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作雨
党的外宣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面;外宣工作水平是党的宣传工作能力的直接反映;外宣办是党委宣传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用群众观点指导外宣工作,让外宣工作体现我们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
一、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总结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基础上,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思想,成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针。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明了“为民务实清廉”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为民”,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牢记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心系群众,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务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和方式。就是要善于用群众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力求实效,摒弃图虚名、务虚功的错误做法,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清廉”,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了党的干部要清正、廉洁的要求。清廉,就是要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保持浩然正气。保持清廉,就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风清气正。
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促进外宣工作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外宣工作是党委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宣工作要科学发展、取得成效,就必须要在群众路线指引下开展工作。
第一,外宣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外宣工作的灵魂。外宣办负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负责中心工作的宣传和各项重大活动社会宣传的组织、协调、报道;负责协调各新闻媒体的工作;负责新闻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党的新闻纪律;负责总结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作为外宣工作者,既要宣传报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参与到活动之中,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外宣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我们要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外宣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决定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外宣工作的生命线。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来看,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践的结果,是融合了中国国情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产物,是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论断运用于党的全部具体工作、具体活动中的实践成果,是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必然结果。认识论同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就像其他事业一样,外宣工作只有依靠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在从事外宣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一切从群众出发,改进工作作风,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发挥群众路线的优势。
第三,党的群众路线和外宣工作统一于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会有安定、富足的生活,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基本动力,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贯穿党的历史的基本线索。群众路线和外宣工作都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都要统一于党的正确领导。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外宣工作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外宣工作必须要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入切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外宣工作水平
外宣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拓展内容领域,创新方法手段,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新格局,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第一,要把握立足点。外宣工作的立足点是改革发展的实践。外宣工作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还是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一要突出发展主题。精心组织经济发展主题宣传。突出地区在发展改革中的成绩和经验的宣传,通过宣传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突出民本主题。认真策划和谐发展的主题宣传。做好改善民生宣传、群众工作宣传、民主法制建设宣传,全面宣传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三要突出重点项目主题。大力宣传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经济社会的可喜变化,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突出宣传振奋精神、谋求跨越、构建和谐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
第二,要选好结合点。外宣工作要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外宣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才不会坐井观天,才能从群众的实际经历、感受和诉说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入细致地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真实可信地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以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拓展媒体宣传,深入实施对外宣传“请进来”工程,加大内引外联力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外宣品制作要精细化,通过摄制专题片和风光片,编写印制一本反映文化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画册进行深入宣传,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强化网络宣传,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收集民意、决策参考的功能,指导协调做强一批行业网站,夯实网络宣传阵地,逐步培养和建立一支立场坚定、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网评队伍。
第三,要找准切入点。要把完善机制、整合资源作为促进外宣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外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外宣工作通气会、对外宣传考核激励机制、新闻线索报送制度和重要信息、重大情况通报会等制度。切实加强外宣工作的统筹协调。要善于发现和敢于触及群众议论关注的问题,拓展传播渠道,与群众进行平等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力量,巩固和壮大新闻通讯员队伍,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新闻宣传力量,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外宣工作要通过坚持贯彻群众路线,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郭 志