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环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无疑可问、不知道如何去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引导、开启学生思维
面对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使其不过于松散,以致于偏离主题,要随时对学生所思考以及回答的问题引导方向,及时地给予点拨、指导和启发,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沿着教师要求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深入。如在讲授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打破教材内容顺序讨论思考题:为什么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发展状况如何?举例说明。让学生边看书,边查资料,边讨论,各抒己见。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紧紧围绕着问题,对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教师要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理论联系实际,用具体问题去引导学生
思想品德中有许多需要联系当前社会问题的观点,从政治的理论高度思考,做到学有所用。结合时事,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时事的分析探究会大大引发学生探究思想品德的一些问题,能较直接地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价值,从而他们会更加积极的学习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并且会积极的将这些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如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我就联系人大换届选举进行教学。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就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领导人为什么要卸任?新的领导人是怎样选举产生?宪法是怎样规定的?通过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即理解了课本观点,又了解了国家大事,培养了政治意识。
三、巧妙运用迁移问题,使学生触类旁通
在课堂上,学生面对问题有时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谈起,即使是回答了也是答非所问,有些问题回答的不全面,观点见解也不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应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运用恰当方法巧妙迁移、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师可以由错误答案分析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明白所错之处在哪,进而学会迁移分析,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在学习九年级关于“共富”和“先富”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提出问题:共富必须先富?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我先讲解: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有先后之分,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如在高速路上行驶的车,如果一样的速度就会塞车。我再反问学生:先富就一定会共富吗?为什么?学生答案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我这样解释:先富要帮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还要靠国家发展经济和分配政策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先富不一定共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掌握了难点知识,而且也活用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兴趣。
四、梳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归纳整理的材料和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从材料中筛选,在众多的、杂乱零碎的信息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的整理过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能把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材料分离出来,这样聚焦统摄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矛盾中寻求正确的答案,在繁杂中归纳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尤其要加强聚焦统摄思维的训练,不断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例如:我在讲到九年级“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时,帮助学生回顾有关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学生不仅对教材知识点脉络很清楚,也能从这五个方面去审题和解题。
五、暗示学生,激发问题灵感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难免对一些问题难以分析、解释和辨别。但教师不能顺其自然,学生说不出时,教师要予以暗示提醒。可以用直观手段进行提示,比如用鼓励的眼神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或用疑问的语气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可用恰当的手势表达教师的肯定,还可用恰当的比喻,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创新。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经过学生努力思考后才能解答的,是学生努力地“跳一跳”的过程。这既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又是教师启发导答的过程。导答得法,富有艺术性,就会事半功倍。鼓励对方跟自己辩论、探讨,在争论中得到正确结论。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