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云吐雾污染了世界

2014-08-22 14:51许志杰
祝你幸福·知心 2014年7期
关键词:烟瘾公共场合烟民

许志杰

去过两次非洲,每次回来总有人问,那里的人有文化吗,文明程度如何,落后还是现代?我的回答是:文化与文明不是一码事,落后与现代没有界限的划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非洲大多数国家是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与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相似。所以,在这些国家的公共场合是看不到有人吸烟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认为文明的那些同胞,到了人家那里毫无顾忌,随时随地,烟瘾上来了掏出烟就点上,吞云吐雾,欲醉欲仙。本人没有吸烟的嗜好,每见此景总是忍不住满腔怒火,又不好多说,只能背后议论几句。你说,是人家非洲兄弟文明还是咱们自以为是呢?

去年到东北一地参加一个名其曰“高层”的某某论坛,瞅了一眼参会嘉宾,的确有“高层”之虚名,却无“高层”之素质。抽烟打火,把一个好端端的会议室弄得乌烟瘴气,令人窒息。我们个把不吸烟者抵不住强大烟流的冲击,只得一次次溜号,跑到室外大口大口地喘气。本人实在无法忍受,半道溜之大吉。其实这样的场景在国内的很多会议场所并不鲜见,即便不是会议室烟雾缭绕,也是室外吞云吐雾,呛得人喘不上气来。我还特别害怕坐高铁下车准备出站的那一时刻,憋在高铁里很久没有抽烟的人,就像在监狱中关了多少年渴望自由一样。下了车什么也顾不上,就一个事,赶快点上一支烟,全然不顾身边往来如梭的其他乘客的感受,自己痛快了再说。那时候的出站通道,如同过去农村到了做饭的点,家家一根烟囱冒着浓烟,瞬时将村子的上空覆盖。其实,现在的高铁火车站,包括月台是禁止抽烟的,就是没人遵守,同样也是没人去管理。

想起一件事,1982年的奥斯卡典礼上兹比格尼奥获得了最佳短片奖,晚会进行期间他到剧场外抽雪茄休息,一名并不认识这位波兰人的保安,要求他将烟熄灭。刚刚获奖的波兰人认为自己了不起了,面对态度严厉的保安大吼“我获得了奥斯卡奖”,并对保安大打出手。警方接报立即出警逮捕了兹比格尼奥,并将他投进了监狱,不得保释。以执法力度强悍而著称的新加坡,对待在公共场合禁烟区抽烟的人,处罚是相当严厉的,罚大钱,还要记大过,甚至以杖刑伺候。

据抽烟者说,戒烟相当难。伟人抽烟的不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中国的领袖毛泽东以及邓小平都抽。斯大林、丘吉尔拿着大烟斗的照片,成为历史经典之作,毛泽东也经常吸着烟,会见来访的各国政要。这三位直到逝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嗜好,只有邓小平在90岁高龄时戒了烟,而且还留下了一段具有时代意义的戒烟故事。

邓小平戒烟,那是被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4月8日会议进行首次选举,坐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率先离座投票。投完票后,喜欢抽烟的邓小平习惯性地点了一支自己爱抽的小熊猫烟,悠然自得地享受起来。邓小平的这一举动被坐在主席台下的一位代表看见了,就对身边的粤剧演员红线女说,世界无烟日刚过,全世界都在控制吸烟。小平同志烟瘾这么大,开大会还抽,是不是应该提醒他一下。这位代表问红线女敢不敢给小平同志提这个意见,红线女说:我敢,随即写了一张“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的纸条,让大会工作人员传到主席台上。当时主持大会的是宋平,他拿到纸条一看又交给了邓小平。正在享受吸烟快乐的邓小平看了纸条,哈哈一笑,顺手把余下的香烟熄灭放到烟灰缸里。据说,在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邓小平下决心戒烟,也不是当时而是度过了一年的艰难戒烟期之后,这位伟人才真正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烟卷。

其实,邓小平对自己在公共场合抽烟是十分克制的,并不是一味坚持非抽烟不可。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访问中国,当时烟瘾很大的邓小平始终坚持一根烟不抽。事后,英女王在致信邓小平时专门提到了这件事:“但愿未吸一支烟没有使您太难受!实际上我们都不会太介意的,但我们仍感谢您的一番美意。”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邓小平这么大的官,这么伟大的人物在戒烟这件事上都经过了很多反复,也证明戒烟之难。但是,邓小平到底还是把烟戒了,伟人可戒,况我们一介平民乎。按人口基数算,中国的烟民应该是世界上最多的,可是吸烟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为什么我们却成为最坚定的捍卫者?现在一般的说法是烟草在原始社会就进入到南美人的生活中,如同中国人最先对茶叶的认识,南美人开始时也是将烟叶放在嘴里咀嚼。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感受到烟叶带来的刺激,而且还有恢复体力的提神作用,甚至成瘾。南美人抽烟的习惯至少已经形成3500年了,最早栽培种植烟草的也是南美的印第安人。第一个发现并记载印第安人吸烟的则是西班牙人潘氏。1497年,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洋,亲眼所见当地人吸食烟草的情景,并写在了《个人经历谈》一书中。随后,烟草栽培种植被带到欧洲,1612年英国人大面积种植烟草,烟草贸易也从这里向全世界扩展。

烟草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的,开始时是烟叶。1900年台湾试种烟草,1910年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开始种植烟草,并行至全国。烟卷是什么时间流行开来的?先是土耳其,再后是英国的士兵。进入中国最早的外国烟草公司应该是英美烟草公司,接着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中国人喜欢上抽烟,尤其大面积的抽烟人群的形成,就是这个时候。那个年代中国人真正抽得起洋烟卷的少,大部分还是用废纸自己卷,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烟民还是以这种形式过烟瘾。吸烟习惯还催生了不少“烟文化”附带品,烟袋、烟斗、海报、烟花等,而今已是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稀世珍宝。

其实,当中国的烟民刚刚形成吸烟的习惯,在所谓的“饭后一袋烟,胜似做神仙”的仙境中神游的当口,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已经被提出。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第一次刊出了烟草有害健康的文章,题目是《烟草损害人体健康》。1927年英国医生在著名的医学杂志《手术刀》刊文,第一次提出吸烟致癌:他看到和听到的每一个肺癌病人都有吸烟的恶习。而将吸烟危害他人,被动吸烟同样可以致病理论提出来的是美国卫生官员,他严肃的指出:生活在烟雾中的不吸烟的人,面临严重的健康危险。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公共场合禁烟令,同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向烟民大力灌输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应该说,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抽烟人群急剧萎缩,公共场合抽烟基本上被禁止。

遗憾的是,已兴起的抽烟习惯在中国虽然发芽晚,根却是扎得奇深,抽烟已然从嗜好转化成为国人一大陋习。在自觉意识极其缺乏,在纠正措施软弱乏力,在个人素质相对低下,在陋习又转变为习惯的转型期,戒烟或者禁烟的力量都被无端软化。据说,一位号称干了一辈子革命的老人去国外旅游抽烟时被禁,他的回答是:老子打下江山,难道抽支烟还不行。可见,禁烟戒烟难,不是戒不掉烟瘾,而是发自脑子里的那股青烟。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瘾公共场合烟民
和烟瘾做个了断
锐词
菲律宾·马尼拉
赵忠祥戒烟
“烟瘾”就是病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公共场合,别太放纵“我”
印度研究:九成烟民尝试戒烟失败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抽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