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国
初中阶段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初步培养了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必备的综合素质。从教材的设计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上有显著的差异。既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初中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因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通过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中学信息技术课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探究内在原因是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很多教师仅仅让学生学会上网查资料、简单的文字输入等内容,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去逐步实施,学生缺乏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设学生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教Word软件时进行《插入图片》教学,可以创设如下的课堂导入。首先课前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作品,比如精美的音乐贺卡、个人的电子相册等,让学生由衷地惊叹:“真漂亮!”“你们想自己做一幅作品送给最好的朋友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且还能有所创新。”这样精心导入并激励学生后,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起来,真正调动了他们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灵活采取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操作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有的操作实践活动尽管没有学习,部分学生通过自己探索也能灵活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教师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比如教学“画笔”一节,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几个绘图工具,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除了能画创意剪贴画,他们还可以利用绘图工具,画出自己想要的图画。有些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甚至能够对图片进行简单的编辑,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思路敏捷,教师只需要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分好探究小组,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如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化,教学内容偏深而不实用等),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四、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
如今中学生经常进入网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很多学生逃课去网吧打游戏、聊天等,这些不良的上网习惯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懂得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帮我们学习的工具,不能将它当作一种游戏或聊天的工具。每过一段时间,教师都要和学生认真学习《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规范使用计算机,健康上网,禁止游览不良网站,教育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仰慕电脑“黑客”等。
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让学生会学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他们还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习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等内容时,由于它们的不同性质特点与不同用途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Windows的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能通过表格等不同形式学会比较;也可以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形成文件夹,并对文件夹命名、注解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生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富有魅力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以操作实践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这就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坤敏.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责任编辑 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