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教学法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2014-08-26 13:12黄玉莺
教育界·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应用课程

黄玉莺

【摘 要】《出纳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流程作为参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在现代的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模拟教学法的运用就增加了会计实践操作的内容,实现《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本文将详细阐述模拟法在《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出纳实务》课程 模拟教学法 应用

《出纳实务》是一种会计专业的技能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出适应于出纳岗位工作的人才。现代企业要求出纳岗位的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做到快速顶岗作业。针对这些岗位能力的变化形式,我国各具有相关专业的院校就要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其综合素质。而模拟教学法的运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直观的、仿真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模拟其中的岗位角色。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掌握出纳实务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日后能够很快的融入岗位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一、模拟教学法的优势

(一)模拟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了实践教学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引导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具体的实践操作由学生来完成。在这个模拟环境中真实、生动的案例能够引起学生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通过实际的操作,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积极主动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便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

(二)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模拟教学法是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再通过运用促进更深的学习。即是在设置的仿真环境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对于欠缺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因此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还熟悉了出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而对个人的学习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此外,在此模拟环境中进行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沟通能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思路

(一)在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与现代企业出纳岗位相符的项目,从中通过出纳工作任务的真实体现来提升学生的各项技能。

(二)具体的操作。教师是模拟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需要在课前根据教学的内容认真编写备课教案、设置好相应的情景,并准备好情景操作需用的设备工具。作为模拟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学生,需要进行事先预习,对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从中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岗位技能。

(三)在这一教学过程结束后,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对于这种情景操作过程中的体会进行表达。这样的模拟教学很好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提升个人的能力。

三、模拟教学法在《出纳实务》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利用模拟实训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环境中进行不同出纳业务的处理,主要是对现金的收付办理、银行汇票的结算、出纳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现金以及票据的保存等,能够进行合理的安排。而模拟教学法实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主要是从以下三种形式的运用中得以体现的: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情景教学法中,首先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对应相应的理论知识点设计好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需用到的工具。其次,为了实现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做学前的预习工作。下面以“银行汇票业务为例”具体说明模拟教学法在《出纳实务》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1)情景的设置。设置一个与本节学习内容一致的情境中,在设置此情景时教师需要结合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规范给学生提供手工操作的各种实验资料和工具,例如支票、账簿、报表和印章等尽量和实际的会计工作相同,模拟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开展记账凭证的编制、现金的记账、银行汇票的操作、账表的启用和装订等一些基础的出纳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掌握和运用本节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获得一些职业操作经验。下面举例说明“上海某企业需购买一些机械设备费用为100000元,现公司以支票付款的形式进行付款各供应商”。(2)提出问题。教师在提出银行结算这一项目时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设置讨论项目,在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时要讲究艺术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确定项目的任务。例如:支票的类型(现金,转账、普通);支票的期限问题;支票退票的处理;支票遗失的处理。(3)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提出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引导,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例如:支票的填写要求。之后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深入的学习。(4)团队合作。在模拟情景中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学习,也可自发地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不同的观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补充、修改,从而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5)总结分析。在实验操作完成后,由学生写出实验心得,并讲述自己或团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需要教师耐心的听取学生的发言,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之后由老师对他们做出综合评价,并共同讨论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模拟教学法中的案例模拟。案例模拟教学法是利用与教学内容关系紧密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对出纳实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主要步骤为:问题的设置、列举实际案例、学生思考和分析、教师讲解和总结。下面以具体的实例来具体说明案例模拟教学法实现出纳实务教学实践和理论的一体化结合。endprint

先由教师设置问题。出纳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现金、支票以及银行结算的票据进行保管,但是除此之外,能否对支票印鉴进行保管呢?下面给出相应的案例:某有限公司担任会计出纳的王先生利用职务之便以及公司领导对支票的查核存在很大的漏洞,便多次开具虚假支票提取公司现金,之后在利用公司其他资金进行填补以掩盖事情的真相,但是,随着数额的逐渐增多,王先生的行为败露,他贪取公司资金用于个人享乐。

首先,通过这个案例要学生进行分析其原因所在,主要是没有建立票、印分管制度和出纳人的个人品行较差。其次,在由教师对此案例进行具体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各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票、印分管制度,并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出对企业现金、票据、印章保管的要求。

案例教学是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操作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模拟教学法中的综合模拟。在出纳实务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除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了解和记忆外,学生自己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操作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进行讨论和表述等活动来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建立一定的知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出纳岗位工作分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和收支业务、票据结算业务;现金清查和银行存款的清查。针对这些活动可以要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相应的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现金的收付凭证;银行收付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以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簿的登记;对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商业承兑票等的填制与审核;对企业现金的盘点以及银行账单的核对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出纳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体验那种艰辛和乐趣,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在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方法,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的一体化结合,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最终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茜.基于情境模拟教学的《出纳实务》项目课程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0(08).

[2]吴慧萍.高职教育《出纳实务》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07).

[3]朱惠华.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上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而时习之”的课程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