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学、会学文言文

2014-08-21 06:32彭淑芬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4期
关键词:陋室对联自学

彭淑芬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乐学、会学文言文,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与“学”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历来是课堂教学评教中关注的话题。观点不一,各有侧重。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教”,也要重视学生怎样“学”,做到教学并重。

文言文教学有别于现代文教学,学生首先遇到的是文言文中“言”的障碍,它是学习文言文的拦路虎,不把它打垮,文言文的感悟、运用、品位等教学都无法进行。教师要教会学生朗读文言文,不仅要读音正确,还要能正确断句;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中实词的方法,了解特殊的句式;还要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只有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就关注了这一点。

《两小儿辩日》是13册文言文教材中的第四篇文言文。学生已经学过了三篇文言文,有了一些知识和方法上的积累。而《两小儿辩日》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蕴含道理较明确,两小儿的思想认识又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近,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交流来完成对“言”的理解,对蕴含道理的把握。如一味地采用串讲的形式,就会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四人一组,整个教学过程设置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自学

首先让学生顺畅朗读课文,其次疏通文义,最后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步骤是: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组内解决。

第二环节:课堂交流

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自学过程中,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借助其他组解决,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和讲解。在交流的最后,由小组必答变成了抢答,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认为超越其他组的机会到了。在谈及启示时,学生非常活跃。抓住了“孔子不能决也”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以及“两小儿争执不下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明白了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也懂得了看问题(评价身边的人)要客观、全面,要有科学(事实)依据,不能单凭直观感觉。

第三环节:精彩展示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精彩展示。展示内容有表演式朗读、填空式背诵以及用对联形式写出学习感受。小组一下子又活跃起来,学生都积极准备。特别是写对联这一环节的展示让我感到惊喜,有些学生的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听课教师赞叹不已。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自学中质疑,在交流中激趣,在精彩展示中升华。学生就会乐于这样的学习。

二、“文”与“言”合一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感到枯燥无趣,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教学中没有把文和言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中出现了文、言结合不紧密,甚至文、言割裂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知识时觉得枯燥,体会情感时觉得迷糊,最后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强行贴标签。课堂教学不仅低效,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文言文《陋室铭》的教学中,对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进行了尝试。在教学中,我仍按照学生自学质疑、课堂交流解疑、小组展示提升这三个环节进行。围绕着学生提出的“文中先说是‘陋室,后又说‘不陋,为何”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到了不陋的原因,即“唯吾德馨”。进而追问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唯吾德馨”,让学生找原文语句,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并给出分析语句的方法。如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学生能抓住“上、入”等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既能看出居住条件的简陋,又能看出环境的幽雅和别致。可是引导学生分析此句是如何围绕“德馨”表现作者情操时,学生感到了困难,我让学生读后用比较的方式去体会,将“上阶绿、人帘青”换成“满阶绿、帘外青”,让学生朗读体会,学生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机勃勃的绿色的喜爱之情。

学生们通过对“言”的理解感受到作者高尚的情操,又通过对“文中蕴含的作者安贫乐道、高洁伟岸的精神境界的体悟,感受到“德”的高尚,更体味到对于“言”的理解的重要性,这也是把握全文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法。

三、“读”与“写”结合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文言的精品。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后,用对联和诗歌的形式谈感受或做仿写练习,这既让学生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也为学生学会表达提供了现实的情境,更为学生感受文言的美、锤炼净化自己的语言创造了条件。

比如,我在教授完《陋室铭》之后,设计了让学生为刘禹锡的“陋室”写一副对联的课堂作业。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修改,进行展示的对联是:“屋虽陋高尚千古永存,人志坚情怀万古长青。”而我事先准备的对联是:“刘禹锡身居陋室志存高远,陋室铭唯吾德馨光照后人。”比较起来,学生比我的更贴切、更细腻。并且,他们还学会用诗歌的形式写读后感。比如:“品德高尚之风,常伴陋室而行。虽然房屋简陋,精神永存心中,陋室真的不陋。”学生在课后的精彩展示环节中,提高了认识,锤炼了语言,拥有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后,我又为学生留了课后练笔——仿写,我先做示范,抛砖引玉,写了一篇《教室铭》:

物不在丰,够用就行;室不在大,有书则灵:吾是教师,乐在其中。清早沐晨曦,傍晚染霞衣。谈笑有志同,往来无俗生。可以览群书,博众长,授知识,爱学生。无喧嚣之乱耳,无媚俗之扰情。远学孔圣人,近学杜孟程。吾常曰:“尽力准行!”(注:“杜、孟、程”是我们语文组的三位教师。)

学生仿写的积极性很高,如《学生铭》、《教室铭》、《食堂铭》、《学校铭》、《班级铭》等,层出不穷。将读写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更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总之,教师有得天独厚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条件,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我不断探索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做到教与学并重,实现文与言合一,关注读与写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陋室对联自学
吴闻章
母 校
巧出对联
桂花
贴对联
陋室有鱼
解缙二改对联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