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吕正韬
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几乎所有美国智库最热门的方向,都是在研究中国军事领域,了解美国智库在国家安全与军事决策中的地位,或许能带给中国很多启示。
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
新宠
美国智库到底为何而奋斗?答案就是——“影响决策”。
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进步中心是智库群体中的新宠,它比1948年成立的兰德公司(RAND)等老牌智库要年轻得多,但它对奥巴马政府的影响力却是无出其右。
美国进步中心是随着2008年奥巴马的胜选而迅速崛起的。当时,该中心加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为他提供了一系列见解独到的研究报告,助其调整竞选策略,赢得了奥巴马的赏识和认可。
四年来,美国进步中心已经成功影响了奥巴马政府的多项战略。在朝核问题上,它曾提出“美朝关系的发展和改善应该被置于重要位置,朝核问题的进展是美国新政府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一观点被奥巴马采纳。
在2008年底的一份报告中,这家智库还曾建议美国停止在东欧推行北约东扩计划,停止在捷克部署雷达设施和在波兰部署拦截导弹,理由是这些行动会冲击俄罗斯的底线,还将花费巨额军费,效果却难以估计。不久后,奥巴马便决定暂缓北约东扩计划的实施,重新和俄罗斯展开军控谈判,调整导弹防御计划。
如今,当奥巴马决意在刚刚获得的第二任期内继续推行亚洲再平衡战略时,美国进步中心同样是幕后重要的战略观点提供者。
精英云集
在智库发表的报告背后,凝结了许多心血。
美国智库的努力,之所以能够被认可,首先是因为它们提供了高水准的政策研究。“我们不是游说团体,也不是政治实体,我们的影响力来自发表的高质量报告,这些报告提出了解决公共问题的建议。”传统基金会安全问题专家贝克·史普润说。
自1990年代开始,兰德公司就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空军。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里奇将之称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团队,依靠与军方的密切合作和广泛的海外联系得出的成果”。
兰德公司为这一研究组建了一支团队,负责人是曾在国务院和国防部担任高级职务的哈里札德——他后来曾任美国驻阿富汗、伊拉克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在这支团队中,既有中国问题专家,也有区域问题、国防战略、空军、情报以及经济方面的专家。后来,来自美国空军的几名军官也加入了研究队伍当中。
这支团队还拥有一个梦幻般的顾问小组,其成员包括前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以及三名前任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弗兰克·卡路西和威廉·佩里。
研究报告发布前,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不仅经过了内部同行评议,而且送交了国防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审阅。
历经十几年,这支专注于研究中国空军的团队仍在运作。 2012年2月,兰德公司发布了该系列报告的最新一期,名为“撼天裂地——21世纪的中国空军运作理念”。报告提出:“中国空军正在进行一场革命”,似乎正在成为一支“21世纪拥有强大能力的现代化空军部队”,10年内“有可能开始接近美国空军的战斗力”。
并非生活在真空中
美国智库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基金会、企业和个人捐款,以及一些政府合同。多元的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库的独立性。
不过,“人在江湖”,智库也绝难生存在真空之中。
智库新宠美国进步中心就遭遇了“过度政治化”的批评。这家智库从成立之初就带有极强的党派对抗色彩,政治意味非常浓厚。相对美国进步中心与民主党的亲密关系,传统基金会和企业研究所则具有鲜明的保守主义色彩,在研究上一般倾向强硬和进攻性的对外政策。
利益集团通常是对智库进行经济捐助的大老板。尽管智库可能并不会因为金钱而直接为其利益服务,但至少在研究重点上,智库可能会突出利益集团所在的相关领域,进而有意无意地设定决策者的关注议程。
此外,政府也绝不仅仅是只会受影响的被动角色,大的政治风向也会对智库的研究形成“反影响”。
美国政府和兰德公司向来有着良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但2002年6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却让兰德公司郁闷了一把。在此之前,该委员会像往常一样,委托兰德公司进行一个对中国未来军事力量进行评估的研究项目。
经过大量的研究论证,兰德公司对这一课题的初步结论认为,尽管中国的军事力量在迅速增长,但在短时期内还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
然而,在当时的美国国会,“中国威胁论”正呈高潮之势,尽管兰德公司的结论相对理性客观,但被对华“恶性情绪”萦绕着的国家情报委员会,坚持认为这一结论无法接受,并毫无情面地撤销了对兰德公司的委托。
(摘自《南方周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