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营运资金管理探讨

2014-08-26 15:17张月玲荆珊刘艺明李双双
会计之友 2014年22期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外部环境事业单位

张月玲 荆珊 刘艺明 李双双

【摘 要】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加强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有助于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营运资金具有其特殊性,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有助于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的管理。通过指标分析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绩效,有助于加强其营运资金的管理。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营运资金管理; 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28-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财政部对1998年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营运资金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但是对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却十分薄弱。研究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事业单位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

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带有一定的服务性质,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本单位的业务活动,完成其事业计划。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对营运资金的管理重视不够。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故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

(二)有助于评价事业单位的管理情况

事业单位的类型较多,如何评价事业单位的管理情况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营运资金管理可以作为其考核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单位资金利用水平较高,周转能力较强,为本单位或者是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并且有充足的营运资金来支配,没有过多债务,则说明该单位营运资金管理较好。如果一个单位周转资金甚少,负债甚多,营运资金小于零,则说明该单位营运资金管理不善,其本身的最基本的单位职能都没有发挥出来,需要进行整改。

(三)有助于事业单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

目前,企业中在推崇一种“零营运资金”的理念,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以营利为目的,期望以最小的投入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希望资金被过多地占用,它希望达到零库存,不积压产品,不积压资金,这样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事业单位中没有必要实行这一理念,因为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资金来源大都是财政拨款,有些财政拨款是专款专用,如国家专门拨款用于单位的绿化建设,这部分资金如果不用于绿化建设上,是不允许动用的。因此,它不存在资金积压、占用的问题。相反,如果事业单位有一定的营运资金作为周转,则对其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国家拨款会有一定的周期,如果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则营运资金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做好预算工作,可以使事业单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既不会出现因资金不足而举债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因留存大量资金而不知用在何处的局面。

二、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反映资金的占有和资金的来源。事业单位对于流动资产的分类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短期投资、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项目。对于流动负债的分类为:短期借款、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内容。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营运资金具有货币资金规模大、应收应付账款周转快、流动负债规模小等特点。

(一)货币资金规模较大

与其他行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货币资金占营运资金较大比例的特点,这是由事业单位的性质所决定的。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货币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各项采购也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不存在将货币资金进行投资获利的情形,因此,事业单位具有货币资金规模较大的特点。

(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较快

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主要来自于提供服务没有收回的款项,应付账款主要来自于接受服务或者劳务没有支付的款项。事业单位的每一笔收支都有严格的程序,形成应收应付款项只是一个时间性的问题,不会形成坏账,待相关的程序都处理完后,应收应付款项就会结清。周转速度较快,流动性较强。

(三)存货规模较小

事业单位中的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事业单位不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没有相关的用于出售盈利的存货。存货占营运资金的比例较小,不存在存货积压占用资金的情况。但是也要定期检查其耗用情况,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

(四)短期借款较少

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补贴,对于高校这种事业单位来说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对事业单位来说则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利用,不过事业单位在进行单位建设或是其他活动时也可能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而向有关部门借入短期借款的行为,但如果合理预算,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则这种情况就会减少。

(五)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等保持相对稳定

事业单位不会因为经营情况的好坏进行员工的增减,事业单位员工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其职工薪酬、福利费等支出保持相对稳定,事业单位的工作比较稳定,所缴纳的税费等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外部环境对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的影响

(一)国家政策的影响

纵观社会的发展,只有改变落后的制度,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搞好事业单位改革,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国家开始重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又在2012年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来规范事业单位,希望事业单位的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分为三类。第一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机关内设机构;第二类: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加快转企改制;第三类: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将改革管理体制。从政府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第一类的调整规定,尚未调整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事业单位的编制减少,财政拨款工资这部分也会相应地减少,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可以避免因财政拨款减少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对于第三类的改革,要探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如果事业单位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则没有足够的资金发给员工年金。对于第二类改革,趋于企业化,这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要求更高。企业是靠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得资金,作为企业要做好存货、应收应付账款等的处理工作,避免存货滞销、坏账的发生,营运资金对其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全看营运资金的运行情况。

(三)理财观念的强化

理财就是投资者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种观念在单位经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理财观念。营运资金反映一个单位的偿债能力,做好营运资金管理,会给单位带来非同寻常的效益。同时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又是规避经济风险的“防火墙”,合理运用营运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四、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指标分析

营运资金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大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这说明流动资产全部用流动负债来承担;二是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说明流动负债投资到长期资产中,财务风险较大,因此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合理匹配,才会达到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与营运资金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反映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在1.5~2之间,即短期负债要全部投资于流动资产,并且有一部分流动资产是通过长期负债来解决的,这与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有关。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事业单位的营运资金情况。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发现,该单位营运资金为负数,则说明该单位的偿债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保证。因为流动比率比营运资本更能说明了一个单位的短期偿债能力,本案例流动比率为0.83远小于流动比率的最低标准1.5,则更进一步说明了该单位短期偿债能力甚弱,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南安水土办具有较强的管理营运资金的能力,而焉耆县国土资源局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较弱。

五、结论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进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要想生存,就得有相关的资金保障,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营运资金。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要搭建,并且要加强系统性的研究。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相比,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2] 李心合.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从资金到营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2).

[3] 曾人杰.试论基于匹配原则的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2011(7).

[4] 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分为三类。第一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机关内设机构;第二类: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加快转企改制;第三类: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将改革管理体制。从政府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第一类的调整规定,尚未调整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事业单位的编制减少,财政拨款工资这部分也会相应地减少,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可以避免因财政拨款减少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对于第三类的改革,要探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如果事业单位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则没有足够的资金发给员工年金。对于第二类改革,趋于企业化,这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要求更高。企业是靠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得资金,作为企业要做好存货、应收应付账款等的处理工作,避免存货滞销、坏账的发生,营运资金对其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全看营运资金的运行情况。

(三)理财观念的强化

理财就是投资者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种观念在单位经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理财观念。营运资金反映一个单位的偿债能力,做好营运资金管理,会给单位带来非同寻常的效益。同时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又是规避经济风险的“防火墙”,合理运用营运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四、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指标分析

营运资金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大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这说明流动资产全部用流动负债来承担;二是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说明流动负债投资到长期资产中,财务风险较大,因此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合理匹配,才会达到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与营运资金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反映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在1.5~2之间,即短期负债要全部投资于流动资产,并且有一部分流动资产是通过长期负债来解决的,这与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有关。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事业单位的营运资金情况。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发现,该单位营运资金为负数,则说明该单位的偿债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保证。因为流动比率比营运资本更能说明了一个单位的短期偿债能力,本案例流动比率为0.83远小于流动比率的最低标准1.5,则更进一步说明了该单位短期偿债能力甚弱,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南安水土办具有较强的管理营运资金的能力,而焉耆县国土资源局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较弱。

五、结论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进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要想生存,就得有相关的资金保障,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营运资金。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要搭建,并且要加强系统性的研究。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相比,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2] 李心合.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从资金到营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2).

[3] 曾人杰.试论基于匹配原则的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2011(7).

[4] 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分为三类。第一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机关内设机构;第二类: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加快转企改制;第三类: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将改革管理体制。从政府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第一类的调整规定,尚未调整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事业单位的编制减少,财政拨款工资这部分也会相应地减少,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可以避免因财政拨款减少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对于第三类的改革,要探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如果事业单位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则没有足够的资金发给员工年金。对于第二类改革,趋于企业化,这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要求更高。企业是靠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得资金,作为企业要做好存货、应收应付账款等的处理工作,避免存货滞销、坏账的发生,营运资金对其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全看营运资金的运行情况。

(三)理财观念的强化

理财就是投资者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种观念在单位经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理财观念。营运资金反映一个单位的偿债能力,做好营运资金管理,会给单位带来非同寻常的效益。同时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又是规避经济风险的“防火墙”,合理运用营运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四、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指标分析

营运资金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大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这说明流动资产全部用流动负债来承担;二是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说明流动负债投资到长期资产中,财务风险较大,因此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合理匹配,才会达到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与营运资金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反映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在1.5~2之间,即短期负债要全部投资于流动资产,并且有一部分流动资产是通过长期负债来解决的,这与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有关。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事业单位的营运资金情况。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发现,该单位营运资金为负数,则说明该单位的偿债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保证。因为流动比率比营运资本更能说明了一个单位的短期偿债能力,本案例流动比率为0.83远小于流动比率的最低标准1.5,则更进一步说明了该单位短期偿债能力甚弱,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南安水土办具有较强的管理营运资金的能力,而焉耆县国土资源局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较弱。

五、结论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进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要想生存,就得有相关的资金保障,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营运资金。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要搭建,并且要加强系统性的研究。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相比,事业单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2] 李心合.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从资金到营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2).

[3] 曾人杰.试论基于匹配原则的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2011(7).

[4] 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营运资金管理外部环境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浅谈营运资金的管理
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
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