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欢
摘要: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呢?我认为,还得从端正学生的书写习惯做起,找准滴石的点、滴石的路、滴石的力,才能瞄准目标,提高书写质量,练就滴水穿石之本领。
关键词:写字习惯;书写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48-1
一、滴石之点——书写工具的合理使用
书写工具对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同是“HB”的铅笔在低年级学生手中,写出的字也是有粗有细,颜色有深有浅,个别笔画还会像遇水的毛笔笔画一样粗散,不紧实。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是用笔不当所致。下面挑选了其中几种学生书写过的典型铅笔头。第一种笔,削尖笔,头尖,写出的笔画比较细。第二种笔,削尖后写了两三个字的笔,笔尖细小圆润,写出的笔画粗细适中易写出顿笔、笔锋。第三种笔,笔尖短圆。稍一用力,笔画会很粗。不过看得出,用这笔的人在书写时能经常转动笔尖。第四种笔,笔尖一侧平整,像被削去一角的山峰。可见,用笔的人一直使用一侧书写,不懂得转笔所致。(注意提醒学生要经常性地转动笔杆,调整铅笔的书写角度。)第五种笔,太粗,字体显得粗大,不宜使用,建议重新削笔。
在这五种学生正在使用着的铅笔中,我建议学生使用第一种笔、第二种笔为宜。
二、滴石之路——书写姿势的准确定位
1.正确的坐姿。
坐姿稳当,手有依托,便于掌握。在写字姿势中,我们一直强调“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这样的数字太抽象。而且学生有年龄大小、个子高矮之分,不能规定统一尺度,应因人而异。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本人想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利用身体各部位的距离来约测长短,再配以指定口令,使姿势更形象化、具体化。经过实践,效果良好。
“一尺”难?不难。
“一尺”改为一曲臂。据测定,低年级学生的“一曲臂”为25~30厘米,高年级学生的“一曲臂”为30~33厘米。刚好符合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动作:右手握拳垂直至于胸前,手臂肘放置胸前,拳心朝内,下巴搁在拳面上,头稍稍低下。动作定格后将右手移开。此时,学生的背就挺得很直了,眼离书本的距离正合适。
口令:谁最酷?我最酷!
“一寸”难?不难。
动作:“一寸”即为两指节。右手中指托笔,大拇指、食指捏笔,笔杆靠在虎口上。再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将食指、中指并拢,测量右手手指离笔尖的距离。此时,笔前露出笔杆色。
借用常熟市实验小学季殿玉老师的话,这笔杆的颜色就好比是小朋友的才华。笔杆色露得多了,就表示你骄傲了。笔杆色露得少了,说明你没有才华了。
口令:谁最有才华?我最有才华。
在学生每次提笔写字时,均以口令对答的方式端正学生书写前的姿势,激发了学生的姿势兴趣。
2.正确的执笔姿势。
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写字生涯的开始,是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黄金阶段。执笔姿势正确是坐姿的保证。
多次聆听了季殿玉老师的写字教学讲座,从他那学到了纠正执笔姿势的“三定法”。
一是“定位”,确定各手指握笔的位置。拇指指尖对着食指指尖,中指靠在食指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弯曲。中指托住笔杆斜斜地搁在虎口上,伸向右后方。指前露出笔杆色,让笔尖与纸面形成50度左右的夹角。
二是“定时”,确定笔尖与手指的距离为一寸,即两指节的宽度。
三是“定点”,给学生找到一个书写时的“支点”,保证学生用三个手指自如运笔。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教师则可以给学生一个书写的“支点”,让他能以此为“支点”,撬起写字的手,灵活自如地书写好每一个笔画。
三、滴石之力——书写力量的自然均衡
1.放松,在于均衡指力。
放松,就要均衡各手指的力量,运笔时自然有力。让学生知道食指、拇指负责捏住笔杆平均用力,中指、虎口负责托住笔杆,腕部送力轻松运笔,左右摆动画横线,手指伸缩画竖线。在书写过程中,还要告诉学生随时转动手中的铅笔,让笔尖保持圆滑。
2.放松,在于协调左右手。
放松,就要协调好左右手,共同施力。当右手忙于写字时,左手的工作是负责摁压本子,防止本子滑动、上下震动。摁压时,手掌自然放松,食指摁压在所写内容处的下方。
3.放松,在于调整心态。
国际心理(笔迹)学界对笔画线条的个性心理定性是:上仰是进取、向上;平是稳重、保守;右下斜是消极,未成人是容易灰心的,因而,在初学写字时,就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避免右下斜的现象。要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规则与方法,让他们知道笔画是写出来的,顿笔也是可以写出来的,要多用巧力而不是蛮力;要引导学生控制笔力,放松心情,自如运笔。
只有真正的“放松”才能带来“协调运动”;只有“协调运动”才能有效“控制笔力”;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