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7月29日結束,現任行政長官已成為下屆特首唯一候選人。這樣,崔特首連任已無懸念。有懸念的是接下來的五年任期,如何進一步推動澳門經濟持續快速向前發展,以及系列民生問題和社會深層矛盾怎樣妥善解決,這是全民關切,萬眾囑目的,也是崔特首參選宣言中“肩上的重擔,奮鬥的目標”所指。
任何政治人物參與競選,必定會被人審視前屆政績。崔政府的陽光法案實施,落實萬九公屋,籌備粵澳新通道,新城填海五區規劃等成果都值得肯定。但也必須看到過去五年本澳樓價“高處不勝寒”,通脹蠶蝕居民所得,交通出行困難,特別是新巴士服務“破產”,一連串“不足之處”,顯示公眾對政府管治能力的不滿已到臨界點;經濟發展成果分配不均,以社福、現金分享、經濟扶助等方式解決社會矛盾逐告失效,多年的積怨,隨著“離補法案”強行闖關集中爆發,這些又無不在警示今日的候選人,贏選易,贏民心難。
當下社會,進步多元,民智已開,民心思變。就本澳而言,解決居住、交通、通脹、托兒、安老等民生問題最為基本,亦為負責任政府的應盡義務。隨著整體學歷提升,中產逐漸形成,公民社會開始萌芽,他們追求社會正義、平權,又要發展空間,向上流動,要求政治體制,社會制度等革新的呼聲也日漸攀升。而處理“新人類”與傳統政治力量,利益持份者間的博弈及不平衡,難度更高,不僅需要時間,更要領導者的膽識、智慧與魄力。未來五年可以說是澳門特區的又一個黃金五年,除上述工作外,檢討博彩業發展和賭牌續約工作,新城填海規劃,落實A區的公屋單位,澳企到橫琴新區投資項目等等千頭萬緒,都需要有個得力而有擔當的人帶領澳人向前行。
候選人從選舉中來更從競爭中產生。可我們看到上屆和這屆澳門特首選情都是一個人在選舉,是本澳缺乏濟世經邦的人才嗎?下結論不可輕易,但至少目前不見有叱咤風雲的人物脫穎而出。當然我們不是說現任特首不好,在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只是多幾個這樣的政治人才參與競爭,方顯制度的進步和完善。現在我們只能懷疑本澳政體機制哪裡出了問題,這問題不再是澳門不注重人才培養,而在於用人機制的任人唯親;這問題不在“基本法”規定的選舉制度,而在於基層社團各項選舉的暗箱操作,或淩駕於民意之上。如此產生的議員、委員,被人斥為“小圈子選舉”不夠,特首候選人還得接受所謂“民間公投”的測試!或許此非法之舉並無多少民眾有參與,卻也不能說明候選人當選就是民心所向。如果社團選舉制度不能透明公開、民主公正;如果政府行政架構仍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用人機制不崇唯才是論、唯賢是舉,民生系列工程諮詢仍延續過去粗糙塞責或遲遲不見成效,包括交通、醫療、物價等民生領域難見改觀,那麼大量中間選民的流失也就必然。
我們說,澳門最大的政治就是改善民生。無庸置疑,改善民生仍為下屆政府施政的主軸,而民生問題難以單靠純粹的經濟增長而減輕或徹底解決。這幾年,經濟增長越快,民生問題反而惡化、矛盾加深,以致於政府埋頭苦幹,換來良好的經濟表現的同時,民怨接踵而至。何以至此?政府可曾深層次想過,研究過,從而在新屆政府施政中,力爭贏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