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盼盼
摘要:《抗敌歌》是我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合唱作品。优美动听的旋律,催人奋进的精神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传唱至今。本文以作品的创作背景为依托,试图对其创作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黄自 《抗敌歌》 创作
一、 《抗敌歌》的创作背景
(一)《抗敌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抗敌歌》原名《抗日歌》,是我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歌曲,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混声合唱,创作于“九·一八”事变时期。此时怀有爱国热血的黄自希望通过歌曲创作激发国民大众奋起抗战,也以此表达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抗日决心。
1931年11月,在黄自带领上海国立音专的广大师生到浦东一带为东北义勇军进行募捐时,在没有等到合适歌词的情况下毅然执笔以喷薄汹涌的创作激情写下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恨。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挠。”并在对其谱曲之后由词作家韦瀚章对第二段歌词进行了补写,从而形成了这首铿锵有力、充满爱国激情的抗日合唱歌曲。就在歌曲创作产生后的11月9日,由上海国立音专的学生在广播电台进行了首唱,同时胜利公司还将此歌灌制成唱片进行传播。创作发行初始,歌曲即命名为《抗日歌》,但是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的禁止,使含有“抗日”字样的《抗日歌》不能在公众场合出现,因此不得不将其改为《抗敌歌》。
(二)《抗敌歌》所反映的人文思想
作品表现了当时的爱国人士对侵略者的痛恨与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当时全民参与抗战的时代特征,表现了中华儿女满腔热情、奋勇抗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鼓舞民众决心,激发抗日热潮起到了宣传与鼓舞的作用。歌曲的歌词精练有力、旋律激情涌动,艺术水平很高。欣赏它可以使人感受到激昂的革命热情和浓厚的爱国深情,使人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其德育教化意义深蕴其中,是对于人精神与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从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深入领会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感受其慷慨激昂、激励向上的力量。直到现在,这首歌曲仍然广泛流传,至今仍被很多的社团组织与学校团体做为专题演出的经典曲目,并被一些专业音乐院校做为专业的传统教学曲目,是影视作品当中经常被借鉴引用的一首歌曲。
二、《抗敌歌》的音乐特点
(一)《抗敌歌》的节奏特点
作品的节奏雄健有力,节奏当中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主题音调,节奏感非常强,音律表现紧凑,结构层次分明、歌曲整体气势磅礴雄劲、大义凛然。并且这一主题音调具有核心动机的性质,是整个乐曲的中心和基础。旋律的节奏和歌词自然朗诵的节奏基本一致,乐曲当中所蕴含的表情和歌词的意义结合得恰到好处,是歌词良好的载体。如此一来,具有西洋音乐特点的大音阶和主音大三和弦的痕迹并不明显,乐曲自然而然的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大、小调作曲方法,并使其节奏曲韵为歌词服务,是洋为中用的典型之作。它的主题单调性质稳定的进行,歌词与节奏完美的结合,应用了进行曲中常见的带附点的节奏类型,使歌曲的表情更加刚毅,色彩更加鲜明。
作品的核心正是它的节奏旋律,乐曲本身就在整个旋律当中作了多次的重复、模仿、倒影、移位以及变形和节奏的重现。如整个乐曲的骨骼,虽然矮小,但仍在乐曲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曲的主题音调共八拍,前两拍是乐曲的原型,第三拍的后半拍最后一个音的延伸和反复,后面的六、七、八拍则是逆时倒影增时。乐曲的旋律和歌词两者结合成为歌曲的主要内容,其节奏旋律处于主要位置,是乐曲的中心,而其他的一些歌曲手段则是它的强化、补充。
(二)《抗敌歌》的旋律特点
作品以其激昂有力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震动着受到侵略的麻木的国人,唱响了中华儿女捍卫家园、保卫祖国的强音。它发展了我国民族音乐的曲调,推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歌曲具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和浓厚的本土化民族特征以及通俗易懂的歌词和生动形象的旋律曲调,在创作上借鉴了欧美西方音乐创作的理念,并将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和创新。与此同时整首歌曲当中的歌词具有诗歌性的结构和韵律,每句歌曲和辙压韵、平仄有度,非常具有节奏感和力量感。
作品的整体篇幅不大,其第一段的歌词音乐是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一个大段落,每个乐段各自包括两个乐句,乐句又各自包括两个或者三个乐句,共计18个小节。整曲第一乐段具有呈示性,其前奏是一个4小节的独立乐句,而第二乐段具有展开性和引向结束的功能。其第二段句中“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等歌词具有明显的口号式特点,并兼以动机式的旋律音型出没游走于四个声部当中,模仿技法的恰当运用更加深刻、完整的表现出了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精神与深刻内涵。歌词词性的结构虽然简单,虽只涉及了近关系调,但其整体和谐、统一。
(三)《抗敌歌》的曲式、和声特点分析
作品吸收了西方传统的作曲理论与作曲技术,在对西方音乐旋律、曲式、和声、对位、声乐写作与钢琴写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民族的音韵特点、声调和朗诵特征,应用作曲家本人的深厚作曲经验进行创作的。其在多声部和声技法的运用当中,表现出了对于西洋大小调功能和声的吸收运用,直接运用了自然大调或和声小调的调式、并应用了三度重叠的和弦结构、包含强进行为主的和声连续以及典型的和声终止式。
它的曲式属于没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中的一种,即单二部曲式的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表现为主歌在前,副歌在后,形成单主题的二部曲式。其第二部分从主题的分裂展开开始,最后进行收束,但并不再现第一部分中完整的一个乐句。第二部分在结构上和调性上都体现了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运动过程。
作品的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句所组成的,歌词采用的形式是问答式,音乐处理上采用的是“领唱——合唱”交替进行的歌唱手法,表现为单旋律与和声织体的相互交替。与此同时,它的每一个乐句都包含有一问一答的两个小乐节,前面一个乐节都是从号召性的上行和弦音开始的,后一个乐节采取坚定、果断的下行音调来进行了结束。歌曲的第二部分应用了第一部分两端的音调,即三个上行的和弦音和三个连续二度下行的音,采用的是模仿复调的方式来进行展开,结尾处以单旋律的齐唱与和声织体的合唱来首尾呼应,将整首歌曲推入高潮,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抗日爱国人士紧密团结、携手并肩,奋起抗日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怀。
作品歌词形式为长短句,歌词有韵,八句为一段,在表现形式上其以形式相同的做了一次歌词反复,因为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是作曲者的本人创作,因此很适宜用这种曲式形式来进行谱曲表现。这首歌曲一共包含44个小节,综合看来,分为两段歌词,两个大段落,每段又包含18个小音节,在歌曲开端以4个小节的引子开始,歌曲中间以4个小节的过门隔开。第二乐段并没有完全按照第一乐段进行反复,而是在一些声部做了调整,如歌曲当中的15、16小节和37、38小节。在表现上这样的调整很出采。可以说两个乐段的基础音乐材料是一样的。
所以,这首歌曲既不合适完全的作为分节歌曲进行处理,也不适宜以通谱的复二部结构进行分析,它只是有着两个单二部曲式的段落,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带有变化的反复。然而正是这种灵活有变的曲式,反映出了作曲家的作曲技巧与技艺。其第一个乐段可以看出属于和声体,是一种响应式的表现形式。第二个乐段则在和声的范围内开始。在作品的开端其单声部和多声部织体的对比,使男低声部的纯音色和四声部的男女混合的音色形成了对照,鲜明地表现了歌词所要重点突出的那种一问众答式的演唱效果的重要性。
三、结语
黄自创作的《抗敌歌》鲜明地反映了全民抗战的时代性,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品具有浓厚的本土化风格,采用了歌谣体的结构形式。黄自开创的民族化新音乐手法,为发展我国民族化音乐与西方创作技法进行结合的创作手法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光华.从黄自的合唱创作看音乐与政治的关系[J].艺海,2006,(04).
[2]薛丽.以《抗敌歌》为例谈黄自抗战音乐的激情风格[J].剧作家,2009,(03).
[3]尹晨曦.论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D].保定:河北大学,2007年.
[4]巩成国.最早创作抗日歌曲的作曲家——黄自[J].琴童,2006,(12).
[5]李强.黄自声乐作品创作艺术及其合唱作品的特色探析[J].黄河之声,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