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雪帆
陈泽民,三全食品集团创始人。创业时56岁,时任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后放弃公职,从卖冰激凌起步,做到中国速冻食品的“教父”。
李伟,思念食品集团总裁。大学毕业之后,先后做过公务员、记者,后借款200万创业,成为河南最年轻的福布斯富豪。
朱文臣,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1995年创建辅仁药业,先后兼并多家药厂、收购宋河、入主ST民丰借壳上市,成为蝉联多年的河南首富。
以上三位,毋庸赘言,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他们既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歌伟的客户,又与张歌伟拥有同一个称呼——豫商。
“自古华商多豫商,豫商多诚商、多正商、多义商、多侠商、多智商、多力商。”诚实信义、崇尚中庸、低调内敛、兼容并包、乐善好施、务实创新……这些豫商精神都能在张歌伟身上得以印证。
张歌伟是谁?
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州市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常委?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郑州市印刷协会副会长?二七区慈善总会副会长?
当记者试图去缕清他的诸多名头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词:实干家。
二次创业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暖中原大地,河南郑州便冒出个名为“郑州市环城印刷厂”的乡镇企业。说它是企业,其实不过是个3000块钱起家、十几个工人的小装订作坊,主要承揽书刊装订业务。作坊虽小、但理想远大,创始人张文瑞带领这一众兄弟,短短3年时间,便引入了第一台北人胶印轮转机,这在当时的郑州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豫商精神可见一斑。
彼时的张歌伟,刚刚年满18岁,在郑州晚报社印刷厂工作两年有余,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胶印轮转机师傅。如果不是为了帮助父亲振兴家业,或许张歌伟也会一直端着“铁饭碗”,享受着国营体制带来的无上荣光。可是当选择摆在面前时,正值青春年少的张歌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体制内的安逸生活,来到了父亲张文瑞的厂里,当起了胶印轮转机的领机师傅。与很多初创时期的企业一样,这里没有完善的配套生产体系,没有搬运设备,很多工作都要靠体力来完成。尽管如此,现在回忆起那一段时光,张歌伟依旧无怨无悔。
就这样,6年光景转瞬即逝,小作坊慢慢成长为大工厂,24岁的张歌伟也成为了一名集生产、供应、办公室、业务等多岗位经验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副厂长,开始全面主持工厂里的各项工作。一年之后,父亲张文瑞过世,张歌伟承担起了将企业发扬光大的重任。
此时的“郑州市环城印刷厂”已在河南省内小有名气,尤其是在书刊印刷方面颇负声望。基于此,张歌伟决定将工厂更名为“河南省书刊印刷厂”,一方面更便于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谈起这个名字,张歌伟不禁爽朗地笑道,“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国营的味道,那时候每次到省里开会,都有人逗趣地说我们是‘河南新华三厂。”
正如张歌伟所料,改名之后的“河南省书刊印刷厂”生意更加兴隆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或许是骨子里那种沉稳踏实却又锐意进取的豫商精神在起作用,张歌伟并没有沉迷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是再一次踏上了新征程——二次创业!他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深感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决意进行彻底改革,实现打造“百年企业”的奋斗目标。
时间来到1997年,张歌伟“二次创业”的最关键一战正式打响。为了摆脱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病,打造更加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张歌伟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股份制改造工程。1998年初,河南省印刷行业中首家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谈及企业名称的由来,张歌伟解释道,“父亲叫张文瑞,取其‘瑞字,既代表祥瑞之意,又能时刻鞭策我传承与发扬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同时也希望瑞光能够给家乡带来吉祥的光芒。”
诚如张歌伟所言,这一束祥瑞之光照亮了中原大地的印刷行业。
股改之后,瑞光在资金与管理上的问题得以解决,张歌伟紧接着开始了对市场策略的改良,他决意让瑞光摒弃印刷行业惯有的墨守成规作风,向业务目标主动出击。在那时,书刊印刷都是编辑跟着印厂跑,校稿和出版都需要编辑一次次到印厂沟通协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用户体验很差。
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商机。张歌伟很快看到了机会,并迅速转变瑞光的工作流程,让员工主动上门协助编辑进行修改、调版等工作,甚至还在厂内设立了专门的校对岗位,为刊物印刷把好最后一道关,这让各大出版社一下子找到了“上帝”的感觉,瑞光的业务量随之大增。一个小小的改变转变了行业的规则,也逐渐开启了瑞光的崛起之路。
张歌伟敢于创新的性格还体现在技术革新方面,从老式铅印轮转机到胶印轮转机的引进,再到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瑞光总能把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引入河南市场。
当然,如果张歌伟仅仅将印刷理解为印书印报,靠“一招鲜”走天下,那么对于一直以书刊印刷为主的瑞光而言,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从2000年开始,张歌伟又审时度势地树立了“大印刷观”,充分延伸产业链,面向市场需要发挥其所能,承接各类包装业务。2003年1月,郑州瑞光印刷物资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7月,郑州瑞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两家子公司的成立,使瑞光形成了以书刊印刷为主、向相关产业延伸的集团化发展格局。
2012年,张歌伟辞去了瑞光印务总经理,正式开启了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时代。与此同时,公司还形成了“总部+子公司”的管理模式,由总部对瑞光印务、瑞光包装、瑞光物资三家子公司进行管理,总部领导定战略,各子公司的管理团队定战术,由总部每年对子公司进行考核,形成了既有管控又有授权的集团公司管理模式。
现如今,要理清瑞光的业务结构恐怕得花些时间,因为它不仅涉及出版物印刷(书籍、期刊杂志)、包装装潢(食品、药品等的彩色包装盒、彩箱、手提袋)及其他印刷品印刷(广告画册),而且还经营电脑制版业务以及印刷物资、印刷机械及配件,还包括自营产品的进出口业务等。
回顾张歌伟执掌瑞光的这些年,一次次的“二次创业”似乎是最好的注脚。更多时候,张歌伟扮演的是一个改革者的角色,督促瑞光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进,让这家有着30年历史的企业总能亮出自己崭新的一面。
布局O2O
“鱼,自由自在。植物,在泥土里面健康成长。而你呢?在现实社会中有鱼的自由吗?有植物的健康吗?打破传统的束缚——‘瑞光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故事,欢迎你加入瑞光。”在瑞光印务的官方微信上有一段颇具小资情调的微电影,上面这段话就出自这段电影。或许你很难将这样的格调与一家具有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印刷企业联系起来,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瑞光的连锁门店招募加盟商的宣传广告,是不是更为惊讶了呢?
门店加盟?这不是快印店的套路吗?印刷厂何必去做这个呢?
且慢,在抛出这些疑问之前,不妨先听张歌伟讲一讲他的O2O布局。
“未来的趋势是,书刊印刷市场将会出现大量萎缩,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包装、商务印刷,要如何做?没有了出版社的大产品,就必须把小产品做上来、做成量,我认为这是个势在必行的途径。”张歌伟讲的“途径”,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门店+网络”,这也就是他的O2O布局。
与很多正打算进入电商领域分一杯羹的传统印企不同,张歌伟的“这盘棋”已经开始排兵布阵。
从2012年底,瑞光就成立了网络营销部,现在也叫电子商务部,前期主要负责宣传推广,没有正式铺开工作。从目前线上运营的情况来看,要想实现接单,也是指日可待。张歌伟坦言,“线上接单多是散活、小活,瑞光的定位主要在中高端客户,即使做合版,也不会刻意把价格压低。今年还会继续扩大,做成一个网络在线的印刷服务公司,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
如果光说这个电子商务部,似乎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同时做连锁门店的,恐怕就不多见了吧。在瑞光路的入口处,一家郑州市最大的“瑞光印务”门店设立于此。说它是门店,其实瑞光人都称之为“总部”。为什么是“总部”呢?
原来,这就是瑞光印务的商务印刷部所在地。由于工厂并不临街,所以当年瑞光就在此建了个门店,起到迎宾和广告的作用。现如今,随着连锁门店的日益增多,这个“总部”的作用就日益凸显,目前已经开始经营的七八家门店都由这里统一管理。据张歌伟介绍,现在这七八家门店,其中有四家是直营店,其余的是加盟店,主要负责接单和设计。加盟店由瑞光负责统一的店面设计,如加盟商承接到商务印刷、图书、饮食品包装业务生产等加工活源,会送到瑞光印务统一生产并配送上门,既方便了顾客,又能让加盟商从中获得返点,因此这种加盟方式也受到了很多加盟商的欢迎。
随着连锁门店越来越多、网络营销日益成熟,张歌伟的想法也逐渐清晰,“线上线下一定要结合起来,以后要覆盖整个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提供从接单、设计、生产到配送的一条龙服务。光有门店或是光有电商都是行不通的,生产配套也要跟上来。O2O不能仅靠从线上到线下的单向流动,而应该是线上线下自由流动。”
至于未来会达到怎样的目标,张歌伟又一次爽朗地笑了,“现在还在摸索中,往前走走看再说吧。”这让记者想起4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上,嘉宾们颇为认同的一句诗——“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张歌伟也说他一直是跟着感觉走,事实上,顺势而为又何尝不是瑞光的成功之道呢?
产业园之梦
十年之前,张歌伟曾有一个梦想——在河南建立一个印刷产业园,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共圆印刷梦。
十年间,印刷行业风起云涌,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微利、无利……这样的呻吟在行业内弥散开来。如何跳出绝望的红海?印刷产业园,似乎成为这一命题下还算不错的答案。
“让中小企业摆脱小作坊式的单打独斗,不再为地皮产权不明、配套服务缺乏、市场信息闭塞、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犯愁。印刷企业可以拥有更加良性的生存环境,通过专业化经营,实现精细分工、合作生产,借用‘产业集群的资源带动自身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这是张歌伟的产业园之梦。
十年之后,时间拨转到2013年,郑州市开始启动工业企业外迁,张歌伟实现梦想的契机到来了!在省、市两级主管部门协调和帮助下,由瑞光公司主导的“河南瑞光创意印刷文化产业园”正式获批,并列入了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谈起这个项目,张歌伟难掩激动之情,“现在各地都在做文化产业园,有些是政府在主导,有些是企业在自建,其中进驻的企业大多还是大中型企业,甚至有些产业园只是单独一个企业。我认为产业园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进驻一些原辅材料供应商,还有物流配送、创意设计和出版发行等配套行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这种集群化合作,不仅能降低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对外界也比较有吸引力,只要客户进入园区,肯定能获得更快、更好、更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据张歌伟介绍,这个产业园位于郑汴一体化产业区,在郑州与开封之间的路网交汇地带,交通十分便利,一期用地300余亩,以“绿色低碳”生产为目标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可以为印刷企业量身建造现代化标准多层厂房,还有印刷物资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多功能办公大楼、会议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产业园建成以后,这里将汇集众多创意设计机构、印刷企业、印刷材料供应厂商等文化企业入驻,形成较完整的印刷产业链。
不仅如此,瑞光还在黄河以北的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建立了一个创意印刷包装产业园,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一期用地400余亩。张歌伟坦言,面对当下的行业形势,他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园建设方面,为印刷厂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良性的竞争环境。归根结底,这是行业责任的问题,也是张歌伟最大的梦想。
低调中蕴含霸气,内敛中胸怀壮志,言行中透露笃定,抉择中彰显睿智。这就是张歌伟,一名稳健、持重的印业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