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阳
小时候,总喜欢背靠窗台,看着金丝般的阳光缠绕着我正读着的书卷,不经意地望望天空,然后把那些香甜的文字细细咀嚼,体味其中的奥秘。
曾经的我,在童话世界里寻找我心中的宝藏,跟随着舒克、贝塔在茂密的树林里乘着飞船游荡,跟随爱丽丝在麦田里低吟抑或是与萤火虫嬉戏,跟随灰姑娘遗失的水晶鞋在晶莹的泪光中等待王子渴求的目光……
于是我独自一人在新年前夕来到繁华的街道上,双手合十默默地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祈祷。望着她衣衫褴褛、孤苦无助的样子,我多想用棉被裹住她冻得发抖的身体和红肿的脚,多想让火柴燃烧时的火光多停留那么一会儿。
后来啊,我从幻想中走出来,尝试着在现实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在那些尖锐深沉的笔锋中寻找刻骨铭心的感动。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必定要成为理想的渴求者,不论宗教的泥潭是否弄脏了他的衣襟,不论旁人的讥笑是否充斥着他的耳朵,不论杂草丛生的地面是否刺痛了他的双脚,他都执着的走向理想的彼岸,他的耳边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的灵魂。也许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唯其痛苦,才有欢乐”。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执着。
而现在我更喜欢依偎在图书馆的一角,看着时间如马蹄般踏花而过,细细品味分分秒秒的美好。在泰戈尔“天空没有鸟儿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的哲思中喟叹,在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清愁中惆怅……
爱或者不爱,书就在那里,不离不弃;跟或者不跟,书就在我心里:相依相守,寂静喜欢。
洗去铅华,用一生与书为伴。
亮点点评
小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成长与读书感悟结合起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文中展示了作者由感悟童话的浪漫,到感悟巨擘的深刻的成长过程,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再现了成长的经历,底蕴丰厚。文中大量引用书中典型人物的事迹、名人名言,借此表现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由此可见读书对作者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