绪体验的神经系统也会激发儿童的自我意识。比如,良好同伴关系使儿童摆脱自我为中心[3]。自我中心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独霸、自私、娇纵、不分享、不合作等等,这些都会对儿童人格发展形成阻碍。而同伴交往活动则需要交往各方共同合作、学会共享、彼此谦让、相互同情、互互帮助、宽容对方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改正自我中心不良倾向,慢慢的在与同伴交往活动的过程中,这些不良特征会逐渐地减弱逐渐地消失。再如,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儿童团体归属感的需要能够从良好的同伴关系中获得满足。同龄伙伴能给予彼此情感上的支持。因此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这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儿童还能从同伴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因为,儿童常常希望自己得到集体和他人的承认,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这种心理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通过学习等活动才能实现。最后,良好同伴关系在消除儿童的孤独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的孤独感随着对同性和异性同伴满意感的增加而下降,拥有良好的同伴的儿童会比其他儿童感觉到更少的孤独。有研究发现,3-6年级不受欢迎的儿童显著高于受欢迎儿童的孤独感,表明被忽视和被拒绝儿童经历了同伴较多的消极对待,因而更可能表现出较高的孤独感,且儿童的孤独感是按“受欢迎儿童一一般型儿童一被忽视型儿童一被拒绝儿童”的顺序递增的[3]。可见,儿童从这种良好同伴关系中获得的积极情感为他们提供了抵制孤独感的缓冲器。

综上所述,儿童的同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力,儿童的情绪理解力也影响到儿童的交往能力。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比较狭窄和单一,所以还缺乏很多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和统一,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Lewis M.The self in self-conscious emotionsAnnu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7,818:118—142.

[2]曾宇霞,戴晓阳.儿童同伴信任对自我意识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2008,02(16):42-43.

[3]张喜琴.儿童的同伴关系及其引导[J].新课程学习[J].2010,05:23-24.

[4]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作者简介:罗华(1988-),女,云南省昭通人,助教,研究方向:学习与创造;陈瑶,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老师。

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伴情绪儿童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留守儿童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