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余+邵东辉+韩建平
人物小传:
李苓堂,68岁,鸡西市恒山区退休职工,十多年来,默默奉献、助人为乐,人称“李雷锋”,曾荣获鸡西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
家家都有难唱的曲儿,尤其在经济萧条的大恒山地区。
1999年,恒山矿破产,大量职工下岗。因此,富裕者、年轻人大多选择了迁居他处,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家。就在那年,老劳模李苓堂也退休了。
因为李苓堂精通车钳铆焊等技术,很快被一家私营煤矿聘用。但他仅干了半年,老板就不乐意了。原来,李苓堂经常因为帮助他人而牵扯了精力。面对声称要扣他的工资的老板,李苓堂一甩袖子不干了。
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们都知道,李苓堂是个热心肠,只要向他开口,他总是尽心尽力、从不推托。让大伙儿惊诧的是,李苓堂离开那家私企之后,自己印发了名片,宣布他的“助人为乐工作室”开张了。自此,李苓堂一天到晚比上班时还忙——帮街坊邻居修理家用电器、磨剪子、磨刀、焊盆、理发……
2010年8月,78岁的李贵琴遇到了难事。原来,李贵琴的老伴去世后,为了偿还老伴生病期间欠下的债务,她把楼房卖了,买了两间草房栖身。因为小草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而楼房的买主又催她搬家,李贵琴犯愁了:自己哪儿有力气收拾房子?雇人干活她又心疼钱。
很快,李苓堂知道了这事。第二天一早,他背着一大包瓦工、木工工具,来到李贵琴新买的小草房。房前屋后查看了一遍,他告诉李贵琴:“大姐,别急,三天之内保你搬家。”
李苓堂忙了起来——换房脊、修门窗、掏炕洞、刷墙壁、扯电线……第三天一早,李苓堂雇来一辆三轮车,给李贵琴搬了家,还在小草房前放了一挂鞭炮。有邻居问李贵琴:“你家跟李苓堂是亲戚啊?”
李贵琴笑着说:“……娘家兄弟。”
贫困户万老爷子是位老荣军,重病卧床;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李苓堂每个月都到万家给这爷儿俩理发、刮胡子。
老郝家的室外排烟罩被风刮掉了。李苓堂闻讯,帮他安装上一个新的,一忙就是三个多小时。
王大娘家的平房雨搭要掉了,李苓堂看见了,爬上房顶架上拉筋,堵住漏洞。
老刘家的天棚灰条子掉了,李苓堂帮着钉棚条、抹水泥、刷白灰……
对于李苓堂的默默付出,很多人表示钦佩,但并不理解;有人认为他是犯傻,还有人以为他“不差钱”。其实,李苓堂是一个典型的“困难户”——三个子女都是下岗安置职工,老伴儿没工作没劳保,而且李苓堂被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缠身。为了贴补家用,如今已68岁的李苓堂还在一家单位“打更”。
即便如此,李苓堂还是不改那副热心肠。为了节省帮人干活所必需的开销,他时常去废品收购站帮人白干活儿,为的是从破铜烂铁中挑选一些可用的旧螺丝、旧零件;他还时常到建筑工地捡铁丝、砖瓦、石块,以备不时之需;他甚至拾捡路边的矿泉水瓶、纸壳等废品,卖掉后买一些常用的小配件。
“一个退休职工,这么大岁数了,何苦找这份儿罪受?”这是十多年来李苓堂听到的最多的疑问。
面对记者,李苓堂揭开了谜底:“1958年,我爸半身不遂。那时,大姐、二姐和我都在上小学,还有一个刚会爬的小妹妹。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们就不能上学了,每天都要去捡煤、捡菜、捡破烂儿……我爸的单位知道了,不但帮我们免了学费,还一个月接济我们家20块钱……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一家人就靠着这些帮助渡过了难关。我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家人的活路。等我们长大了、得好了,要报答共产党的好,要做善事、帮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