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报复”之名

2014-08-25 16:35王畅
青春 2014年8期
关键词:爱玛家务丈夫

王畅

以“报复”之名

王畅

婚外情这一题材在文学史上并不鲜见,其中不乏传世的经典之作,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红字》等。在这些作品中,婚外关系并未过多地遭到作者的贬斥,与此相反,主人公们甚至因为对自由与爱情的勇敢追求而获得了同情和褒扬。作家们并非有意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而更在于揭示作品中人物的自由意志与外部世界之间剧烈冲突时所产生的伦理困境。

对《报复》的作者而言,上述似乎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对中年生活的理解远深于其对人性的考察。

故事以“报复”为题,从心理学上讲,报复指的是以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发泄的目的往往是使对方同样抑或加倍地感受到痛苦和不快。小说中,肖妮想要“报复”的是自己的丈夫,他背着她在外面搞女人。“报复”的方式则是同样在外面与人发生关系。对彭程而言,他并没有需要报复的对象。小说并没有呈现肖妮在实施“报复”时的怨恨或不满,也没有指出肖妮的丈夫有何不快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报复”不被外人知晓,仅仅是彭程他们发泄性欲的一种借口,是他们在乏味的中年生活中对新的体验的一种追寻。

故事的女主人公肖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两人的丈夫,一个平庸无能、毫无情趣和缺乏浪漫,另一个不正经,在外面搞女人。表面上看,家庭的不美满是她们追求新恋情的诱因,但事实上,在她们的性格中早就埋下了不安的种子。爱玛接受的修道院的教育让她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她耽于幻想,生活讲究、奢侈,不愿做家务和照料丈夫和孩子。而肖妮“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家庭出身好”,她不愿到生产队干农活挣工分,也不肯听从彭程的建议学个裁缝手艺,“自从初中毕业回到家里,除了帮母亲干干家务,什么事也没有”。两人对生活的希望都是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而当平庸甚至失败的家庭生活不能满足她们的内心欲望时,她们便向外寻求刺激。如此看来,肖妮的偷情行为,仅仅是对自己几十年不安的生活的一个注脚。

彭程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追求,在乡镇工作了25年后被安排到县文联工作,对此他心满意足。搬到县城后,上午看报,下午满县城转悠,生活上也没什么需要。彭程的生活勾勒出了中国不少公务员的人生轨迹,习惯并接受单调而贫乏的生活。肖妮的出现,让彭程静如水的生活出现了涟漪,“彭程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又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同时,这种并不合法也不合理的生活,让他“又觉得特别空虚,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双手不停地在水里扑腾,一直想抓住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抓住……”作者在此安排的这场邂逅,似乎是有意对平庸而无新意的中年生活的挑逗,或者说,给毫无变化和突破点的处境以一种意外而可笑的解决方式。

肖妮和彭程,拥有截然不同性格和家庭的双方,却选择了同一种方式让现有的生活呈现新机。他们的婚外关系,与其说是对肖妮丈夫的一种报复,更不如说是人的欲望对于生活(不管幸与不幸)的一种挑拨,而这才是真正的报复!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短篇小说

猜你喜欢
爱玛家务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爱玛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保险起见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爱玛》书中的完美配偶形象
——奈特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