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宜君核桃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宜君县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了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要从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等方面着手,全县上下坚定信心,共同努力,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有效推动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核桃;发展;思路;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19-1
宜君县位于黄土高原南缘,地处渭北百万亩核桃林带的中心位置。县域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6镇3乡,总人口近10万人,年降水量709.3毫米,气候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水源清澈,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
1核桃产业现状
全县核桃总面积已突破40万亩,位居陕西省首位,2004年成为西北地区首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基地。201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陕西核桃发展重点县。2012年被陕西省林业厅授予核桃产业十强县。现有核桃加工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0家,开发了核桃乳、核桃露、核桃油胶囊、有机核桃干果及仁等系列产品,注册商标4个,年核桃加工3000吨。开发的“益智源”牌有机核桃先后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首届和第二届金奖、“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干果类)一等奖,同时荣获铜川市名优产品称号。自主研发的《有机核桃生产技术》荣获2005年度铜川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及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编制的《有机核桃标准综合体》,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发布为铜川市地方标准。开发的核桃多肽粉、多肽酒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有机核桃包装申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2项。
2012年核桃总产量9000吨,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0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山区主产乡(镇)核桃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60%,核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涌现出20亩以上大户655户,辐射带动效果十分明显,2个县级示范园已成为全县核桃科技培训基地。大户对核桃园的管理逐步走向专业化,核桃收入比重占70%以上。
2存在问题
晚霜低温灾害是核桃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造成核桃产量不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核桃园管理水平依然不均衡,贫困户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应用不到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多为老弱病残,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现有需求和服务。“小机构、大产业”的矛盾日益突出;核桃加工、销售企业规模小、经营不善,产后服务功能滞后。
3发展思路
3.1壮大基地规模
加强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重点建设规范化示范园5万亩,改造低产园15万亩;新建良种基地3万亩,良种采穗圃0.2万亩;建成有机核桃基地2万亩,科技示范园1000亩;组建核桃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各11个,建设有机核桃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培训林农5000人次;高标准建成有机核桃产品交易市场1个,发展系列产品加工。使基地面积稳定到45万亩,良种率达50%,有机核桃10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400元,力争把宜君县核桃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
3.2搞好核桃产业长廊建设
规划建设“以棋盘镇为中心,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及“哭泉-雷塬”两条核桃宽幅林带。形成“沿210国道两边46公里、铜黄高速公路沿线、棋周路沿线”、及“哭泉-雷塬”约40公里两条核桃产业长廊。同时建设“焦坪-秦家河”约10公里、“湫沟-山岔”10公里等几条乡村道路核桃林带,产生规模效益。
3.3建设核桃批发交易市场
要以县城、棋盘、哭泉为中心,积极建设规范化的核桃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形成“以棋盘镇为中心,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为轴线”的核桃批发交易市场,带动全县核桃产业发展。
3.4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在重点搞好4个国有林场和各乡(镇)村核桃示范园建设的同时,东部塬区适量发展核桃基地,中西部山区着重开展以“五项技术”为主的低产林改造,达到扩张规模和优化品质同步发展,力争10年内核桃基本实现良种化。
4应采取的措施
4.1加强领导
成立宜君县核桃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争取、资金整合、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等工作,确保核桃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4.2优化环境
在《关于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决定》、《加强特色产业建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决定》等基础上,结合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县财政设立核桃发展专项资金。要广开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全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核桃产业,为核桃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3强化服务
充分发挥宜君县有机核桃产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有机核桃网站、技术与产品营销组织建设,及时收集国内外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先进栽培、加工技术及市场信息。要加大林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市场标准体系、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技术培训,关注果农生产和企业发展,不断促进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4.4完善政策
大力扶持现有核桃加工企业,新建核桃加工包装企业和贮藏企业,激活核桃产业链条。积极与科研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开展抗冻品种选育和防霜冻试验,把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求早日实现新的突破。要把核桃晚霜低温灾害纳入农业保险范畴,通过保险和民政救助的途径,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损失,多层面保障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5创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策驱动、行政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助动、干群联动的产业发展机制,重点创新基地建设、科研试验、产业开发及考核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果农、企业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推动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简介:张宁,大专学历,宜君县林业工作站,工程师,研究方向:造林绿化和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