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缓存设备应用及其性能分析

2014-08-21 01:34:56王石董琰杨贵福李向龙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4期
关键词:总流量因特网校园网

文 /王石 董琰 杨贵福 李向龙

高速缓存设备(Cache)可以缓存互联网资源,缩短用户对内容的访问距离,将互联网内容本地化,大大提升用户用网体验,因而逐渐成为网络应用热点。

校园网用户的与日俱增,校园网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体现为带宽日趋紧张,尤其BT、P2P下载、在线视频、音乐、网络游戏等网络应用占用大量带宽,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办公活动,导致用户用网体验下降。

多数高校采取限应用、限速、限连接数等手段加以调控,虽有效果但配置不够灵活,同时网络用户反响也相对激烈。本文从新的角度阐述这种问题,通过布置高速缓存设备(Cache)以疏导的方式缓解带宽压力,并提出Cache性能分析方法以证明这种方案对用户用网体验有较大提升。

Cache工作原理

Cache设备能实现自动按需缓存内容,在网络使用高峰期减少HTTP下载,视频下载和P2P下载等对互联网骨干的流量压力,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的网络带宽使用效率。系统还有效地改进对HTTP、视频、P2P和非P2P等应用的网络响应速度,增加了用户体验。

对于经常使用P2P下载和在线视频的用户,他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透明地从系统中访问到已缓存的内容,而无需占用互联网骨干带宽。系统通过疏导的方式而不只通过限制和禁止等手段来控制HTTP下载视频观看和P2P下载对网络的影响。Cache把占用大量带宽的HTTP、视频和P2P流量限制在宽带网络内部,帮助用户优化网络流量,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条件。

Cache提供HTTP与流媒体加速服务的整个业务流程可以通过图1描述:

1.客户端发起HTTP请求到原始网站下载文件或视频;

2.交换机将HTTP请求镜像到Cache监听网卡,Cache截获了用户的访问请求;

3.如果Cache已经缓存有该用户请求的资源,Cache通过通信网卡向客户端发出HTTP302重定向,客户端执行重定向动作,发起新的HTTP请求到Cache下载;如果Cache上没有缓存该用户请求的资源,则执行第4步;

4.如果Cache尚未缓存该用户请求的资源,属于访问未命中,Cache不会给用户发送任何报文,也不影响用户从外网正常下载,而是在系统中增加一次访问请求记录;Cache上有一个触发缓存的阈值,默认2次(可以在界面修改),当Cache监测到不同的两个用户请求同一个资源时,会触发Cache对资源进行缓存,缓存后如果再有用户请求,就进行第3步,引导用户将直接从Cache下载资源。

图1 Cache业务流程

图2 部署Cache后的网络拓扑

图3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

基于校园网的Cache应用

布置方案

如图2所示,CNC是校区1某运营商网络出口,TEL是校区2另一运营商网络出口。Switch1和Switch2分别是两个校区核心交换机。设备Cache1和Cache2分别代表校区1和校区2待测Cache。s1和s2分别代表Cache1和Cache2的服务流量,即从Cache流向校园网的流量;d1和d2分别代表Cache1和Cache2从因特网下载的流量;g1和g2分别代表校区1和校区2的用户访问因特网的上行流量;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上分别设置mir1和mir2镜像g1和g2流量。

当测试进行时,因为mir1镜像了g1,所以Cache1获得了校区1用户的下载请求,如果符合策略的匹配条件,Cache1也向因特网提交一次该下载请求,并因此产生流量d1。当相同的下载请求再次在mir1/g1侦测到,Cache1代替因特网回应该次请求,并产生流量s1。流量d1对校园网对外出口产生负面作用,s1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使用Cache1产生的效益为:

由于mir1镜像g1,所以Cache1只监测连接到Switch1上的用户的请求。同理,mir2只监测连接到Switch2上的用户的请求。Switch1和Swithch2由万兆光纤链路连接。校区2用户访问CNC,数据经过万兆光纤,由Cache2缓存;校区1用户访问TEL,数据经过万兆光纤,由Cache1缓存。

使用SNMP协议分别获取Switch1和Switch2的流量数据,每小时采集一次,通过用户实际下载流量、待测Cache为用户提供的流量s1+s2、待测Cache设备从因特网下载流量d1+d2计算采用待测Cache设备后产生的效益。

缓存策略

针对优酷、百度、土豆、搜狐、迅雷、乐视六个视频网站所有文件进行缓存测试。单个资源存在两个以上校内用户访问即开始下载,对内网提供缓存服务。

Cache设备性能分析方法

如图3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所示,横坐标是时间,以小时为单位,每24小时标注一个刻度,共14天(14*24小时);纵坐标是效益比例,按公式3计算。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周期变化,约每天一个周期,效益比例大致在0%至约35%间波动。在用户活动较频繁的白天和前半夜,效益比例较高,在用户活动稀少的后半夜,效益比例较低。

极个别时,约第217小时,有效益尖峰达到约48.08%。此时可能有在短时间内若干用户集中访问同一校外资源。

如图4所示,横坐标是时间,以小时为单位,每24小时标注一个刻度,共14天(14*24小时);纵坐标是流量,单位KB。其中橙色虚线是用户流量,蓝色实线是缓存效益。

效益和用户流量呈周期变化,周期约一天。在用户活动较频繁的白天和前半夜,缓存效益较高,用户流量较大;在用户活动稀少的后半夜,缓存效益较低,用户流量较小。缓存效益及效益比例(参见图3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随用户流量变化而变化,成正相关。

大多数每日高峰,总流量达到我校出口带宽(TEL+CNC)上限。第7天是周日,总流量下降,相对其他的周一至周五表现异常。

Cache下载占总流量比例随时间变化

Cache根据监听用户请求而从互联网下载的流量,是Cache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这一效果已纳入对缓存的效益计算中,图5显示Cache下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下载数据峰值约35%,去除特异数据以后,大多数日周期的峰值约20%,此时学校下载总流量中有约20%是由Cache导致的。

如图6所示,橙色虚线代表缓存效益比例,蓝色实线代表下载比例。可知效益大于下载,Cache总体带来正面效果。下载约为缓存效益的一半。

如果Cache调整下载策略,即仅在或多在用户使用出口的低峰期下载数据,而在高峰期少下载或不下载数据,负面作用可望降低,效益及效益比例可以提高。

平均效益

平均效益约占总流量的18.17%。

缓存效益随时间以每天为周期变化,与用户流量正相关,平均占总流量的18.17%。

图4 效益比例与用户流量随时间变化

图5 Cache下载占总流量比例随时间变化

图6 下载与缓存效益的比例

Cache下载的流量带来负面效果。下载的流量总体低于服务流量,起正面效果。效益计算已考虑到Cache下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适当调整Cahce下载及资源站点构成等策略,Cache带来的正面效果可望提升而负面效果可望降低,可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服务性能。

流量高峰时刻Cache提供的下载速度为校园网内网所提供的速度,仅受千兆网卡和校园网流控策略限制,用户体验比直接从因特网下载更好。流量低谷时,虽然效益较低,但是此时段出口带宽空闲足够大,不会由于出口带宽受限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受目标文件的站点及路径的限制)。

Cache测试期间,用户在访问设备已经缓存的资源时,几乎能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

猜你喜欢
总流量因特网校园网
4 月CERNET 国内互联互通总流量增15.86G
7 月CERNET 主干网总流量降356.66G
NOC2022年4月 4月CERNET主干网总流量增10.42G
CERNET主干网总流量平稳上升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54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6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上网
我爱因特网
小主人报(2015年5期)2015-02-28 20:43:23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