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佃如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以八湖镇为区域中心辐射河东全境和周边县区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产品主要销往日、韩和欧美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FD(一种蔬菜脱水加工技术)蔬菜产销量位居世界同行业首位。近日,笔者对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了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脱水蔬菜产业瓶颈制约因素的对策。
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的现状
临沂市河东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脱水加工基地,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集群,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河东区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起步较早,成为当地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
脱水蔬菜产业初具规模。河东区目前共有脱水蔬菜加工企业170多家,其中以大林、赛博特、万德福、富泰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22家,年加工新鲜蔬菜30多万吨。拥有AD(一种蔬菜脱水加工技术)蔬菜脱水生产线260条,FD生产线35条,MD(一种蔬菜脱水加工技术)生产线46条,主要脱水蔬菜产品包括脱水蒜片、葱片、姜片、胡萝卜丝、洋葱、辣根、蒜粉、蒜粒以及FD香葱、草莓、菠菜、甘蓝菜、香菇、玉米等50多个品种。2013年,全区出口食品农产品总计4.2万吨,货值1.56亿美元,吸纳就业人员3.8万人。
脱水蔬菜产品品质优良。脱水蒜片是河东区最早也是最大宗的脱水蔬菜加工品种,特别是当地生产的削头蒜片深受日本消费者喜爱,基本占领了日本单项产品市场。另外,随着欧美消费者更加崇尚环保和营养理念,真空冷冻脱水蔬菜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近年来,河东区一些大型脱水蔬菜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新上了一批真空冷冻干燥FD生产线,生产的高端FD脱水蔬菜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产品美誉度。
产业链条比较健全。脱水蔬菜加工产业拉动了当地和周边的大蒜、大葱、小香葱、菠菜等蔬菜种植业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仅在河东区就发展标准化优质农产品基地31万亩。同时,辐射到周边部分地区,形成了区域性脱水蔬菜加工中心。依托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脱水蔬菜物流业、外贸业也蓬勃发展,并培育了一支脱水蔬菜加工熟练工人队伍,成为当地脱水蔬菜产业的无形资产。
产品国际市场多元化。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是外向型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亚洲市场,并逐渐拓展到美国、欧盟市场,近年来又成功打入南非、澳大利亚市场,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大林、赛博特、万德福等为数众多的企业通过了美国、欧盟等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熟练掌握运用国际贸易规则,逐渐成长为国际化脱水蔬菜加工企业。
影响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虽然具备先发优势,但由于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加之企业无序竞争,导致产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河东区脱水蔬菜加工企业虽然有170多家,但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仅有二十余家,其余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生产工艺落后,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不少企业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全区拥有脱水蔬菜生产线300余条,但高端的FD生产线仅有35条,仅占全部生产线的12%。同时产品市场定位低端,多数企业仅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
市场主体无序竞争。由于缺少行业性自律组织,导致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市场行情好时,企业以高价格竞购原材料,降低产品质量标准,损害当地产业发展;市场行情低迷时,国外客商货比三家,逐个询价,企业则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不能掌握产品定价权,破坏了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阻碍了产业做大做强。
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由于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多数规模偏小,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难度较大,不少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增加了经营成本。特别是2012年国家对蔬菜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脱水蔬菜企业由“征17%退15%”调整为“征13%退5%”。虽然山东省自2013年起对出口的大蒜制品恢复了“征17%退15%”的政策,但对出口的青红椒、胡萝卜、甘蓝、大葱、洋葱等脱水蔬菜产品采取搁置处理的办法,与周边省相比,在退税政策方面明显不平等,极大地削弱了河东区大蒜以外的出口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推动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去年以来,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回暖,河东区脱水蔬菜订单和出口额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进入2014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这是推动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笔者根据调研中发现的情况与问题,提出推动河东区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加快产业升级改造。引导企业顺应国际市场需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能耗高、技术含量低的落后生产线,大力发展FD等科技含量高、代表脱水蔬菜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线,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脱水蔬菜新品种。不断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改变以原材料生产和初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实现脱水蔬菜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做大做强。
推进企业重组整合。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用好财政贴息政策,提高脱水蔬菜加工企业贷款贴息比例,解决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资金难题。着眼于产业集群化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引导龙头企业以出资、控股、兼并等方式,打造规模较大的脱水蔬菜企业集团。对那些不具备规模效应、达不到环保要求并扰乱市场竞争的小加工企业,按照淘汰落后产能及环保标准要求,予以淘汰取缔,消除产业无序竞争。
建立行业协会组织。立足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脱水蔬菜产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规范竞争、产业协同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避免无序竞争。协会要制定完善的《章程》,在制定产品标准、最低销售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增强产业的凝聚力。同时,协会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则,增强议价能力,扩大市场话语权,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河东区以实施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产业集群项目为契机,成立了河东区出口农产品产业协会,在规范企业行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脱水蔬菜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对脱水蔬菜全行业都产生了较大冲击。目前不少省市都结合当地实际对退税政策进行了微调,山东省对政策也作了调整,对大蒜类脱水蔬菜恢复以前的退税政策,但对其他品类的脱水蔬菜仍按调整后的退税政策。河东区脱水蔬菜产品除大蒜制品外,青红椒、胡萝卜、大葱等脱水蔬菜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对河东区大蒜之外脱水蔬菜品种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冲击。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上协调力度,完善地方出口退税政策,恢复对青红椒、胡萝卜、甘蓝、大葱、洋葱等脱水蔬菜产品的原退税标准,防止企业输在竞争的起跑线上,避免产业持续受到冲击。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