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与保护

2014-08-27 03:40李泽新赵笑阳陶莎
中国名城 2014年8期
关键词:山地保护交通

李泽新 赵笑阳 陶莎

摘 要:交通文化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也是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独特的山地自然环境与多民族特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交通文化,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文化线路、街巷空间、交通建筑是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的突出代表。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的构成特征、价值与作用,总结了交通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并提出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64(4)

西南地区山地历史城市(镇)近30个,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拉萨等省会城市,阆中、宜宾、自贡、泸州、乐山、镇远、遵义、日喀则等大中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宜宾李庄、阆中老观、邛崃平乐(四川)、合川涞滩、石柱西沱、潼南双江、渝北龙兴、酉阳龙潭、铜梁安居、江津中山(重庆)、习水土城、贵阳青岩(贵州)等。这些城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不仅拥有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建筑环境及装饰艺术,在交通文化方面也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1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的构成

交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并和交通在各个地区的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1]。西南地区的山水自然地理环境及适应这种环境的交通运输方式,孕育了具有地域特征的交通文化,包括文化线路、街巷空间、桥梁建筑等,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者国家和地区之间民众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2]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也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西南地区而言,特殊的自然山水环境及区位特征,一些古代交通要道在社会经济中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成就了陆路交通伟业,形成华夏文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如三峡文化、蜀道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还是沿线历史城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驿站、古道、古桥和古遗址融汇了建筑、文化与艺术,与沿线的历史城镇相得益彰。

1.1.1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三峡大坝,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曾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天下驰名,高峡平湖是三峡成库后又一特色景观。沿线古城、栈道、碑刻等人文资源丰富,汇集了白鹤梁、丰都鬼城、石宝寨、 张飞庙、白帝城等历史文化景观。

1.1.2 蜀道

古蜀道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文化遗存,有关研究表明其历史比欧洲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古时对外交通,除东向的长江三峡水道及栈道外,还包括由云南入蜀的僰道,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 一般而言,蜀道指中国古代连接西安和成都,翻越秦岭和大巴山的道路,具体指的是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蜀道沿线的城市,如成都、西安、汉中等,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且沿线交通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1.1.3 茶马古道

古代西南地区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地跨川、滇、青、藏区,外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茶马古道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 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本身就是交通文化的杰出代表[3]。茶马古道沿线串集了众多的历史城镇,四川雅安、康定、泸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西藏拉萨、昌都,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及青海西宁等,茶马古道对这些历史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4 川黔盐茶古道

古代贵州、云南从四川运进盐、布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向四川输出茶叶,川黔盐茶古道成为重庆乃至整个四川的对外交通要道,纵贯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重庆市郊的黄桷垭、老厂、鹿角、古剑、东溪等地,以及贵州桐梓、遵义及云南昭通等地,曾经均是川黔盐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

1.2 街巷空间

一定时期形成的城市道路系统适应于那个时期的交通模式,除建筑环境外,旧城历史环境(历史格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旧城的道路街巷系统。[4]山水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孕育了西南山地城市依山就势的街巷空间,自由式路网布局、鱼骨型及带形街道走廊、梯街等,是西南山地历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托,特有的街巷空间是交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 自由式路网布局

西南山地城市地形复杂,作为城市骨架的道路网络,其布局依山就势,灵活自由、起伏自如。如重庆旧城)、涪陵旧城等,其自由式路网布局,不仅适应古代步行及马车时代交通的需要,在近现代机动交通背景下,道路交通仍运行有序,狭窄的街道、起伏的坡度、多变的线形,客观上对小汽车交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作为城市的根、城市的骨架,保护这些城市的传统街道网络与保护历史建筑一样重要。

1.2.2 鱼骨型及带型街道走廊

西南地区许多山地历史小城市(镇),沿江河及谷地形成和发展,主街狭长,形成街市,有些达数公里,如重庆中山古镇、龚滩古镇、宁厂古镇等,并有通向河岸的横街(巷),形成典型的鱼骨状街巷空间,特色鲜明,满足集市、聚会等活动的需要。

1.2.3 梯街

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街市的梯街,在山地城市中承继了交通、集市与文化交流的功能。梯街有交通联系的作用,如重庆十八梯、万州鸽子沟;梯街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服务于临近的建筑,两旁布满鳞次栉比的商业铺面,形成商业通道,如三峡库区石柱县的西沱云梯街。endprint

2 交通建筑

以桥梁、码头为代表的交通建筑是山地历史城镇的构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2.1 桥梁

2.1.1 索桥

索桥,古称“笮”,多见于西南山地的岷江、金沙江、大宁河上的城乡交通要道上。岷江上无数索桥和著名的都江堰索桥,凝结着各族人民高超的建桥技术,是古代交通文化的杰出代表。横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叉点上的威州竹索桥始建于唐代,长100多米,在不断维修中,一直使用到现代才换为钢索。史载,四川茂县古称绳州,据《太平寰宇记》卷87载:“梁普通三年(522年)置绳州,取桃关支路以绳为桥,因做州称” [5] 。笔者2004年参加巫溪宁厂古镇保护规划工作,溯大宁河而上,沿线城乡约见10来座简易吊桥,仅宁厂古镇长约2公里的河道上就有3座吊桥。

2.1.2 砖、石拱桥

西南地区山高地陡,在一些城乡交通要道,多利用当地材料建设砖石拱桥,虽无河北赵州桥历史之悠久、尺度之宏大,但就山区而言,无疑是宝贵的交通文化遗产。如重庆万州的陆安桥,系单孔圆弧石拱桥,在造型和建造工艺上堪称一绝,其桥跨约32米,宽9.4米,高12.5米,总长55米,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万州城区西向跨越苎溪河的重要交通要道,2004年三峡工程清库时被拆除异地重建于青龙瀑布景区。三峡地区另外一座古石桥,涪陵蔺市龙门桥,建于清代中期,系多孔石拱桥,桥长近100米,2005年因三峡工程建设,异地复建,是三峡工程建设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古石桥之一。

2.1.3 风雨廊桥

在我国山地城镇中,融汇建筑艺术与交通功能的风雨廊桥是桥梁艺术的代表,也是当地民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西南山地城镇中保存较好的风雨廊桥,较著名的有贵州镇远廊桥、西江千户苗寨桥、重庆酉阳清溪风雨桥、龙潭梭子桥等。

2.2 码头

西南地区河道发达,水运在20世纪前在许多城市一直主要对外交通联系方式,码头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成就了城市的水运交通文化。如重庆主城东水门码头,包含了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城门、码头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朝天门码头也一直是城市形象的象征。其他一些历史城镇,如宜宾东门长江码头、大昌古镇大宁河码头、酉阳龙潭古镇码头等,均体现了交通文化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3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西南地区历史城镇的交通文化资源丰富,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游离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之外,文化保护部门人力、财力不足,关注重点限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处于核心保护区外围的交通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线路保护,鞭长莫及。

3.1 重建设、轻保护

在快速城市化时期,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城市更新改造,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街道、桥梁等交通建筑,由于不能适应机动交通通行要求而被迫拆除,十分遗憾。以重庆市为例,重庆旧城原有城门17处,九开八闭,多数与码头相连,如今仅存东水门、通远门等,著名的朝天门码头也已今非昔比;重庆临江门客运索道,自1980年代建成以来,作为新重庆交通文化的象征之一,前几年因储奇门大桥建设也被拆除;在东水门及湖广会馆历史街区一侧,一座跨江大桥拔地而起,虽未直接破坏东水门及周边历史街区,但景观上的不协调显而易见。近年来,重庆对交通遗产逐步重视,渝中区山城步道建设、十八梯改造、大坪古道石牌坊公园、南滨路龙门皓月景观节点、川黔古道黄桷垭登山步道,均与交通文化保护与利用息息相关。

3.2 重节点、轻整体

桥梁等交通历史建筑由于有文物保护单位具体负责,多数得到有效保护。但对交通文化线路(如传统街道、古道等)、交通文化区块(驿站、铺递、码头片区等)而言,由于线路长、范围大、涉及单位多,常因缺乏协调或管辖权限制而保护不力。以茶马古道为例,线路多条、长达数千公里,涉及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目前除一些重要节点得到有效保护外,整体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一些山地城市的码头区,如重庆朝天门码头区、贵州思南县乌江码头区,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运交通功能逐渐衰微,被列为旧城重点改造区。如何保护其中的交通文化遗产,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3 重物质、轻文化

目前,交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渐受到重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交通工具、航运歌谣等,基本上处于民间保护状态。以“川江号子”为例,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人寥寥。川江古木船,如麻秧子、翘尾巴船等,在江河上已几无踪影,仅在少数博物馆有复制品。不知道若干年后,子孙后代是否还能理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文化内涵(表1)。

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交通文化保护对策

4.1 借鉴“名木古树”保护策略,实行交通文化遗产登录制度,明确交通文化建筑保护对象

“名木”是指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对城市街道、桥梁等也可以参照这一标准,对一些超过100年的街巷、桥梁,进行遗产登录制度,不能随意拆除。美国纽约、芝加哥150年前所建的地铁,旧金山百年以前的“叮当车”至今仍在运行,或作为城市交通干线,或作为旅游观光,不仅是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对建设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也有深远意义。欧洲名城莫斯科、巴黎、伦敦的桥梁建筑,是其历史文化的象征,长期得到有效保护,上海外白渡大桥2010年世博会期间也得到有效保护。就西南山地城市而言,重庆主城的缆车、索道等,虽建设历史只有数十年时间,但极富山地文化特色,不应轻易拆除;而山地城市的古代及近代砖石桥梁,建设不易,也不宜轻易拆除,尤其是百年以上的桥梁,保护、维修是交通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

4.2 加强交通文化保护宣传与研究工作

交通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汇集各方力量全民参与。文物保护部门、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应通力合作,一方面加强交通文化保护的基础工作,如资源分布调查、价值评判研究等,另一方面培养青年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保护意识。应加强交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和宣传,并与文物保护部门协调,通过重点交通文化保护建设项目的示范,推进这项工作的展开,扩大影响。

4.3 拓展交通文化研究视野,加强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是名城(镇、村)的整体格局、历史街区及文物建筑。近20年来,文化线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点内容,在国际上逐渐受到重视,但在我国仍未深入,文化线路与名城(镇、村)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体系脱节。西南三省一市一区(云贵川渝藏)国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山区地广人稀,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建造坚固且保存完整,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地位及旅游开发价值。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西南山地文化线路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以促进山地文化线路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振福.交通文化及其城市形象整合功能[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74-77.

[2] 单霁翔 保护千年古道、传承中华文明[J].四川文物,2012,(1):66-73 .

[3] 文国玮.历史名城交通问题解析[J].中国名城,2012,(1):33-35.

[4]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056.

[5] 周重林,凌文锋,张娟.茶马古道的范围与走向[J].中国文化遗产,2010,(4):35-41.

责任编辑:于向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地保护交通
山地草甸
繁忙的交通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小小交通劝导员
山地之美——雨补鲁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