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
【林清玄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30岁前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写过30多本儿童文学作品以及与教育有关的书,文章数度被摘录进入小学语文课本,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与时间赛跑》、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林清玄先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由于家境贫寒,孩子们连阅读都是一种奢侈。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似乎是不利的,但林清玄却“意外”地成长为著名作家。他著作等身,其中有30多本儿童文学作品,对家庭教育更是有独到见解,常常语出惊人。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他以自身成长脉络为线索,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核心秘密。
何苦逼孩子考第一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写了那么多本书,拿遍了台湾的所有文学奖,小时候一定是个早慧儿童吧?
林清玄(以下简称林):不,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考不及格。
记:那后来怎么会有如此出众的成绩?
林:因为长辈一直鼓励我。有一次考试,我好不容易考及格了,很高兴,拿回家给爸爸看。我爸爸正在吃饭,看到我的成绩单,马上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们很奇怪,考得这么差还如此高兴?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心想坏了,爸爸是农民,向上三代都是农民,我可不要做农民,所以后来就用功读书了。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饺子,我很开心。饺子端到桌上,老师说:“我教书50年,看人很准的。我用我的性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我非常感动,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因为从来没人这么赏识我,还用性命向我保证。后来我知道,全班每个同学都去他家吃过饺子,他对每个孩子都说过同样的话。但我没有失望,老师的肯定确实影响了我的人生。
记:后来您的学习成绩就变好了吧?
林:起色不大。高中毕业,我参加高考,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361分,我考了361.5分。终于考上大学了!我高兴得不得了,回到家就用红纸写了一条标语,“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我家的大门上。上大学的时候,我想,那个考361分的考生是谁,他比我还要幸运哩。一番调查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这个幸运儿。他叫张毅,后来跟朋友联手创建了“琉璃工房”公司,现在公司名列世界500强,他仍是老板之一。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孩子不要放弃,家长更不能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那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孩子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把他们教育成一个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记:在大陆,应试教育仍是主流,家长们不得不格外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排名。
林:我读过一个科学报告,研究人员访问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看他们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否都名列前茅。结果出人意料,这些成功者小时候的考试排名大多是班里的7~17名。我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可以称之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秘密。首先,考第1名的孩子压力太大了,为了保住第1名的宝座,他要牺牲许多玩耍时间,这样,课本以外的知识就得不到积累,成了书呆子;其次,考7~17名的孩子,人际关系普遍较好,他可以和考第1名的同学做朋友,也可以和考倒数第1名的同学做朋友,而且他压力小,生活更轻松,脑子更活络,更有创意,长大以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由此可见,家长朋友们不必逼孩子考第1名,让孩子轻松一些,自己也轻松一些,岂不是两全其美?
记:您上小学的时候调皮吗?有什么趣事吗?不妨讲一个与大家分享。
林:趣事太多了。上小学时,我的同桌是一个高大、泼辣的女孩。她在桌子中间画了一条线,警告我,如果超过这条线,会产生严重后果。有一天,我睡午觉时不小心跨界了,醒来时发现右臂半截袖子不见了。我连忙问同桌:“有看到我的袖子吗?”她漫不经心地从抽屉中拽出半截袖子,扔给我,说:“没把你的手臂剪掉就不错了!”我恨她,一心要报仇。我曾把一条蜈蚣放在她的书包里,可她不怕。后来,我趁她睡午觉时剪断了她的一条辫子。她醒来就哭着问我:“有看到我的辫子吗?”我马上从抽屉里拿出剪断的辫子扔在桌上,说:“没有把你的头剁掉就不错了。”我的快乐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重点培养七种能力
记:您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林: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实施教育,唤醒孩子内心爱的种子。有出息的孩子内心爱的种子已被唤醒,他们认识到了自我,没出息的孩子内心爱的种子仍在沉睡,他们认识不到自我,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家长要明白,除了学习,孩子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具体来说,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以下七种能力:
第一,面对挫折的能力。家长保护孩子是没错的,但让他适度了解世界的阴暗面,适度经受打击和挫折,他会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坚强。打击和挫折能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能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第二,向往美好的能力。所谓美,有三个层次:物质与欲望之美、文化与艺术之美、内心之美。前两个层次孩子都能很容易接触到,而内心之美需要从小培养。如何培养呢?家长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大家看,“善”字与“美”字的字形相似,不妨这样理解:“善”长大了就变成了“美”。
第三,爱的能力。想想看,我们下班回到家,把爱人抱起来转一圈,爱人大约有50公斤吧,但我们感觉不重,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如果我们找一块50公斤的大石头,要抱起来转一圈,我们感觉很吃力,因为我们心中对石头没有爱。这说明,爱的感觉可以减轻人生的负担。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和朋友,这样才能更轻松地面对人生。
第四,理解生命的能力。台南有名高一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父亲每天都要用手指敲击凤梨,以鉴定凤梨甜不甜,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儿子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击凤梨以鉴定凤梨甜度的设备,后来这套设备得到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学习成绩好,而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程度,心疼父亲是珍惜生命,发明更需要了解凤梨的生命规律。
第五,逐步形成世界观的能力。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国外读书,以培养孩子世界观,这样的想法很好。孩子只有认识到世界的广阔,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我在与读者对话时说,人的一生中,世界观是逐步形成的,20岁时,你是站在桥上看风景,30岁时,你是站在楼上看风景,40岁时,你是站在山上看风景,50岁时,你是站在云上看风景,80岁时,你是站在天上看风景。人生的风景其实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看风景的视野和心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见解会更深广,体会也会更深刻。
第六,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学生上课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下课不敢请教老师难题,这就是缺乏表达能力的表现。我发明了一个“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害怕表达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三遍,慢慢地就能克服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第七,提炼观点的能力。培养孩子有主见,写文章时善于提炼观点,家长首先要有创意,不能因循守旧。我给我的孩子讲睡前故事,从来不讲《白雪公主》,太老套了,我自己写了365个故事,一天一个讲给孩子听,一年讲下来不重样儿。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个独生子。有一天,国王叫王子搬把椅子到阳台上,王子不肯,说自己身份显贵,怎么能搬椅子?椅子是下人搬的。后来国家战败,王子流落街头,被一个做椅子生意的人收留,每天的生活就是搬椅子。这个故事的观点是,人不能懒惰,否则必受惩罚。先有观点,再讲故事,肯定是好故事。
记:勤奋学习也是孩子必备的能力吧?
林:只要内心爱的种子被唤醒,孩子会自觉地勤奋学习。我算是内心爱的种子被唤醒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就立志当作家,小学每天写500字,中学每天写1000字,高中每天写2000字,大学每天写3000字,一直坚持下来。我17岁时开始发表作品,20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现在已经出了131本书了。我算勤奋吧?但我并不觉得苦。
陪伴孩子细致生活
记:您认为亲子关系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
林: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理想的亲子关系。有一天,电影明星成龙从外地出差回来,突发奇想,要当一当体贴人的爸爸,于是赶到学校去接儿子。他站在校门口等啊等,学生都走光了,还是不见儿子的身影。他很奇怪,就去问老师。老师查了半天才弄清楚,对成龙说:“对不起,您的儿子两年前就毕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成长得很快,如果家长不用心陪伴孩子,不和孩子细致地分享生活,那就会错过孩子,不认识孩子,更别说得到孩子的心。现在回答您的问题,我认为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像朋友那样,平等、相知、互勉、无话不谈。
记:您和孩子们的关系好不好?
林:我和三个孩子相处得很好。每天孩子出门,我都站在门口,拍拍他们的肩膀,说:“爸爸爱你们,要加油!”每天孩子回家,我还是抱抱他们,说:“爸爸爱你们,今天辛苦了。”我和他们就像朋友那样,我把我的经验说给他们听,同时向他们学习。
记:您小的时候,爸爸也是这样对待您吗?
林:恰恰相反,在我记忆里,爸爸从来没有抱过我,可能是因为他的孩子太多了吧。我记得,我第一次跟爸爸深刻地交谈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到山上去耕种,遇上暴雨,没办法回家,晚上就只好睡在放家具的工寮里。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聊得比较深入。终于有机会跟爸爸谈心了,我感动得不得了。后来我就想,将来我有了孩子,我要每天都跟他们谈心。这是我在内心对自己的誓言。我大儿子31岁了,出门的时候我拥抱他,回来我也是拥抱他。我要把我的誓言传递给他,将来他会爱他的太太,爱他的孩子,爱他身边的人。这个态度很重要,家长们不要吝啬于向孩子表达爱。
记:您小时候学习写作的时候,父母鼓励过您吗?
林:爸爸对我的志向不以为然,不过也没有刻意禁止。说到鼓励,妈妈是我的恩师。小时候,每当我趴在桌子上写故事时,妈妈总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柔声问:“你在写心酸的事还是有趣的事?人遇到心酸的事,躲在被窝里哭哭就没事了,所以你要多写一些有趣的事与别人分享。”妈妈质朴的语言确立了我的写作方向,就是:写作是要与别人分享快乐,交流思想。所以,我就形成了清新、积极的写作风格。
记:现在,不少家长鼓励孩子从小学习写作,您对此有何看法?
林:我当然赞成。写作非常有趣,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感受力。我从8岁开始写作,感觉受益匪浅。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当作家有两件最幸福的事情:第一个是不断往更高的境界攀登,和更多人分享生命的经验;第二个是不断探究自己的内心,做与文明有关的事情,你会整理自己的心,接触到世界的最深处与最远处。
记:最后,您对本刊读者有何忠告?
林:我大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我送给他一个锦囊,里面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孩子,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算是成功。愿以此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