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关
因为杨志钢董事长要出差,采访他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下班之后。一如高速发展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船”),武船的领军人物杨志钢的工作亦是“快”节奏,快人快语,直奔主题。说起武船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对价值实现的把握,杨志钢如数家珍。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船市开始走向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武船特种船舶经营开发却逆势上扬,成为企业接单的排头兵;2012年,武船承接了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钢结构CB02标段,成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非船制造项目;2013年,武船承接全球第三高楼——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主塔楼钢结构制造项目,强势重返高层钢结构制造领域;继建造中国海事旗舰船“海巡01”轮之后,武船还建造了多艘海上执法船;2014年1月,世界第三大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水下浮体的首套刚性立管在水下安装成功,这是目前世界最大深海浮体系统,可实现水下250米悬浮,30年免维护,这标志着武船已正式进入世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行列……
建厂80年,从修理木质船壳到建造钢质船体,从制造内河民用船舶到制造军工舰艇,从建造人行天桥到建造跨江跨谷跨海大桥,从小吨位拖轮、轮渡船、钢质驳船到出口海外的顶级工程船、工作船和系列国家公务船,从纯手工制作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操纵平台,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设计……武船立足三大制造基地、六大产品板块,坚持走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大中小装备、高中低配置、远中近规划建设,实现全方位出击,近20年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3年实现总产值136亿元,是2008年的2.47倍,为1978年的168倍,综合实力位居我国船舶工业前8强。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业界的奇迹,一个持续跨越的传奇企业。武船驰骋市场,亮剑海陆,实现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跨越,不断续写着企业发展的辉煌。
历史 见证武船发展的辉煌历程
作为湖北第一家国营大型造船企业,武船屹立在浩浩长江岸边已经80个年头。杨志钢将它的发展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为创业阶段,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为改革发展探索阶段,2009年以后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武船的前身是湖北省建设厅武昌机厂,始建于1934年6月6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昌机厂迁至四川万县,修船舶、造弹药、保生产,员工们历尽艰险支持抗日,报效国家的基因已经根植在武船人的血脉里。回迁武汉后,已更名为湖北机械厂的工厂举步维艰,艰难求存。
新中国成立,湖北机械厂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开始茁壮成长。1950年,工厂直属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领导,承担着国家的使命:承修舰船支援舟山群岛的解放;赶制拖车式汽艇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修理轮渡保武汉水上通航;制造、安装荆江分洪工程闸门。“一五”期间被国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更名为武昌造船厂,经过大规模建设,武船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是当时我国内地最大的具有现代技术装备的造船企业和军工生产基地。
2009年2月,武昌造船厂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3月,武船重工正式进入中国重工,后又更名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武船核心军工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开启了中国重大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先河,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以船舶建造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从工厂制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武船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成功完成了内涵蜕变,华丽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今天,在军工军贸方面,为适应海军装备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武船已经具备批量建造新型号产品的能力。产品涵盖从水下到水面各个种类海军装备,朝着创建国内最先进、最完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军装备研制基地的目标迈进。
在公务船、大型工程船及特种船舶方面,武船强力扩展三大主力船型(海洋工程船、公务工程船、大型散货船),积极研制三大“武船”型船舶(大型多用途拖轮、豪华型邮船、滚装船)。
在桥梁钢结构方面,武船立足长江,辐射周边,抢占沿海,走出国门,成为国内最强最大、世界知名的桥梁钢结构供应商。
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武船坚持走国际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通过高新技术手段,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了内涵式发展。
在成套设备方面,武船走产业化、规模化、科研化发展之路,以目标市场为中心,在细分市场上做大做强,保持专业化成本优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目标 在市场寻找一片“蓝海”
其实,武船今日的“炫目”并非来自历史上的天然“辉煌”。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军品生产任务锐减,工厂上万人的饭碗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大的产品,做过水泥窑、煤气柜,搞过冰箱厂,还涉足过酒店业、旅游业、运输业,甚至小到几千元的业务都接。对此,杨志钢始终难以忘怀。
他介绍说,经历了80年代的阵痛,武船开始调整经营战略,在坚持军品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四千万”精神,那就是“历尽千辛万苦,扎实工作,精益求精;道尽千言万语,不畏强手,抢抓市场;克尽千难万险,潜心钻研,反复试验;越过千山万水,献身使命,回报社会”,积极发展民船和非船类业务,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蓝海”,在相关产品板块主动出击。
武船民船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长江客货轮、起重船、交通艇、挖泥船等,到上世纪90年代,依托强大的军工技术优势,开始加快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型转变,选择重点品牌船型进行深度开发,迅速锁定公务船、工程船、海洋工作船作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建造特种船舶,抢占高端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中国公务执法船市场中,武船创造无数个第一。中国现役最大的公务执法船——中国海事旗舰船“海巡01”是武船造。国家海洋局第一艘1500吨级海监执法船,中国最先进的3000吨级海监船“海监50”等均是武船造。中国公务执法船所有序列的船舶中均有“武船造”,武船已成为我国执法公务船建造主力船企。
在工程船领域,建造了用于长江航道疏浚的系列挖泥船,承建了国家863计划的浅海管线检测装置工作船,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在海洋工作船领域,为海洋石油平台服务的系列海洋多用途工作船和供应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从2003年起,武船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进军国际高端海洋工程船舶,承接了多艘出口希腊、挪威的海洋多用途工作船。
同时,武船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敢打硬仗的精神,在西昌巍巍群山中,高高树立起通天巨塔,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设中,锻炼成为“铸造通天塔的大师”,从此便开始承建大型钢结构工程和成套设备等国家重点工程,非船产品领域进一步拓展。先后承接了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酒泉卫星发射厂房、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设施等一系列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武船造桥,最早是从造人行天桥开始的。1991年,建成了汉阳钟家村人行天桥,成为那时武汉市政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评为武汉市地区样板工程。1993年,武船击败其他竞争对手,中标西陵长江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这是武船进军大型桥梁装备领域的开山之作,大桥竣工通车的当年就获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武船人通过“神州第一跨”——西陵长江大桥的建造,一战成名,实现了从跨街到跨江的精彩跨越。此后,武船在桥梁装备制造领域纵横捭阖,一路高歌。桥梁建设遍布国内各大水系,东起杭州湾跨海大桥,西至拉萨柳梧大桥,南抵港珠澳大桥,北达沈阳伯官大桥,武船足迹所至,一座座钢铁长龙凌空飞架,气势如虹,已成为国内桥梁装备制造前三强。
战略 标示出驶向“蓝海”的航向
武船是老国有企业,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改制前,它仍然只是一个生产装备的工厂。2009年2月28日,武船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M型的管控模式,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把一部分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并进行有限多元化的扩张,逐步向六大板块延伸。
面对船舶市场的严峻形势,以杨志钢为首的武船领导班子战略谋划:抓住国家振兴船舶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转方式”,就是在经营模式、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增值模式和资产模式都实现转变。“调结构”,就是调整产品结构,形成六大产品板块。“保增长”,就是苦练内功,加快创新,确保持续发展。这是武船冲破寒流、谋求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
目标设定好之后,武船开始寻找发展路径。杨志钢介绍,近年来,武船不断并购联合、外延扩张,走出家门,走到海边,甚至走向国际。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源于武船迫切的成长愿望,更源于武船急于摆脱狭小的地理局限,更新落后的管理、技术、理念,聚集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从生产工厂向现代企业的转型。
杨志钢说,他希望企业的每个板块产品都成为行业顶尖。他骨子里的“顶尖”意识,让武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
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武船制定了“实施六个模式转变,明确六条发展道路,建设三大制造基地,形成六大产品板块”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化发展,搏击“蓝海”,主动亮剑。
实施六个模式的转变,即经营模式由经营产品为主向经营市场为主转变,运行模式由工厂制下的事业部运行模式向集团公司制下的母子公司运行模式转变,管理模式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增值模式由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技术模式由制造技术型向研发型转变,资产模式由固定资产管理型向资本运作型转变。
明确六条发展道路,即对内集约提升与对外拓延发展相结合之路,有限相关多元化与聚焦专业化相结合之路,品牌化、差异化、体系化之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的发展之路,强力发展非船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之路。
建设三大制造基地,即武昌总部基地,青岛海西湾基地和武汉双柳新增长极三大制造基地。
形成六大产品板块,即军工军贸、民船、桥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成套设备和高层钢结构等六大核心产品板块。形成核心业务、成长性业务和新兴业务协调发展的格局。
杨志钢介绍说,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力争成为我国最具有时代感、文化底蕴、品牌特色和发展后劲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武船大力实施了系列创新工程。
围绕主业发展,推进体制创新。武船在完成整体改制的同时,围绕六大产品板块的发展,对下属部分分厂、事业部实施公司化改造,建立了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小总部、大集团”的集团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做行业领先者,推进发展模式创新。武船将各主业定位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双高”产品,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管理含量、价值含量,做行业领军企业。
科技引领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武船围绕基础技术和主业产品整合资源,设立了焊接技术研究所、涂装技术研究所、内装技术研究所等基础技术研究机构,还针对六大主业分别设立了各主业产品研究机构。
实施军民融合、两化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公司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按照“研究先行、工程应用、迭代优化”的原则,利用数字造船技术,走低能耗、高效益的绿色造船发展道路。
近年来,武船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布局主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军民非产品三足鼎立,比例日趋合理,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船已成为国家船舶工业“创新能力十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拥有军船设计公司、船舶设计公司、高技术船舶设计公司、船舶装饰研究所、特种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船舶与海工装备设计公司、信息集成公司等。
武船建立了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拥有国家保密一级资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资质、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桥式起重机制造、钢结构和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一级专业承包等资质200多件,是国内船舶工业企业中拥有高等级专业承包资质最多的企业。
杨志钢不无自豪地说,靠“武船精神”、“武船力量”,武船创造了发展规模持续跨越的“武船速度”。
理念 构建通向“蓝海”的捷径
武船积极把握国际市场脉搏,主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逆势发展和弯道超越。而发展理念的确立,则成为武船通向市场“蓝海”的捷径。杨志钢对此深有感触。
确立有限相关多元化发展理念。杨志钢说,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搞,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必须依托自身优势,谨慎选择相关领域进行发展;同时在每一个“元”领域,聚焦专业化,做大做强。可以说,从以军为主到以船为本再到军船、民船、非船产品三足鼎立,最终定位于军民融合、有限相关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思路,这是武船领导班子在把握企业经营及发展规律方面,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思想不断解放、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确立聚焦专业化发展理念。武船不断增强主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目标市场为中心,加强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把主业做专做优做强,提高主业集中度,从设计、工程管理、产品生产到售后服务一体化,培养产品板块。以母子公司架构,形成专业化子公司和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支撑专业化发展。
确立集约化发展理念。武船以“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作为企业愿景,在设计、制造、服务、营销等各阶段,以高技术含量、高品牌、高附加值装备赢得市场。以卓越的工作、卓越的设计、卓越的管理、卓越的团队、卓越的能力、卓越的绩效、卓越的文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精确设计,开展精益生产,推进精度造船,奉献精品工程,不断追求卓越,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绿色武船。
确立科技引领发展理念。武船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围绕主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加强各竞争要素建设,不断优化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具备了海洋工程船舶、大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产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了从“武船制造”到“武船创造”的华丽转型。
确立国际化发展理念。武船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快速适应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以出口高端海洋工程船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国际海洋工程、特种船舶、桥梁装备、能源装备市场,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确立资本化运作理念。武船坚持资本化运作,努力实现单一所有制向混合所有制的转型。积极与上游企业或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形式,加强市场、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走合作共赢之路。以股权多元化和公司内部控制权为主导,加快优质子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与上市。拓展公司融资渠道,积极利用船舶融资租赁等形式,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融合,促进公司规模化发展。
确立内涵式发展理念。明确技术、生产、质量、经营等职能战略,武船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公司战略管理体系,不断推进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保密管理、党建管理、风险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体系建设,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行为,使业务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可视化。加快现代先进制造业模式的推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整合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实现管理规范化、控制实时化和决策智能化。武船人“100+1”的质量理念、“质量负全责”的质量价值观、“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客户着想”的行为准则、“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和“一次到位、一次做对、一次做好”的自主质量管理规范,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确立文化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为武船的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培育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感召力的武船文化。武船以完善的制度夯实文化管理的基础,以现代的管理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以有效的机制放大企业文化的效应,使武船文化成为规范员工行为的心灵契约、凝聚员工意志的灵魂。秉承“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的经营方针、“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公司宗旨、“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的公司愿景,提炼形成具有武船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打造和谐武船、创新武船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筑梦“深蓝”,辉煌“海陆”,武船的传奇还将继续,杨志钢董事长对武船的发展前景充满了自信。武船人将按照建设“富强武船、科技武船、数字武船、国际武船、智慧武船、绿色武船、文明武船、幸福武船”的总目标,力争2020年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把武船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船舶及大型装备制造综合性企业,实现武船持续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