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卉崔 山
(1.信阳博物馆,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市教育局,河南 信阳 464000)
依据中国的文字训诂学和毛泽东哲学之利器,剖析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之端的。比应中外典籍及其考古实证,正本清源,探究东方奠基西方命题。
广义[名]范围较宽的定义(跟狭义相对)。——汉语,全称肯定判断不用前置定语。
政治[名]匡正治理。——社会统治阶级整体调整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行政管理。
经济[名]①[希腊拼音文字oikonomia释义]家庭治理术;亚里士多德,又赋以谋生手段之含义。②[中国笔画文字释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③[本文释义]家天下的帝王之术。三者同一于“人类社会历史观”(表 1)。
表1 马克思社会形态系统辨析表
1)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科学技术理论方法。——“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即:从社会断代史、或系列史,开始做起的部分之和。
前置定语:政治(法·蒙克莱田:1615年首先使用)=概念的限制:经济学之否定=社会组织形态经济学。——1867年,马克思著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走向: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学。
前置定语:广义的(恩格斯《反杜林论》1877年)=概念的概括:政治经济学之否定=经济学之否定之否定=真正现代经济科学=经济学。
2)毛泽东哲学是事物一分为二的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它,是借助于马列主义的他山之石,以工“实践知行”之玉——撇开暗物质,单说光区可视物质中,社会传承之“人们已经认识的东西”(《列宁选集》第2卷),而“体用一源”(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之于华夏哲学(表2)。
表2 毛泽东哲学①规范称谓表
(1)起点。镜面透视三三原理。——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毛泽东选集》第1卷)。视觉时代。在“亲知道路”上,这是生物整体的个人: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去观察认识问题。所以,从人之主观:能动的方面开始说。
过程一:三重视面累积定理。——在视觉时代的特定时空里,人,睁开双眼↑→双目镜面之共时性的视力外化:看世界,人体机能历时性展示力的表现=⊥↑→视力所及:
程序1:感光视面 (双眼视力外化界面层层累计叠加的广角视面⊥↑→景深视点)。
起步界面:感光混沌区间。——有物混成(《老子》25章)。在清天浊地二分成像之前,视有光感;盖因太近,双目镜面视力尚未形成焦点,而混沌迷离。因其:①不改、不殆,独立、周行:有常,而知:有物;②有物之光、气等搅合未分,而知:混成。③因:独体曰文,合体曰字,故:字之曰道。⊥↑→视面感光恍惚区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21章)。
程序2:成像视面(初显轮廓:基本成像↑→主焦点:清晰成像)。
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易经·系词上》)。故“行之而成、谓之而然”者:有,实乃视觉时代“人以见不见而言之”成象、成形。所以,老子才说:有、生于无。
②可见:聚而明得施人,遂谓之有;不可见:散而明不可施人,遂谓之无。无形,非无形也;人之目力穷于微,遂见为无也(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程序3:复归视面。程序1:反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25 章)。
过程二:三环类分叠加定理。——在直接经验的亲知道路上,以探究者个人为圆心:
第一环:由已知的个体和群体之人的原始群↑→社会而类分之人类↑→;
第二环:由已知人类,二分出自然↑→;
第三环:由已知自然,二分出宇宙。——反之,闻知通道称谓:宇宙→自然→人类。
(2)体系。华夏二体四用原理。——具有波粒二象性及其四色问题同型性的中国笔画文字六书(表2:附),是支持本文系统辨析推论的原型及其实证之一。
过程一:实践知行统一定理。实践=知(记忆)↑→行(比应、好于:比对),这是现代J实践的间接经验之闻知通道的展现过程;它源于:在W实践之直接经验的亲知道路上,远古祖先S实践之W技术经验和J科学认识理论方法的累积叠加传承。
——知=共时性空间视点的可见光视面之:记、↑→历时性空间线段视面之:忆;
——行=空间视点共时性间断展现之:比、↑→空间线段视面历时性连续展现之:应。
过程二:时空四维交传定理。时空二体分别主导的可见光反射面的四用联系为:
——时间一体主导的二用:↑→①空间视点的共时性,↑→②空间线段视面的历时性。
——空间一体主导的二用:↑→③共时性的空间视点,↑→④历时性的空间线段视面。
(3)过程。:全包含着W和J的 S1,它所获得的产品结果及其功能作用,必须经历S2获得其可重复性之实践的证实。——“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3)社会属性事物的规范界定类分。
社会是人类世代传承共同定居生活的整体。——从 《说文解字注》社:祭法,可见树木为主之制。它,拥有中国典籍可查和考古实证支持=有案可稽。
(1)依据华夏历史观。上溯S,考察W产品结果:磨↑→展现J生成的自然历史过程:
①简单机械:石磨盘磨棒↑→封建主义社会:生成以封建主为首的贵族阶级统治。
②木石机械:手推磨↑→民族主义社会早期:生成以土地主为首的地主阶级统治。
③铁制机械:蒸汽磨↑→民族主义社会中期:生成以资本家为首的资产阶级统治。
(2)由此界定马克思社会形态三分的规范称谓、起始时间↑→展现标志为:
①封建主义社会:从距今201万年起↑→不同地域同一家族的血缘家国之:一。
②民族主义社会:从公元前221年起↑→同一地域个体家庭的地缘国家之:一。
③社会主义社会:从“公元1880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起↑→血缘家庭和地缘民族的社会整体国家。
据此,借助于中外典籍和现代科技条件,辨析自然历史局限,考证视觉时代偏差。
——首先,从社会经济形态:W,看人为活动。
辩析考证一。劳动过程。——实践知行统一定理实证之一。
(1)劳动过程二要素说。
①自然界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科学——技术”之所以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是因为它的性质(实质)就在于:“它为外部的条件(自然规律)所规定”。(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②“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③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2)劳动质料的奥秘。
①劳动过程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当:“劳动者身体的器官是惟一的劳动资料”(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时,人及其劳动的整体系统,面对的只有自然及其物质的整体系统:劳动对象。
②个体和群体之人的劳动,都是部分,都只能面对劳动对象整体系统中的部分。所以,在S中,无论是具体加工产品所用的材料之个别要素,还是稻、粟,木、石等类分子系统,都是:部分的劳动质料≠整体的劳动对象!
③人体机能“力”外化于物质实体形态拓展,能够承接外化“力的表现”者,只有整体中的部分,即:劳动对象中的劳动质料。问题在于:“自然界的对象是强有力的,它们进行种种的反抗。为了征服它们,人在它们中间加进另外一些自然界的对象,这样,人就使自然界反对自然界本身,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发明工具”(列宁《哲学笔记·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摘要》)。
(3)回归“第一件石器”发现,辨析劳动质料,考证条石效应。在第一件石器发现的S1W之前,条石:劳动质料,是S0J生成的合目的性的产品结果:有一定硬度、重量,适宜于人手掌握、发挥简单机械组合作用力的砍砸器。
①在S1W中,手握条石构成的简单机械组合劳动生产模式,以其进入系统秩序而占据主导打制者地位=↑→自然物质和人类劳动的结合:劳动资料↑→劳动工具。
②打制出第一件石器的条石,解决了:制造工具之工具之二难问题(考古学:石器=留有人工使用痕迹者);比应S0J产品结果:砍砸器的功能、作用和用途,S1W中的条石,本身已经“留有人工使用痕迹”、成为:石器=劳动工具了。
③“史前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基本工具,这决定于他们能够利用什么样的材料”(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人,掌握了条石劳动质料,即↑→开启了言传身教的历史;社会,也便有了最初的社会形态之历史观:劳动质料决定劳动工具。
辩证二。生产过程。——华夏二体四用原理实证之一:中国机械生产模式。
(1)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规范称谓社会劳动生产过程:S
=↑→WN+1(读作:W 第 N+1 次) ↑→JN+1↓→WN+N↑→JN+N↓→WN+N+1↑→。
=↑→这个太极圆=(阳面:W:社会经济形态)+(阴面:J:社会组织形态)。
——“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一极已经作为胚胎存在于另一极之中,一极到了一定点时就转化为另一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例如:一分为二,就是一个普遍现象。
(2)“纯由内部因素的发展过渡而成的中国”(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之工业和农业,按照:以农为本和以工为本的系统理论和主张,规范称谓:工本主义、农本主义(源于先秦农战思想。有案可稽。)。工本主义,依据人体机能外化的过程,可以类分为:
——简单机械阶段:人力一体主导物力二用 (自然界反对自然界)。
①简单机械单一功能生产模式阶段,完成了武器也是工具的制作材料,从石质→木质→青铜→铁质的自然历史过程。
②木石机械复合功能生产模式阶段,复合功能=实现了木石→青铜→铁制零部件的单一功能组合者;例如:桔槔、石磨、三脚耧、弩机等。
——复杂机械阶段:物力一体主导人力二用(体力机械化、智力自动化)。
③木石结构机械生产模式阶段,包括使用石器、青铜和铁质零部件。单一功能组合生成多功能复杂机械;例如:提花织机、龙骨水车,32锭水转大纺车、水排、风磨等。
④铁质结构机械生产模式阶段(略)。
(3)人体机能适应性拓展:力↑外化→力的表现,符合笔画文字:机械之释义。
——其次,从社会组织形态:J,看分工和私有,社会只是家庭的扩大。
辩证三。分工和私有。
(1)分工的依据是自然界劳动对象的物;分的、则是社会中拿工具干活儿的人。从社会释义、人为活动: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荀子?富国》)说,社会行为主体都是生物整体的个体和群体之人。——依据劳动对象称谓冠名者有:①石匠、木工之个别分工。②伐木的、打铁的群体之特殊分工。③做工的和种田的整体类分之社会的一般分工:工业、农业。
(2)私有,滥觞于S=W经验技术和J认识科学的理论方法。
如果说,社会个体终极占有↑→生产者私有,生成于实践→经验→熟能生巧的技术;
那么,群体合乎秩序预先规定的英雄者私有,则成就于认识发现→巧上加巧的科学。
①劳心者,把源于生物遗传性进化和适应性拓展的S科技推动力,假之以英雄者之名、托之以私有者之物,开创了人类社会借助于一般生产走向物质文明时代的辉煌。
②掌管分之枢要者。传承群体秩序的叫:英雄者私有。封建社会有:三皇五帝三王;文明时代有:秦皇、汉武……康、雍、乾。反之则叫:劫掠者私有。东方,有国人暴动、春秋无义战。西方,潘多拉盒的始作俑者:到了17、18世纪,才进入文明时代([英]韦尔斯《文明的故事》)。
辩证四。封建主义社会和民族主义社会。
(1)封建主义社会(距今201万年~公元前221年)。家族[名]同一父系及其联姻的几辈人共同定居生活的社会基本组织。依据原始家庭个体婚姻行为事实的界定标志,祛除原始家族前置定语,称谓:家族=现代家族。家族是地缘定居者:人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宗族是封建社会中,一个血亲家族群体主导生成的一个血族统治阶级。
(2)民族主义社会(自公元前221年→至今)。[释义]民族是人类世代传承共同定居生活于特定地域的社会群体。例如:中华民族,包括:满、蒙、藏、回、汉等56个民族。
[释义]民、众萌也。萌(本义是植物发芽)古本皆不误。古谓民曰萌(《说文解字注》)。家庭[名]依据血缘和婚姻关系共同定居生活的社会基本单位。依据周初同姓不婚,而祛除原始家庭的前置定语,称谓:家庭=现代家庭。家庭的单一特有性标志是婚姻。
(3)文明时代,是一般生产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的产物。从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开始,封建和民族两大社会形态搅和不清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不灭。——同一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或进居主导、或退居辅助,互为条件,共存于世。
辩证五。有产者和无产者是生成“有产阶级、民族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1)有一个时候,人民为了公共的利益曾经必须以最优秀的人物作为自己的首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例如:伏羲氏教民佃渔畜牧;神农氏始教民蓺五谷(《纲鉴易知录》)。诸行为事实,或假之以名,或托之以物,皆有案可稽。
(2)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家庭是起点,终结于:秦——现代民族主义国家的建立。
随着家庭=“情团儿”(崔卉、崔山《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华夏说》)笼上社会属性的婚纱,买卖婚姻——现代的经济关系之天才萌芽,即、宣告社会分工全面进居主导地位而展现出:封建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是血亲家族(宗族);民族主义社会取而代之的统治者,则是地缘的、小家庭的、地主老财资本家的有产阶级。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华夏农业民族的典型人物:秦始皇,挟《秦律》、行郡县制,独步寰球之文明时代。
1)工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机械生产模式。从古至今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纯由西方内部因素的发展过渡生成的。它,只是广泛使用和改进东方发明输入的产物;所以,它,只能归结为工本主义中:一个并非通则的旁系。
2)农本主义生产方式。从采集渔猎产品生产模式↑→种养加辅(种植、养殖、加工和辅助采集渔猎收获之简称)商品生产模式——早在:距今6000年前(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从古至今。
国体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国体变革。——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依据财产享有法权。
(2)政体变革。——公共权力的设立。——以个体婚姻小家庭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肢解了封建家族,创造了劳动力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条件。
(1)中国的土地和劳动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实现了全国土地私有法典化。——公元982年,宋太宗诏令:按照民间租佃关系订立契约,确定基本自由平等的租佃法律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在北宋前期,还发现了一种城乡分开、有产户和无产户分开的新的户籍制度的典型。
(2)“这种社会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结构,不为政治领域中的风暴所触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盖因:现代的经济关系,——社会租赁形式变化:从 “封建血族压迫依附关系↑→民族自由平等契约关系”的界定标志。——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
(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作为界定两大社会形态的标志,可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国、进入文明时代,比西方国家、要早2000年。矛盾,然而是事实。20世纪中期,中国的经济史学家就发现,西方:“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缺乏继承性”(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问题。
1)东方发明的输入,——提供了“古代从未想到过的、虽然还未系统化的许多科学事实”(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十四和十五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1)社会经济形态领域。以中国四大发明“西传”为例:
——16世纪的主要发明就是纸制品和装有指南针的远洋航船。当然,蒙古人在13世纪带到西方的枪和火药,经过广泛使用和改进,也差不多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英]韦尔斯《文明的故事》)。
——19世纪: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成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社会组织形态领域。从封建社会↑→民族主义社会“补课”说:
——18世纪中期,西欧社会史和经济史,依然没能走出公元前300年的罗马模式([英]韦尔斯《文明的故事》)。
——“英国没有有效的地方政府体制,至少在工业时代的情况是如此。当曼彻斯特有了五万人口的时候,才开始有警察,当它增长到十万人口时,才由中央政府允许设立城市”(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这类问题,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
2)有案可稽之特例辨析。
(1)在《资本论》第一卷研究工业雇佣劳动时英国所起的那种作用。从W说,尽管: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划分层次系列不一;但、撇开木石中介,马克思,还是从英国广泛使用和改进东方输入科技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并建立起了:铁制简单机械(手持工具)↑→铁制复杂机械(动力机器)的内在联系。
(2)俄国应该起在《资本论》第一卷研究工业雇佣劳动时英国所起的那种作用。马克思,没有能够实现这个计划。恩格斯,也没有能够实现《德国农民战争》的修改计划。
——这两个没有能够实现的计划,涉及的都是现代农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三农”问题。从英国、到法国,从德国、到俄国,马克思、恩格斯,居然都没有发现出来现代的经济关系。所以,尽管: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资本论》的地租分析,依然只能:在理论上极其完备。——倒是纯由内部因素的发展过渡而成的中国,滥觞于管商之术,彰显于北宋典型,这一:现代的经济关系,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3)普那路亚。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组织单位。盖因:它,没有婚姻界定标志,没有社会预先规定,还没有: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
(4)游牧。“在人类文明史上,它不是介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与农业之间的一种生计手段;——时间远晚于原始农业”(王明珂 《游牧者的抉择》)。
(5)奴隶社会。“许多地区,并不适合终年进行群体劳作,而只适宜季节性群体劳作”([英]韦尔斯《文明的故事》)。
——“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发展起利用奴隶从事大规模的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李文《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9万雅典公民,对于36万5千奴隶来说,只是一个特权阶级=一个血族统治阶级。在封建社会中,它只是一个并非通则的旁系。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中国,拥有东方自然观。中国,拥有华夏历史观。
中国,拥有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群芳独秀之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哲学。
为了花朵开放的完美,为了果实结累的丰盛。——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英]韦尔斯.文明的故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7]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8]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崔卉,崔山.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华夏说[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11]崔卉,崔山.第一件石器创造华夏说[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