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线LNG船舶市场抢夺战

2014-08-25 10:05徐沛宇
能源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输船中海油海油

徐沛宇

尽管3万方以下的支线LNG船舶市场竞逐激烈,但当下市场依然处于非常前期的阶段,这对所有投资者都意味着巨大的诱惑与机遇。

在LNG产业发展爆棚之后,支线LNG运输船舶的需求也将随之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国内目前还没有建成的LNG支线运输船舶,但抢夺这一市场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国内LNG的流通目前主要依靠槽车运输,与槽车相比,在沿海和内河运输LNG的支线船舶有更高的安全要求。鉴于此,交通运输部至今只批准了两家企业拥有中国沿海和内河水域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经营资格,分别是中海油集团和浙江华祥海运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华祥)。

与LNG槽车运输相比,LNG支线船舶其实还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周转灵活等,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LNG支线船舶运输的发展上已经比较成熟,这也是随着LNG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

身为中国最大的LNG生产和进口企业,中海油在LNG支线船舶的建设上也不甘落后,其在该产业的布局早已做好部署,中海油方面日前对《能源》记者独家披露了其在LNG支线船舶建设方面的现状和未来规划。

而唯一一家跻身LNG支线船舶船东行列的民营企业浙江华祥对占领市场先机又是如何看待的?该公司董事长蔡德奖也对《能源》记者吐露了该公司发展的现状。

除了获得船东“资格证”的中海油和浙江华祥,在LNG支线船舶市场这个新鲜出炉的蛋糕周围,也已经聚拢了一大批其他的相关企业,伺机分得一块蛋糕。《能源》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支线LNG船舶市场在中国将是一片蓝海,船东、船厂以及产业相关的企业都将从中获益,谁占领市场先机谁就有可能赚得最多。

市场抢夺战的号角已经吹起,但是面对尚属空白的领域,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或许都将要摸着石头过河,谁的道路走得更宽,现在还难以判断。

船东争霸

LNG运输船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贸易中使用的远洋大型运输船,一类是国内沿海和内河水域中的支线小型运输船,前者几乎是伴随着LNG的诞生就发展起来的,后者则是近年来短途支线LNG运输需求增加而产生的新鲜事物。

在国内LNG市场上,中海油稳坐第一把交椅,其2013年的LNG进口总量超过1300万吨,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72%,目前中海油已在广东、福建等地建成投产6个LNG接收站,LNG总接卸能力达2480万吨/年。

与其LNG贸易量相匹配,中海油在LNG运输船的建设方面也在国内处于领先。早在2010年,作为中国海油专业公司之一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就参股上海LNG运输船项目,开始进入LNG运输船船东行列。

2011年,海油发展与英国天然气集团、CLNG公司合资成立船东公司,为澳大利亚柯蒂斯LNG运输项目筹建大型LNG远洋运输船;2012年,海油发展收购了5艘LNG运输船股权, 合作建造的“申海”建成并投入运营。截止目前,海油发展运营6艘LNG远洋运输船,此外还有4艘大型远洋LNG运输船正在筹建。

在远洋运输船队具有规模后,海油发展如今也开始着手建造LNG支线运输船。海油发展副总经理张武奎对《能源》记者介绍说,海油发展目前有1艘正在建设的LNG支线运输船,该船为Type C型3万方LNG运输船,也是世界上舱体最大的C型LNG船。该船总长约185.2米,设计舱容量为3万立方米,采用独立C型货舱技术,主推进系统采用双燃料发动机电力推进(DFDE)。

“我们建设的LNG支线运输船主要用于大型LNG接收站与小型LNG接收站之间的LNG二程转运,国内各大型LNG接收站之间的调剂,并兼顾国际间的LNG短程运输。”张武奎说。

对于中海油未来建造LNG运输船的规划,张武奎表示,支线 LNG 船分为沿海型和进江型两类。沿海型 LNG运输船的货舱容积主要是根据消费市场的总量要求来确定,进江型LNG运输船则受到较多航行条件的限制。中小型LNG运输船必将成为国内LNG水上运输船未来的船型发展方向。“我们具体的LNG支线运输船的建造数量、船型选择则要根据LNG转运量、航线的需求等而定。”

与中海油建造LNG运输船自用为主不同,民企浙江华祥建造的支线LNG船舶则将面向市场提供租赁。

据《能源》记者了解,浙江华祥拥有的LNG运输船于今年2月28日开工建造,该船长126m,宽23m,液货舱容量1.4万立方米,双燃料推进(柴油和LNG),总造价4亿元人民币,预计明年8月建成投产。

浙江华祥董事长蔡德奖在船运行业跑了一辈子,作为目前唯一一家有船东资格证的民企,他所拥有的LNG支线运输船如今大受追捧,他对《能源》记者表示,不仅有老客户对这艘船表达了兴趣,近期还不断有企业前去与他洽谈合作。

在分析人士看来,民企和央企在面对市场时各有优势。安迅思天然气行业分析师朱旻昊对《能源》记者说,中国在小型LNG运输方面还处于非常前期的阶段,这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个机会。不过因为国内的接收站和中转站都属于国营单位,进口的LNG资源也是国企所有,所以民营单位可能需要跟国营单位签订LNG运输协议,方能良好运作。

产业机遇

有机构测算,2020年中国LNG水运需上百艘LNG船,其中大部分为沿海和内河LNG船(支线LNG船),这其中孕育了极大的商机。

LNG运输船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全球LNG船只的建造目前都主要都在韩国,中国船舶公司也一直在积极研发和技术攻关,但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过3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LNG船只技术需求则相对简单,目前至少有3家中国船厂有能力建造。支线LNG运输船舶的发展对中国船厂来说无疑是进入该领域的良机。

尽管首批获得交通运输部颁发支线LNG运输船经营资格的企业只有两家,但与之相关的一些企业也从产业发展中嗅到了商机。据安迅思统计,目前了解到在建和计划建造的小型LNG运输船有6-7艘,交付时间在2015年-2016年间。

中国船级社上海审图中心副总工程师陈实日前曾对记者介绍说,我国目前参与建设支线LNG船的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宁波新乐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披露,中石油集团、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公司等也正与相关造船企业洽谈,希望打造其小型LNG船队,以抢占未来市场。此外,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26%的股权,已进入中小型LNG船领域;浙江台州五洲船业有限公司、太平洋造船集团等公司也都有相关的技术储备。

不过,LNG支线船舶比起其他运输船来说,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这也使得其具有更高的门槛。据张武奎介绍,以江海直达型LNG运输船为例,江海直达型LNG运输船要兼顾江海航线环境特点,除了考虑LNG船舶储运的一般风险外,由于内河航道复杂,还要充分考虑了内河通航密度,季节性水位变化,航线桥梁限制,防船舶碰撞等诸多内河条件因素,进江LNG船舶还要在外海航行,同时考虑了海洋风浪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船型开发上对船型、货舱布置、操纵性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良好的船舶稳性、船体强度、耐波性等特点,另外船舶设备选型方案也要做到更安全可靠。

正是由于较高的技术门槛,LNG支线船舶的建成需要多方面的企业来共同参与,也给了更多的企业商机。

浙江华祥拥有的LNG支线船舶就与中集集团、丰顺船舶重工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作,总额约4.5亿元。中集集团旗下的融组租赁、能化装备、海工设计院都参与了这一项目。

据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泽文介绍,这艘14000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舶,由中集安瑞科旗下的圣达因和荆门宏图制造两个7000立方米的船罐,由中集上海海工院提供船舶技术支持,由中集租赁公司提供建造期+运营期的融资租赁。

中集集团某高层对《能源》记者说,未来支线LNG运输船舶的市场潜力巨大,中集集团下属海工装备板块和能化装备板块与此领域密切相关,中集安瑞科的业务由陆上走向业务蓝海是大势所趋。

该高层表示,中集集团在LNG支线船舶领域能够整合集团的产融协同优势,可以扮演船舶融资、船罐制造、技术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与整合者的角色,这是中集集团与其他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据其透露,除了浙江华祥,中集集团与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初步合作意向。

市场展望

据航交所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支线LNG运输船保有量大概在30艘左右,利用中小型LNG运输船较早且技术相对成熟的国家主要有日本、挪威、丹麦等。

而中国LNG市场的发展大有超越日本等传统LNG大国之势,进口量在逐年增加。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全年共进口1803万吨LNG,同比增23%,而2006年的进口量只有约68万吨。有机构预计,中国2020年LNG进口量将达到6000万吨。

另一方面,相关的LNG产业建设也是如火如荼,除了目前已经遍地开花的陆上加气站和车辆油改气,水上加气站建设也在加快。据安迅思预计,在2-3年内(2014-2016年),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以及京杭运河等水域将建成岸基式加注站将约55-61座、趸船式水上加注站约11座、以及移动式加液船约4艘,共计约70-76个水上LNG加注点。

在此情况下,中海油、浙江华祥等诸多业内企业认为我国LNG支线船舶的市场前景或将比国外更好。

张武奎表示,我国的LNG支线船舶与日本、北欧等地的目标市场有相近之处,但是和国外的市场需求不同的是,国内 LNG 贸易需求量巨大,这和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有关。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的急剧扩张,LNG已成为备受市场青睐的补充气源,需求远远超过日本和北欧。

根据海油发展方面预测,我国国内 LNG二程转运量远景规划可达到 600 万吨/年左右。因此国内对小型 LNG运输船的需求无论是在船队规模还是船型尺度上都要远大于国际上现有的小型 LNG 船队。

不过,我国LNG支线运输船舶产业市场尚有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朱旻昊说,中国对于LNG运输的接触尚属于非常前期的阶段,目前大部分LNG运输船的管理工作都是委托海外公司,国内对LNG运输船的管理和法律规范的完善仍需要时间。

猜你喜欢
运输船中海油海油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中石化首次接卸世界最大LNG运输船
174000立方米薄膜型LNG系列首制船出坞
BIM技术在深圳中海油大厦项目中的应用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分析
我国首制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