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作文路,上下求索中

2014-08-22 18:26刘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韩信阅读教学作文

刘贤

中学的作文教学一直都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师,下了功夫,费了时间,效果却不理想,且写好作文没有现有的路可寻,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课堂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作文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总结一些方法和经验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书海酣畅游,下笔如有神

很多学生说话头头是道,写起作文却像“茶壶里煮饺子” ,就算绞尽脑汁,作文还是三言两语、平淡如水,究其原因是词汇匮乏。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都道出了积累的重要性。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我们经常向学生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阅读课外文章, 并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或写写读后的感受。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长此以往,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二、寻源头活水,唤写作欲望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写作文感到“无米可炊”,其实是没有发现,没有留心。寻找生活的源头,才会找到真实的水源。我在教学中也随时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和感受美,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乐趣,唤起写作的欲望。学生也只有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情之所感”自然地流露,才能拨动写作的心弦,提高写作水平。

如有一天,我漫步在操场上,无意间瞥见操场南边的白玉兰花已经含苞欲放,当时又惊又喜,感叹春天不经意间已悄然而至。于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寻找“眼中的春天在哪里”,写一篇小日记。放学后学生纷纷跑去观察,有的兴奋地围着柳树叫着跳着,有的聚集在草坪上三五成群地讨论,对此很感兴趣。第二天交上来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写得特别好:不但描写细致,想象力也特别丰富。有的学生观察到嫩嫩的草尖,有的学生把目光停留在郊外的野菜上……

学生例文:

那天从树下经过,不知出自谁的手笔:阳光给树镀了层金似的,花儿悄然绽放,阵阵花香让我突然惊醒,原来春天已经到了。

树并不高,树上三三两两聚成一小簇,像片片白雪,细看才发现,原来是朵朵花儿,洁白的花小巧玲珑,像蝴蝶在树上歇脚,悄声诉说着春的消息。花蕊是白中带些粉红的,好像天边的云霞,绯红缠绵,又像少女羞红的小脸,白皙透红。远远望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却也成真了。

伴着清晨的雾气,轻轻触碰,沁凉透心,那是春天的生机勃勃,柔软的感觉,好像一碰就会羞涩地合拢。花瓣好像没有一点瑕疵,接受着阳光的温暖、春风的抚摸与雾气的亲吻,散发着花香阵阵,在每个人耳边低声呢喃着“春天来了”。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开始有写不完的话,谈不完的感受。这对于师生来说,是一次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长此以往,学生克服了对写作的畏惧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作文。

三、“读”“写”两不厌,更上一层楼

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虽然它们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文教学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辅助进行写作教学,为学生写作拓展新思维。如在教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就可以结合已学过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引导学生就人物肖像描写集中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写作规律。接下来,引导学生选择本班的一位同学或某一位任课老师进行外貌描写,力求传神。因为前面有了铺垫,学生就可以把握观察的顺序与描写的重点,做到有物有序,绘声绘色。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让学生多关注自己的父亲,或者是那双有力的大手,或者是深邃的目光,或者是宽阔的双肩,回想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让自己难忘的一幕;当我们学习胡适先生《我的母亲》时,就可以写写时常为我们掖被角,为我们包饺子的妈妈;学习《俗世奇人》时,就搜集自己身边的“奇人”来展示一下;学习《吆喝》时,鼓励学生走向菜市场观察市井百态,聆听叫喊声,将自己家乡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写出来……

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时,笔者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个阶层,学生娓娓道来,思路非常清晰。当天晚上的小作文题目是《士的故事》,一些学生博古通今,见解深刻而又独到,让我大开眼界。

学生例文:

〖JZ〗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因为亲手设计害了自己引荐的人——韩信,萧何背上了千古骂名。

可又有谁看到,他不过是同诸葛亮一般的忠臣呢?他引荐韩信,是因为他的确有一代名将的风范。萧何信他可以帮助刘邦打败西楚霸王,一统江山。

亲手谋害韩信又何尝不为忠君呢?韩信即将谋反,江山要收归他人手中,他怎能任他而为呢?如果可以,他也不愿意亲手策划这一切。可偏偏巧了,他是引荐韩信的人,是韩信最信任的人。若他不接受这个任务,难道就是道德了吗?

看着自己引荐的人夺了皇上的权,这才是所谓的道德仁义吗?所以他不得已向韩信下了杀手。

他不过是忠君爱国罢了,有什么错呢?

这样,就跟作文教学相结合了。阅读教学不但要使学生了解内容,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而且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奥秘。

四、知己又知彼,携手共提高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结对子或以小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就试行了,事先做好指导。讲评课上,让学生朗读自己的好作文、好段落、好句子、好词语,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也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中学语文的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活动,虽“路漫漫”仍需各位同仁“上下求索”。“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学生才会在作文世界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猜你喜欢
韩信阅读教学作文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韩信“背水阵”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