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单频定位性能分析

2014-08-21 08:58:28申俊飞何海波
全球定位系统 2014年2期
关键词:历元可用性连续性

申俊飞,郑 冲,何海波,张 锋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 100094)

0 引 言

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定位服务,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1,2],由5颗GEO卫星、5颗IGSO卫星和4颗MEO卫星组成,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开通,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国内许多学者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星座(3GEO+3IGSO)、区域(5GEO+5IGSO+4MEO)和全球星座条件下中国不同地区的DOP值、覆盖区域和定位精度等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3-11];以及对GNSS系统中的星座构形贡献和定位性能也进行了融合仿真研究。基于我国内陆均匀分布的9个试验点的B1I民用频点实测数据,对PDOP值、可见卫星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定位精度及可用性和连续性进行评估,为北斗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1 评估方法

针对北斗导航接收机在各地区采集的B1I观测数据,对各地区PDOP值、定位精度、可用性、连续性等进行统计。DOP值统计参考部分文献[12]和[13],这里仅对定位精度及可用性和连续性进行说明。

1.1 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指系统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位置与用户实际位置之差(包含水平定位精度、高程定位精度),取定位误差的95%,具体统计方法如下。

1.2 可用性[14,16]

主要考核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满足定位精度需求的时间百分比。定位精度可用性按照下式计算

(1)

式中:tstart和tend分别为一组测试数据的起始和结束历元时刻;inc为数据采样间隔;T为固定的历元时间间隔,通常为1 s;如果当前历元t的定位精度满足对应要求(水平定位精度≤15 m,高程定位精度≤15 m),则Bool(t)=1,否则Bool(t)=0.

测试中,采集了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定位测试数据m组,每组数据对应的历元数分别为n1,n2,…,nm,每组数据计算的可用性分别为P1,P2,…,Pm.利用m数据统计系统定位精度的可用性为

(2)

1.3 连续性[15-16]

主要考核在规定的时间Top内按照规定的定位精度要求完成其功能的概率。定位精度的连续性按照下式计算:

(3)

式中:tstart和tend分别为一组测试数据的起始和结束历元时刻;inc为数据采样间隔;T为固定的历元时间间隔,通常为1 s;如果当前历元t的定位精度满足对应要求(水平定位精度≤15 m,高程定位精度≤15 m),则Bool(t)=1,否则Bool(t)=0.

测试中,采集了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定位测试数据m组,每组数据对应的历元数分别为n1,n2,…nm,每组数据计算的连续性概率分别为P1,P2,…,Pm,利用组测试数据统计系统定位精度的连续性为

(4)

2 试验评估分析

2.1 试验情况

在北京、三亚、汕头、拉萨、宁波、成都、乌鲁木齐、哈尔滨、青岛等九个地区同步开展了静态定位试验,如图1所示。试验设备为北斗B1I导航接收机,架设在开阔空旷的已知点上。观测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至12月8日,接收机卫星截止高度角为5°,数据采样间隔1 s,记录接收机所有历元定位结果及原始观测数据信息。

图1 试验地区分布

2.2 评估分析

根据记录的星历信息,仿真分析了当前系统覆盖区域内观测时段的PDOP值(95%)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并根据试验期间接收机输出的所有结果对可用卫星数和PDOP值(置信度95%)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图2 系统覆盖区域PDOP值(95%)分布

表1 试验地区可用卫星数统计

表2 试验地区PDOP值(95%)统计

从图2和表1及表2试验统计结果可看出,在当前星座条件下,国内区域的可见卫星数至少在7颗以上,国内区域PDOP(95%)优于4.

对试验地区的定位精度、可用性和连续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定位精度、可用性和连续性统计

从表3中结果可以看出,各试验地区水平定位精度(95%)优于7 m ,高程定位精度优于10 m;在“水平定位精度≤15 m、高程定位精度≤15 m”的指标要求下,B1I单频定位精度可用性均在99%以上,连续性在98%以上。

3 结 论

在“5GEO+5IGSO+4MEO”星座条件下,综合北斗导航接收机静态定位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广大北斗用户导航定位需求;

2)国内各地区可见卫星至少在7颗以上,PDOP值(95%)优于4;

3)在国内各地区,民用单频(B1I)定位精度(95%),水平优于7 m,高程优于10 m;

4)在“水平定位精度≤15 m、高程定位精度≤15 m”的条件下,民用单频定位精度的可用性达到99%以上,连续性达到98%以上。

[1]谭述森.卫星导航定位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杨元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J].测绘学报,2010(39):1-6.

[3]翟 桅,张国柱,雍少为.基本星座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2011,36(4):56-60.

[4]庞春雷,赵修斌,卢艳娥,等.COMPASS /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分析及仿真[J].现代防御技术,2011(4):35-39.

[5]杨元喜,李金龙,徐君毅,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PNT用户的贡献[J].科学通报,2011,56(21):1734-1740.

[6]杨鑫春,李征航,吴 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及XPL性能分析[J].测绘学报,2011,40(增):69-72.

[7]曾庆化,刘建业,胡倩倩.北斗系统及GNSS 多星座组合导航性能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11,36(1):53-57.

[8]郝晓光.中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覆盖范围的探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1):119-122.

[9]刘根友,郝晓光,陈晓峰,等.对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向北扩展星座方案的探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5):115-118.

[10]陆文庆,潘成胜.区域性覆盖的卫星轨道和星座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1):73-78.

[11]邓长明.一种区域卫星定位系统的星座方案[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35(5):725-728.

[12]刘基余,李征航,王跃虎.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13]谢 钢.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4]EUROPEAN SPACE AGENCY.GSSF operations manual,volume 1,GSSFP2.OM.001,issue 2 rev.1 [R].GSSF Team,2004.

[15]GSSF TEAM.GSSF operations manual,volume 2,algorithms and models,GSSFP2.OM.002,issue 3 rev.1 [R].2004.

[16]张晓红,周鸿伟,李 群.卫星导航系统精度试验分析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9):2206-2210.

猜你喜欢
历元可用性连续性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界面设计可用性中外对比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4期)2023-12-27 09:18:26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GOCI晨昏时段数据的可用性分析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Recent advances of TCM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topic dermatitis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atan Huoxue Formula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erlipidemia
Mechanism of sex hormone level in biological clock disorder induced acne and analysis of TCM Patho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